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正文

ERP、规则和“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3月19日 12:58:09 计算机世界网 阳光

  文/阳光

  在今天炙手可热的ERP市场上,一家厂商说自己要做ERP软件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在信息化成为“全民运动”之际,一度被冷落了的ERP也成了热点,近一段时间来,联想电脑、神州数码也不约而同宣布进入ERP咨询服务或产品开发领域,仅仅凭这两家公司在业界的领先位置和敏锐市场嗅觉,ERP市场的“温度”可想而知。

  ERP究竟是不是一个被过分夸大的市场,现在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专家估计,现阶段国内企业的IT投入还不到其销售额的1%,到2005年,预计国内企业对IT采购的投入将达到5%左右,这一水平已相当接近美国,因此市场总量看来相当可观。

  现在,WTO的规则效应更使得这一市场“火上浇油”,甚至包括IBM这样的企业也开始将自己锁定为帮助国内企业实现转型的“贴身”合作伙伴。按照国际化必须先信息化、信息化必须先ERP的简单推论,许多企业纷纷一头扎进这一市场,意欲分一杯羹,在一哄而上的背后,这些企业的技术能力、市场优势、竞争力和国内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等等,都被搁置不论。神州数码将中国企业的电子商务描述为四个发展阶段:网络基础搭建、信息化集成、实现B2B互联、进入网络化社区,且不论网络基建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国内一些企业的特质像“两本帐”、拍脑袋决策、个性化的领导艺术等,都注定许多上线企业的ERP实施只能在门外徘徊,即便在业务流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些企业,ERP的实施也未能达到决策支持的功能,而是仅仅停留在财务、公文处理、邮件、浏览等局部功能的使用上,这一点也决定了我们的ERP暂时只能“以财务软件为核心”。在学会数字化思考之前,许多上线企业不可能充分释放ERP实施后的真实潜在能量。长久以来,一些国内企业对于规则和程序的漠视,也使得像SAP这样的一些国外著名ERP供应商面对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群体时,有时也会显得无能为力。作为一个舶来品,ERP的骨子里浸润了西方企业浓厚的管理思想,一方面,ERP必须符合企业的流程与管理特性,另一方面,这些特性又与企业的组织规模,经营形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与阶段息息相关,在这一点上,区域企业在需求上表现出的差异性,从产品、系统建制到服务体系方面,与ERP背后的管理思想都存在着难以想像的距离感。

  ERP与区域特征的这种离合,最终促成了国内ERP厂商只能蜗居于中小企业市场一角,越来越多厂商的进入,使得这一市场开始呈现出过度竞争的态势,像金蝶这样的厂商甚至开始想实现面向大型企业ERP市场的跨越。神州数码总裁郭为认为,一个ERP软件以及服务提供商至少要具备四个关键要素:良好的品牌;先进、适用、可持续发展的产品;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结合国情特点的顾问式销售,这样看来,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国内大型ERP供应商的出现。

  事实证明,对于许多企业而言,ERP并非包治百病的唯一灵丹妙药,恰恰相反,处理不好只会是一种“陷阱”,而在如何调适企业现实需求和ERP规则管理的巨大落差方面,ERP供应商也必须重新检视这一市场的技术门坎和实现途径。毕竟,在优秀企业的背后,一定会有优秀的ERP供应商以及咨询服务商,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异的“共生现象”。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柳传志“解惑”联想(2002/03/19 11:58)
IT分销商“变脸”(2002/03/19 11:57)
方正:说不尽的话题(2002/03/19 11:54)
IDC:近来无恙?(2002/03/19 11:52)
相关专栏:阳光专栏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