文/互联网周刊总编胡延平
导语:不敢说所有这些预言都会成为现实,因为本来只是对可能性的一种探讨。但是我们非常敢于肯定的是:就联想而言,收购汉普之后还将有更大的动作。按照可能性大小他们的动作排序是:第一步在企业级应用软件、基础软件方面将有比较大的收购、投资、合作力度,第二步在硬件产品线尤其是服务器、网络产品方面将有比较多的投资、开发、合作、扩展动作,第三步在行业应用方面将会与新系统集成商、软件服务商加大合资合作力度,第四在未来两三年最多三四年之后将会把家用业务分拆出去成立单独以数码家庭为目标的子公司。
3月21日,新浪网科技频道爆出了一条让IT业界,尤其让整个《互联网周刊》编辑部吃惊不已的消息——《联想宣布收购汉普国际51%权益,杀入IT咨询服务业》:“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入股国内领先的管理咨询及IT服务企业汉普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亚洲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展中国IT管理咨询业务。根据协议,联想将认购2,550股汉普新股,并将现金港币5,500万元及联想现有IT咨询业务注入汉普,从而拥有汉普的51%权益。”
为什么我们会非常吃惊呢?是因为在2月25日——春节后第一期封面报道《猜想2002》当中,《互联网周刊》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预测了这次收购。当时我们大胆预测、小心求证了如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境:“在联想看来,如下的场景或许永远都不会出现,但我们不妨只是猜想:两年后的某个周一甚至在更近的将来,我们所熟悉的联想将因为发生这两起事件而再次轰动业界——联想‘半壁江山’的消费IT事业部分拆出整个联想集团另起炉灶,并在短期内成为届时信息家电和消费类IT产品市场的主要力量;接着,联想以股票和部分现金的形式将汉普咨询收入麾下,张后启博士进入联想董事会和成为联想高级副总裁。或许,更刺激一点,联想、浪潮和曙光之间也会在某一天走向合并。”
事件的两个主体(联想和汉普)对了,操作方式也大致如此(现金加股票),唯一错了的是时间:我们的猜想是两年之后,而联想的动作则发生在我们预测之后的不到一个月。
一切都在提前发生,包括惠普与康柏是否能够合并。2月25日我们曾经提前宣告了合并成功,本周内我们的预言得到了验证,时间也提前了很多。在《猜想2002》中,我们的第二个预测如下:“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合并将是几个月后的现实。此时的菲奥莉纳应该可以稍松一口气。但她同样清楚的是:合并的成功不等于成功的合并。IT产业结构的调整将迫使HP/Compaq携手跳高,但能否冲破头顶的‘技术、服务、高端’天花板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猜想2002》是一次无拘无束的思维操练。我们推出这组风险极高的预测性报道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与读者一起做一次思维操练,看看还有什么不可能是可能的。当时我们还曾经有过另外六个猜想:国产网络设备厂商“龙抬头”、境外品牌PC卷土重来、TCL选择另一种IT、神州数码更像中国IBM、电信分拆方案再度翻牌、电信广电今年相互准入。
不敢说所有这些预言都会成为现实,因为本来只是对可能性的一种探讨。但是我们非常敢于肯定的是:就联想而言,收购汉普之后还将有更大的动作。按照可能性大小他们的动作排序是:第一步在企业级应用软件、基础软件方面将有比较大的收购、投资、合作力度,第二步在硬件产品线尤其是服务器、网络产品方面将有比较多的投资、开发、合作、扩展动作,第三步在行业应用方面将会与新系统集成商、软件服务商加大合资合作力度,第四在未来两三年最多三四年之后将会把家用业务分拆出去成立单独以数码家庭为目标的子公司。
为什么联想收购的是汉普而不是别的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了解到国内IT咨询领域的确没有其他更加合适的收购对象。必然性当中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进一步讲,我们所预测的联想未来的另外四大动作则是必然会发生的。
为什么这么讲的这么绝对?因为这是产业发展、企业战略调整的必然。联想面向服务的转型,如果不能跨越技术、咨询、软件这三个门槛,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服务的联想将会是有硬伤的联想,服务型IT企业的商业价值链也无从构筑。其中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技术是服务的基础和后盾,如果没有比较强大、全面的技术研发、应用集成和对象化开发能力,服务只能是空中楼阁,硬件型企业提供的服务将与自己过去所能够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传统系统集成商的集成服务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第二,咨询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用户之间非常重要的接口,IT咨询归根结底不仅解决供求对接问题,而且解决信息化如何真正对象化以及如何真正出效益的问题,所以发展IT咨询能力是扩展IT服务能力的一项枢纽工程,联想自己在这方面已经试了一段时间,但是事实证明必须加大力度;第三,软件是硬件系统与企业IT应用需求真正合而为一、发挥效用的关键,也是传统硬件型企业与用户需求整体对接的关键,硬件企业如果解决不了弯不下腰、软不起来的老问题,在软件方面没有大的作为,服务也是无从谈起。
总之一句话,势在必然、趋势使然。缺什么补什么,不是自己发展,就是和别人合作,不和别人合作,就必须上哪里买点什么。要不然只能干等着。联想收购汉普预言之所以成为事实,里面没有任何玄妙之处,关键在于服务大潮顺之者昌逆之着亡。IT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在这里面也得到了比较淋漓尽致的折射。至于收购为什么提前发生,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早动手比晚动手好,二是以杨元庆的性格,绝对不会像柳传志哪样凡事都要先往前蹚20来步再跑,二是像杨元庆自己说的那样,试着走5、6步然后撒腿就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