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想,IBM在全球计算机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企业文化和管理底蕴丰厚,手段先进,堪称IT业的黄埔军校,当属第一;然而,联想这样一家国内新崛起的企业,在管理与文化上能有什么更深的门道?联想每一年、每一天都在进步,虽没有国际著名企业那样的成熟、经典,但在企业中进行积极大胆的尝试,形成独特的企业风格,并逐步向国际著名企业靠拢,这些在记者走进联想采访的感受中是极为深刻的。
在一项“企业被大众所欣赏的程度”调查中,联想名列微软和IBM之后,排在第三位,位居惠普、摩托罗拉和西门子等国际著名大企业之前;另一项调查还显示,联想成为高校应届生们最欢迎的中资企业之一。联想为什么成为众目所归的企业?它是怎样选拔和聘用人才的?怎样在工作中塑造“联想人”?“联想人”如何与企业共同成长?怎样让优秀人才留在联想?这些可能是IT企业、IT从业人员,以及那些即将迈入IT行业的人所关注的。
为什么来联想
小A和小B同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前者进了著名外企打工,后者进了一家成长迅速的国内企业。两人都从最底层做起,几年后,小A成为一个业务部门的总经理(在国际著名大企业中做到这个位置已数不错),小B则做到一块独立业务领域的副总裁,撑起一片天地。
这是两个优秀人才在外企和国内企业成长经历的代表。两人的经历虽无太大区别,但内涵却有差异。小A工作在职责分明、国际化氛围的环境之中,拿着高工资,卖着最新的科技,总有站在世界之颠的感觉,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其他远大理想最好揣在心理,别奢望太多。虽然业绩不错,但位子离中国区总经理还隔着好几层呢。小B工资待遇一时可能不如小A,但勤奋的小B总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岗位一个比一个重要,平台越来越大,最终掌管着全套运作过程,相当于一个独立公司的副总裁,而其年薪也不比外企的同学少多少。
其实,外企在吸引人才方面的绝对优势正在逐渐被国内优秀企业打破。外企、内企各有特点,国内企业的成长,给IT人才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可以让他们各得其所。像小B一样快速成长、做成大事的人才在联想绝不是一两个。联想也因此吸引很多优秀的人才留了下来。
联想集团负责人力资源日常工作的蒋必麒的介绍让记者感到:在联想,你会得到正规丰富的培训,使你的职业技能迅速提升;你也会有联想的品牌作后盾,做事比较顺利;最吸引人的是,联想会给你很多的机会,可以得到多种锻炼,找到独挡一面或做成大事的平台,提高自身价值;此外,你的收入在国内同行中应该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些只是联想能提供给你硬环境中的几个,在“不唯资历、学历、重在能力和业绩”的用人理念下,联想在软环境上,也尽可能提供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空间。“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可见联想将人视为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因素,这个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也直白地表达出来。
人们选择了联想,联想也在选择适合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是联想所需,人才通过哪些渠道进入联想,应聘者要作什么准备,下面就是答案。
人才标准
联想对人才的衡量有着明确、具体的标准,在新员工培训手册上记者看到差不多有10条之多:联想人首先要德才兼备,忠诚联想事业,认同联想文化,有敬业精神和上进心,讲求信誉;同时还应有极强的韧性、责任感、悟性、创新、自知之明、沟通和学习总结等能力。“只要你能够做到,联想的大门就一定会向你敞开,而你对职业生涯的愿望也会梦想成真。”
怎样进入联想
联想集团招聘主要有社会和应届毕业生两个渠道。而每年清华、北大、科大、哈工大等国内重点院校的应届生是联想每年固定的招聘源。一般,每年应届生的比率不超过进人总数的20%。面向社会的招聘通过各种招聘会、报刊招聘广告和网上招聘进行,当然地包括部分推荐人选。
通常,联想会在接到应聘材料2周内通知初步面试,在经过2~3轮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和具体用人部门共同参与的逐级面试后,应聘人员再经过相关内容的笔试(在有些子公司是先笔试后面试),合格后即可进入三个月的试用阶段。
新员工进入联想的首周有指导,首月有考核,三个月下来有一个转正审批程序,其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将对新员工各方面情况进行打分,最后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批通过,方可成为联想的正式员工。从平均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每年的退聘率在10-30%之间;而招聘的成功率(以接到的应聘简历和表格的初选算起)大约在10%左右。
“每年集团都会有700~800人进入公司,有些还是从外企流入的。这表明,联想的成长,使它在人才市场有了可与外企相比的竞争力。”好好总结你的过去
对于想在联想谋得一个好岗位的应聘者来说,首先应对联想有个大致的了解,但重要的是好好总结你的过去。“一个人对联想的认可程度是进入联想的基本条件,对于那些没有搞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的人;那些轻视某一岗位,表现得大大趔趔,随意傲慢,很不珍惜的人,联想一般不会录用。”
