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com们为什么被抛弃




.com们为什么被抛弃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1月23日 14:52:41  阳光

  时下的IT界,.com几乎成了晦气的代名词,.com公司很有些像红颜凋尽的“商人妇”,一朝被弃,无人问津。眼下,除了一大批风险投资商们纷纷跳出来表态,说自己不会投.com公司之外,一些互联网公司纷纷声称自己不再是.com公司,而原先那些一直因为未能及时跳进.com之列而妒意怒火中烧的传统IT厂商也总算长舒一口恶气,在一旁窃笑,为自己的“抉择英明”而暗自庆幸。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拿.com开了一个过于恶劣的玩笑。

  .com们为什么被抛弃,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要归咎于.com们自身的不争气,往网上贴点新闻、弄个电子邮件信箱,再开个BBS,摆上几部手机或者别的什么精致小玩意儿卖卖以示也是个电子商务,成了.com们毫无二致的一副老面孔。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商业经营的创新方面,国内的网站都丢掉了许多非常珍贵的东西,比如数据,而且在丢掉这些数据的时候都是毫不可惜。事实上,数据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可以从大量的数据集合中分析出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谁都知道,互联网是信息爆炸的产物,也充当了对信息爆炸推波助澜的一个工具,在大量的信息中,每个人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都有特定的指向,也只有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规模化的按需定制信息成为了可能。没有了新意,许多.com公司给人的唯一好印象就是真能烧钱,让局外人在好生羡慕的同时,也很迷惑:它们究竟哪来来的这么多白花的银子?

  说到白花花的银子,自然跟那些追逐潮流的风险投资商脱不了干系。投资商经常说,他们通常只是用鼻子来闻一闻,看看哪一家.com值得投资,可是他们的嗅觉也常常失灵,而且许多投资经理也缺乏专业技术背景,他们的投资原则是,只要是市场流行的东西,都可以进行投资,但市场流行的东西并非一定就能赚钱,于是也连忙抛出他们的江湖药方,但是无一例外乏术:B to C过时,B to B失效,ASP成了不济用的救命稻草,P to P更是废话,情急之下,VC们索性及时金蝉脱壳,.com自然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ChinaRen被收购时,公司创始人陈一舟曾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感慨:“美国的互联网热了五六年,中国只赶上半年,太不公平。”eLong的CEO张黎明估计,.com热的过早退潮,使得原先一大批投入这一产业的“海归派”中的1/3又会重新回到大海。在他们重新上岸之前,应该有充分的时间用来反思.com失败的原因。不管怎样,Internet作为一个产业而言,中国目前还只是处在.com时代,还没有真正进入到Internet时代,当然.com们也并非全无意义,它们的曾经存在不仅教育和启蒙了这一市场,而且也会进一步引发传统行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商业的转型。一年前,一位诗人曾大声疾呼说,互联网当以青春为燃料,现在看来,此言谬也,显然,互联网只能以资本作为燃料,否则,青春则会白白燃烧。阳光


 相关链接
中关村里的资本故事(2000/11/23 15:18)
网络业的柳暗花明(2000/11/23 15:17)
蜕变--一个传统媒体的e化过程(2000/11/23 15:14)
门户的“钱景”(2000/11/23 15:11)
相关专栏:阳光专栏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