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李学凌专栏 > “大康”时代 网络股上市全剖析(一)


“大康”时代 网络股上市全剖析(一)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7月5日 16:40 李学凌

  “大康”是相对与“小康”而言的,同时它也与英语“dot .com”同音,正好是网络时代互联网创业人思想的真实写照。小康是温饱时代,而“大康”是新财富的来源。中国的顶尖人才都向着互联网进军,不求利润,忍受亏损,只求上市。互联网经济到底是不是泡沫,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本系列文章把焦点转向国内先行的几家网络公司,他们已经或将要在美国上市。我们从这些公司公布的具有法律责任的内容和一些未经证实但来源比较可靠的资料中,能够看到这些网络资本运作的状况。这使我们有机会通过详尽的资料走到企业内部,希望通过对这些公司一个比较系统的剖析,能够让我们以小见大,深刻地看到中国网络经济焦点。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搜狐□本报记者 李学凌 □章劢闻

  搜狐就要美国上市了,NASDAQ公布了搜狐的招股说明书。搜狐此次发行新股8625万美元,数额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对整个中国网络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中国网络股到底是不是泡沫,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到底值不值,很快就要在美国的股市上见到分晓了。

  网站缄口不言记者总有路子

  网络公司是注意力先锋,总是在炒新闻,但在谈到上市的时候,忽然都沉默了。国内媒体急得团团转,就是拿不到读者最关心的消息。还好,一些发展步调比较快的公司已经在美国公开招股说明书。有人说,一个公司一旦上市,就没有秘密了。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已经说明了上市资料公开的程度。

  如果把网络公司对媒体公开的数字与他们在美国上市前的招股说明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国内新闻媒体报道的许多数字都有偏差。

  在这些并不准确的数字后面,我们不知道网络经济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一个记者在采访了张朝阳后写了这样的报道:“搜狐1998年的总收入达到100万美元,80万美元是网络广告收入,20万美元是网页制作等相关收入,这个数额远远地将网易、新浪和Chinabyte抛在了后面。”

  从搜狐在招股说明书里写的数字却是,1998年搜狐的收入为47.2万美元,1997年只有到7.8万美元。上市让搜狐兴奋,也给了我们机会,从里到外,认真审视一下搜狐。

  搜狐是美国公司外资上市麻烦也不少

  中国人乐了半天,眼看着搜狐要上市了,都希望具有实质内容的网络股能够争一点气,让美国人看看,中国人的智慧一样可以创造股市奇迹。拿到搜狐的招股说明,立刻就傻了眼:搜狐公司于1996年8月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1月创办了搜狐网站。搜狐是美国一家控股公司,搜狐公司的全部资产和业务属于搜狐公司全资子公司,ITC信息技术公司,即北京搜狐。搜狐是外商,北京搜狐是纯粹的外国独资企业。

  搜狐在美国成立了一个控股公司,在美国没有业务,所有的运作都在北京搜狐。就这样,搜狐变脸,成了一个外资独资企业。“搜狐中国法律顾问Trans Asia公司的律师们认为,搜狐发行证券不需要中国政府的正式批准”。搜狐摆脱一些国内法律的限制,向着NASDAQ前进了。“外商”也并不完全轻松,搜狐知道:1999年,中国信息产业部的许多官员公开声明,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禁止外商投资,包括作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内容供应商。

  搜狐作为外商独资企业,上市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中国法律有“外商投资被禁止用于提供增值的电讯服务,包括在1995年中国法规中规定的计算机信息服务或电子邮件信箱服务”的规定,让搜狐非常难受,不太容易向美国股民解释清楚。然而,互联网商业是否被包括在禁止外商投资的业务范围中,则没有相关法规做出规定。免费电子邮箱和法规中的“电子邮箱服务”之间有什么分别,也没有法律区分。

  搜狐归谁所有各人股权通览

  搜狐到底人谁的搜狐,现在终于看得很清楚了。如果公司上市,搜狐公司的各种普通股份如下,张朝阳的股份占33.6%,名列第一;Maxtech公司24.5%;英特尔12.6%;Edward Roberts 5.5%;James McGregor、George Chang、Thomas Gurnee、Victor Koo、Edwin Chan、Gary Zhao等拥有剩下的股份。这些名字中没有看到尼格洛·庞蒂的名字,不知道这位慧眼识得张朝阳的“伯乐”,是不是套现走人了。