集团负责招聘的人事经理夏劲松告诉记者:面试时,联想会问一些开放的问题,让应聘者阐述其观点和理解,以考察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从中看出此人与应聘岗位的匹配程度。
比如对于市场业务人员,联想要求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具体的销售人员,只具备销售技巧,如果你展示的只是销售技巧或拿订单的能力,还不够,关键要看你对市场的理解,你在这个行业做了多少年,做过哪些单子,处理业务的范围有多大,管过几家代理,以及你是如何做市场,把业务做大的……从中我们来判断你的能力和经验,你是否有感觉,有能力负责一个很大的市场。因为在联想一个业务代表可能负责一个省的市场,可能涉及十几家代理,几千万的出货量,上亿元的规模,所负责的不仅是技术支持服务等业务,他还是一个代表厂商的管理协调者,涉及整体出货、商务运作到宣传计划等多个环节。通常在联想对市场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具有相关的经验,除了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的平均学历一般都是硕士。
面试也是一个规范科学的过程,联想人力资源部设计了统一的面试量表,对每一个评定内容都设有若干项选择;同时对面试人员进行培训,尽量保证评定标准的客观统一。面试通常由人力资源部和用人部门的3~5人组成面试小组进行,以从多个角度对应试者进行评判,而后还要经过讨论。通常人力资源部门人从综合素质、整体感觉、敬业精神等方面考察应试者,而用人部门则侧重考察其岗位素质和专业水平。
最看中你的潜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用人理念,说白了,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企业最有可能得到机会。在联想,很强调一个人的上进心和事业心,强调一个人的品德要正。联想用的人首先要能干、愿意干,并且要干得好。联想的“把式论”作了形象的概述:光说不做是假把式,光做不说是傻把式,能干会说是真把式。因此,创新是以务实为基础的。
联想集团规模大,各类人比较多。联想要求科研人能有创造力,有较好的科研背景。管理人才强调不仅有创新思想,要有否定自己过去辉煌的勇气,同时要有较强的向前推进的意识。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蒋必麒谈到,进人时,我们非常看中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领域,发展非常之快,像联想这样快速成长中的企业,特别需要学习西方企业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但这些年的管理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就像人大管理学院一位院长所说,MBA课程,在80年代的寿命是12年,到90年代就变成3年,到新世纪恐怕变化就该更快了。所以知识更新非常快,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管理科学,原有知识好不好越来越不重要,而你的学习意识要日益强化。
当然,除了应聘者过去的经历和经验,联想将通过面谈观察应聘者有否尚未挖掘的潜力,即他的理解力、感悟力和学习能力。一个人过去的经历中可能没有机会让他展示才能,但从其经历可看出所具备的潜能,比如他可能用两个月时间就达到了别人半年的业绩和水平,这种人属经历少但悟性高,有感觉,相比一些经历多但感觉少的人,他们更有可能被重用,在试用和转正之后都会压担子给他们。在新员工试用期中,每完成一件事都要经过考核,3~5次成功的经历后他们就会迅速脱颖而出。成长快的员工可能在一年内从一名普通员工升为副总经理,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在等着他施展才华。
联想老板心中的好员工
柳传志:一位好的员工首先在德方面应该有很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强烈的上进心,并能逐渐地把上进心转化为事业心;上进心是员工为了自身发展,而事业心则是为了民族和集体的发展,在工作中作到“胜不骄,败不馁”,说话要算数。
其次是“才”方面的要求,好员工不仅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还要勤于总结,善于总结;同时要有智慧。当然,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的人只能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能带领一群人很好地工作,而智慧者能够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找出规律的边界条件,指导工作;不能一眼看到底的人,不能在失败时从自身找原因的人,不是智慧者。
杨元庆:好员工应该具备:第一,勤奋、敬业;第二,有韧性、做事情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和信心;第三,有悟性,不仅有刻苦的学习精神,还要有强的总结能力,在总结中悟出道理;第四,要有创造性,光把事情做好是不够的;第五,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善于交际。同时,一名好的员工不仅能工作好,也要充分的享受生活,有充实的生活,并充满对事业理想的追求信念。
郭为:第一,要具备专业素质,达到国际化水准;第二,进取努力,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在未来的工作中对任何一位员工来说都会有很多机会,如果不具备上面的素质,机会就会丧失,也就不能成为好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