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
对于互联网,人们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以互联网为“道”,互联网改变世界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真真切切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以互联网为“道”者除了有这样的信仰之外,把网络视为重构商业、社会、文化甚至道德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对互联网的未来前景深信不疑,也深知互联网要改变世界,任重且道远;以互联网为“术”者,在今天的互联网商业中俯拾即是,许多企业在纷纷贴上e标签之后,招摇过市者有之,惟恐落伍者有之,梦想圈钱者有之,当然,最糟糕的,就是那些在股市宣称某一家企业又“触网”的伎俩,弄得股市也战战兢兢,不知道哪天天会蹋下来。 单纯以互联网为“术”,黄梁梦终有醒来的时候,这样的骗术到是不讨论也罢,最让人惋惜的则是那些以互联网为“道”的先驱者们,常常是忽略了另外一种“术”的重要性,生存无术,结果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天亮之前死掉”,成了教育后生的鲜活教材。今天,网站的死法已经不再是耸人听闻的话题,许多网站经营维艰、难以为继已经是公开的秘闻。前不久,欧洲第一家败走麦城的大型在线运动装零售商Boo.com,在经过短短6个月的网络历程后,宣告破产。在整体出售boo.com的计划失败后,5月30日,它以375000美元的价格售出其核心资产(包括boo.com的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而在去年互联网巅峰时期,boo.com被估价为4亿美元,现在则轮到整个硅谷都为这笔交易震惊的时候了。 据称,boo.com破产的原因是,在烧完了来自J.P.Morgan、Omnia(黎巴嫩哈里里家族所支持)、GoldmanSachs等风险基金的104000000美元后,除了它的品牌、知识产权和网站外,已经一无所有,还欠下了2500万美元的债务。与所有的.com公司一样,boo.com的巨额投资主要花费在两个方面:广告宣传及技术开发。为了以三维立体的画面在网上向购物者展示商品,boo.com花费了将近5200万美元来开发这样的一个软件,以为来自18个国家的网民服务。但是这一技术包含了上千个小时的程序设计工作,使得boo.com成为互联网上具有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的零售网站之一,然而,这个最值得boo.com骄傲的部分,同时也是构成最终失败的一个砝码。用户想要浏览这个网站,必须使用最先进的网络软件,而且往往要忍受长时间的等待去领略这一技术的精彩。在带宽有限的今天,这样的技术无疑过于奢侈。 今天的商家在谈论电子商务的美好前景时,动辄就会拿出某一咨询机构发布的未来2×××年某一领域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亿美元的惊人数字。除了调查公司的数据与假设的市场估测是否会成为真的现实还值得怀疑之外,网站经营者在行动之前无疑要看清楚路径,在目标和现实之间作一番权衡。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据说现在的风险投资商们普遍看好的是那些占据了“水源”的互联网公司,因为丰厚的行业资源可以为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和圈地提供及时而且是源源不断的给养,否则一旦风险投资退出,显然又是一场竭泽而渔。如此看来,互联网商业这样的“焚钱炉”里,花钱一样得仔细,做事一样得务实,一味好高骛远,无限圈地,最后只落得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只能让人徒唤奈何。 boo.com的创立者厄涅斯特·幕温斯顿曾经在一次访问中表示:“如果我们有钱,就能将业务运作起来。历史将会完全两样。”可惜,历史不能重复。以互联网为“道”固然不容置疑,互联网公司的生存之“术”也不可忽视,“在天亮之前就死掉”,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