  已经亏损540万美元该亏,还要继续亏

  虽说国内几大网站都声称自己不是依靠广告生活,“有更多挣钱的路子”,一上市,马上就说真话 了。新浪网、搜狐、网易全都被列入“依靠广告生存的网站”(Advertising based company)。搜狐也老实地承认“搜狐的收入主要依靠在线广告”。1998年搜狐在线广告收入大约分别占搜狐总收入的75%,1999年上升到93%。搜狐的业务很大程度上是期望扩展中国的在线广告业务,而收入的完全依赖于在线广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搜狐真实的广告收入:1997年7.8万美元,1998年47.2万美元,1999年161.7万美元。细心的读者可以看看搜狐以前向中国新闻界公布的收入数字,一定能看到许多有趣的东西。以前新闻界都说,网络经济的概念虚。看了这些数字,我们就会发现,概念还是比较实在的,数字更虚。1998年搜狐的花费在研发、市场、行政费用方面花费了100多万美元。1999年这个数字一举超过500万美元。搜狐无奈地告诉股民:搜狐公司从创立开始,到了严重的亏损,和流动现金的减少。截至1999年底,累计净亏损540万美元。而搜狐“没有已经取得的赢利能力”,“将会在2000年,及以后的财政周期内继续遇到净亏损的问题”,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一直持续亏损”。并且,“这些亏损的数额预计将会比目前的还要高”。搜狐的最后一句说明可谓“伤心欲绝”:“在未来,即使搜狐真的有一些赢利,也不能保持赢利状态,或者扩大赢利规模”。这是一个真实的搜狐,也是几大网站真实状况的模板。张朝阳威风地钻进一辆卡迪拉克,向中国的小青年们挥挥手:看这就是注意力英雄。美国股民也看见了这辆豪华轿车,不同的是,他们还能看到在前面拼命拉车的两头驴。面对着经济和利润的考验,网络公司在上市的时候,显得底气不足。前途黯淡,竭力狂奔。这就是“一夜暴富”光晕中“英雄”真实的心灵写照。在网络喧嚣的夜里,一遍又一遍反复读这些文字,心中的伤痛,一丝丝地向上涌。从未有过这样寂寞孤独无助的感觉。

  希望并没有兑现搜狐电子商务没有赚到一分钱

  “1999年9月16日,在全球三大知名公司英特尔、微软和康柏电脑公司以及招商银行的鼎力协助下,搜狐公司宣布,将进军电子商务,并建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这也是搜狐继推出中文搜索引擎、大力进行网站建设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决策。”这是一家专业媒体1999年9月20日报道的内容。作者还加了一段评语:“这一现象表明,在互联网应用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的条件下,电子商务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而这恰恰是ICP求得生存的最实在的机会。”这是一个极好的假设,可惜事与愿违。搜狐面对股民的时候,坦白地说:“迄今为止,我们没有从任何实物交易中获得收入。明确的说,直至此刻,我们没有从电子商务获得任何收入。”这对那些希望通过“提供内容,吸引浏览量,然后自然而然地发展电子商务”的公司,是不是一个打击。搜狐购物也算是“轰轰烈烈”的一次网站商业拓展,许多电子商务网站私地下也暗叫声“狼来了”。真实的状况,到今天才真正让我们知道。未来的收入来源,搜狐这样认为:“搜狐期望,在可预见的将来,搜狐的大部分收入能从互联网广告中获得,放宽一点说,可以从电子商务中获得”,“互联网广告和电子商务现在还是一个新的,发展迅速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更是如此”,“我们无法确定它的有效性或长期的市场可接受性。”搜狐抖抖瑟瑟地从兜里掏出了电子商务金蛋,孵出来的却是下不了金蛋的公鸡。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能养活几个搜狐门户网站收入在哪里

  根据1994年的中国广告法的规定,外商独资企业提供或发行广告业务是被禁止的。虽然网络广告是否同样被禁止,尚无相明确规定,终归是一柄高悬头顶的利剑。这里可以看出,各网络公司都有违规经营的嫌疑。

