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接入、信息服务、应用集成 联想什么都想要


接入、信息服务、应用集成 联想什么都想要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6月14日 19:05

  联想受过很大的刺激

  1999年底,联想发布基于因特网的新的天禧电脑时,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自身的转型:原先联想卖PC、笔记本电脑之类就像卖电视机,随着网络业的勃兴,新的商业机会如做系统应用方案则就像是做电视台,而信息内容的服务就是做一个电视频道。卖机器是联想传统业务中的长项,虽然制造业正经历着由台式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无线接入设备的演变,但无非都是把核心技术快速应用到产品中,使其拥有良好的性价比,迅速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以满足用户的实用需求。但是等到"做电视台"时,联想就不是那么熟了,而"做电视频道"联想更是从未涉足过。

  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为什么要大举进入,联想人解释这样做的原因也是身不由己--在这之前,联想也曾受过很大的刺激。IT业界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IT圈里人开会,联想不再邀请之列,理由是"联想只能算生产制造业,长久以来,对互联网商业也是迟迟按兵不动,没有感觉,根本不能算IT业"。"联想做了十几年IT,怎么就不算IT了",现任FM365网站总经理的刘晓林说起这一幕来依旧带着不平和疑惑。

  游戏规则变了

  话是这么说,联想还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眼睁睁看着国内一大批".Com"公司圈钱圈地。据说联想总裁柳传志一开始也是不信这些".Com"公司的魔法的,但是在目睹李嘉诚之子李泽楷的TOM.COM之后,也是茅塞顿开,于是转眼之间,在香港股市一番动作之后,加上宣布与盈动的战略合作之后,联想从香港股市拿回38个亿之后,股票依旧猛涨。柳传志说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时深有感触:"AOL收购时代华纳和盈动收购香港电讯这样的事情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因为互联网商业先立品牌、后有利润的做法对柳传志来说实在有些不习惯,但投资顾问告诉他:"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

  反省过后,联想进而意识到,未来IT行业的发展,就像当年的电视时代到来一样。回想5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之前,人们手里拿着收音机时,电视时代正在酝酿着一场暴风骤雨。50年后的今天,电视时代到来之后,人们再来看谁是时代的主导,发现首先是电视传媒。"中央电视台最牛,长虹、海尔等卖电视机的也不错,做电视发射技术的利润更高,因为那是一般老百姓所不熟悉的。就像诺基亚卖手机,建立网络机站那一块是最赚钱的。"

  联想这些年在想什么

  作为过去10多年来逐步建立起来的业务优势,联想PC在国内占据了1/4的市场份额。但IT是变化如此之快的一个行业,昨天的老大并不等于依旧是明天的主宰者。1998年年底,Internet崭露头角,联想电脑公司也在考虑这一浪潮对自身将意味着什么。当然,首先是PC会更加好卖,因为它现在依然是最好的上网工具,同时未来的Internet将无所不在,未来的网络接入设备也必然是多种多样:无线、有线、台式、手持、放兜里的……

  从1998年底到现在,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预想正在慢慢变成现实。今天".Com"公司炒得火热,事实上还是一些传统厂商像思科、英特尔、Sun、Oracle等高兴,因为它们的机器卖得欢,人们发现,网上功夫还得用在网下。

  利用互联网商机,使传统业务更上一个台阶,这样的做法在联想PC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要把PC做得越来越易于接入网络,二是以互联网为销售手段,使PC卖得更好,包括把物流、采购、经销商队伍、传真和电话订单等搬到网上来。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网络生存,".Com"公司在织网,政府要上网,企业要上网,原先制造商只是提供PC这样的产品,用户拿回去如何使用厂商并不关心,而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关心应用自然提上了日程。对联想来说,除了机器更好卖、提供应用方案成为热点之外,毫无疑问,另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就是网上的信息内容服务。

  联想是不是有点贪大求全?