  “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是一个新兴的,相对较小的市场。根据Forrester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中国在线广告市场1999年的营业额约有800万美元。而据Zenith Media公司的估计,中国全部广告市场1999年的总营业额超过41亿美元。”比例之低令人心寒。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问题。资料显示,美国目前的网络广告只占到了传统广告的4%。美国目前网络发展的状况以相当不错,不知道中国的网络商务环境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现在的规模,毕竟网络硬件和GNP成长的速度远没有虚拟的网站那么快。按照今年的广告额的4%计算,几年后中国的网络广告额也就在1.6亿美元左右。充其量也只能够养活两三家大型网站。到底谁能笑着拿到自己巨额的股票资产,仍是未知数。搜狐认为,“创造并保持丰厚的在线广告收入的能力将取决于:投资者接受将互联网作为在中国有效的,和可以承受的广告媒介;搜狐门户网站的用户顺利发展,从而能够吸引到广告客户;在线广告的传播,跟踪和报告系统;搜狐在与其他寻求在线广告收入的网站竞争,以及和传统广告媒体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互联网用户的成长和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作为在线广告可供选择的发行渠道,电视和可移动电话得到更大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搜狐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搜狐花重金圈了一块沙漠,希望雨季到来,能够长出足够的草——数百万只小羊已经在路上了,要想羊肉卖个好价钱,就看草长得高不高。现在还不到发愁饲料的时候,搜狐担忧的是,狼们已经饿坏了。搜狐最害怕“能够妨碍在线广告出现在显示屏上的网络软件出现”,这些又吃肉,又吃草的家伙,是网站最大的敌人。搜狐据此承认:“搜狐无法保证,一定能从网络广告得到丰厚收入,也不能保证搜狐的收入来源多样化。”搜狐的发展战略之一是,通过提供网站的赞助服务,并推出电子商务服务等方式,使收入来源多样化。但无法保证能顺利地实现。“搜狐的业绩很可能会有较大的浮动,并可能与市场的期望不符。”

  传统的网站旗帜广告并不能保持搜狐的发展,“赞栏目合作,一般来讲都比旗帜广告价格高”。目前搜狐网站中的许多栏目是和赞助商合作,搜狐希望这些合作能够成为搜狐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能够看到的就是搜狐—8848购物频道。但是把自己的内容和广告结合起来,对任何媒体性质的东西,都是一场风险。想让读者自己送上门来,又想要读者在网站上看到伪装的广告。搜狐揪起自己的头发想飞向月球,但是总是有点力不从心。

  搜狐现在在挣谁的钱

  “在1999年,搜狐的两个广告客户,英特尔公司(也是搜狐的股东)和诺基亚公司的广告各站了我们广告收入的10%,5个最大的广告客户总共站了我们广告收入的43%”。

  在2000年1月,搜狐和关系企业,太平洋世纪公司(Pacific Century Cyberworks)、联想公司和Hikari Tsushin公司签订了多年长期广告合同。但是如果,搜狐“和这些广告客户的协议不能履行,或者这几家广告客户中的任何一家减少了广告投入,都会对搜狐的财务和业绩造成极为恶劣的实际影响。”几个广告寡头拿下了搜狐的广告,他们的影响忽然凌驾在张朝阳之上。联想网站正在筹备,如果发展起来,必须有大量的广告支持,搜狐的结果可想而知。

  搜狐的风险没有内容怎么办

  搜狐的风险中,政策风险最大。外商网络公司在美国上市虽然不受干预,但是搜狐提醒股民:“外商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投资的合法性,在中国创办的互连网公司的各类业务和活动,以及发行证券,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内容是目前网站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为搜狐网站提供内容主要有CNET公司,Cosmopolitan(四海为家),道琼斯以及新华社(现在还不知道其中的国外公司直接通过搜狐在中国发布新闻是否违反中国法律)。搜狐强调“我们之间的大部分协议都是短期的,并有可能在对方认为便利的情况下被终止”。网络没有自己的内容,是搜狐、新浪、网易面对的同样头痛的问题。近一个时期一来,各媒体反对其他网站摘抄自己新闻风气越来越盛,对与上市准备中的搜狐来说,不是好事。新浪最近一段时间也一再强调,说新闻不是自己的主流业务,也对外宣称,新浪要全面转向电子商务。但是股市并不容情。新浪网在自己的招股说明书里一定会把自己的新闻发布能力写得冠冕堂皇。很快大家也能看到真实的新浪。最近有记者写了“兑现之年”的系列文章。是的,不论是成绩还是吹牛,终应该有一个兑现的时候,外表一样的桔子,剥开皮后就有不同,上市给了我们最清醒认识这些公司的机会。该是到了网站自己出来解答这些疑问的时候了。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