  如果明天的网络时代和今天的电视时代可以作相互比照的话,"卖电视机、建电视台、做电视频道这三件事联想都想做,哪件事联想都不会说今天就轻言放弃。"联想之所以敢这么说的理由是,联想有它的传统优势所在--联想对计算机用户水平、使用习惯和市场需求的深刻了解,而且用户今天的需求与明天上网后的需求有许多相互传承之处,比如首先用户是在熟悉使用PC后,才能会在网上冲浪,另一方面,联想手中掌握着如此大的PC用户资源,他们与明天生活在网上的用户都是严丝合缝的同一批人。

  经过了这样的深思熟虑,联想决定要做三个角色:接入设备的供应商、应用方案的集成商和信息服务的运营商。刘晓林也承认这样的做法使得"联想给人有贪大求全的印象",但是刘晓林反复强调,联想是在仔细分析自身的资源之后,才决定去这样做的。当一大批".Com"公司削尖脑袋要融资、上市时,联想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2000年前后在香港股市进行的融资更使联想钱囊涨得鼓鼓的,"资本、客户资源和联想内部管理的优势每一条都能说上半天。"

  PC不上网,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在充当硬件"网络门户"之前,PC无非是用来打字、做游戏、管理公司的工资、人事报表,而未来的PC会越来越多地接入到网络中,PC的上网趋势就像电视机今天一定要连上频道一样。这样的情形也许还得等几年,但联想要先走一步,非得把PC做成"上网器"之类的感觉。1999年年底联想天禧就是一个尝试,倡导所谓的3C合一:Content、Connection、Computer。但联想透露,不久后联想PC将要推出的"新路数"一定会让业内人士为之振奋,刘晓林说,现在这还是个商业秘密,但那样的感觉一定是:PC不上网,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有了互联网的商机,尽管PC是联想的老业务,但也重新焕发出了青春:联想开始把自己的PC做得跟原先的越来越不一样,越来越适宜上网,或者更像是Internet接入设备。以前的PC供应商在推出新产品时也会打网络牌,但往往都是采用"机箱里夹纸条"的做法--用户拿着这张纸条可以去某市某街某路的某一ISP那里得到一个优惠的帐号,许多用户也是不胜其烦,不上网也罢。因此,刘晓林认为:"PC一定要做得就跟电话机一样,即插即用。"

  就目前国内互联网商业的发展发展环境而言,除了信息内容和服务比较欠缺之外,网民数量少和上网难也是两大瓶颈。在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基础上,联想在新机型天禧上开始捆绑163帐号,虽然这样的做法业界有人称有"垄断"之嫌,但市场的反应却是正面的,用户表示欢迎,因为这大大方便了上网,不必再去申请办这样那样的手续。这一变化被称为是联想电脑"质的变化"。

  "织网"为什么

  有了联想的网络PC,用户看什么?如果把它直接引入到新浪那里,联想觉得亏得慌,这么好的机会干嘛拱手让给别人,但什么都不引,用户上网后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思前想后,联想自己要做网站。

  对于今天中国的普通网络用户来说,网上冲浪不仅有些奢侈,而且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支付一笔不菲的上网费且不说,上网速度之慢、网上内容和服务的匮乏就足以让网民们知难而退,而且复杂的连接方法让一个没有多少专业技术知识的普通用户也感到头疼,联想的办法就是让用户一键上网,把FM365设置成默认值。根据CNNIC的调查,眼下一个好网站的标准就是要把网上最常用的功能加以充分的发掘:首先是发Mail;其次看新闻;聊天次之;再往下就是健康、教育等等。联想的出发点是将这些功能整合在一起,这样老百姓一上网就能用得上,就这样,FM365诞生了。

  "棋子"的意义

  FM365的商业模式与其他综合类网站并无大的区别--聚集最好的信息内容和服务,包括免费电子邮件这样的内容,在聚拢人气的基础上,再开展电子商务、网上广告的尝试,但免费服务是主流。刘晓林也承认,如果单纯倚赖这样的业务,联想也不可能赢利,"说到商业模式,我们宁愿不谈FM365的商业模式,关于它的宣传太多,但实际上它只是我们信息服务的一部分"。

  针对业界许多人评论FM365是最落后的模式,刘晓林的辩解是,从综合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到关注行业间电子商务(所谓B To B)网站,一拨拨的热浪背后,都是大伙被投资人牵着鼻子跑来跑去,"如果联想只做网站,不做别的,也不会做综合网站,因为比起垂直网站,后者要花费的力气少,思路和战略会更加清晰,综合网站难度大,而且真正成气候的只能就那么几家,但做网站在整个联想的信息服务中只是一个棋子。"

  在联想勾画的商业模式模式中,并非只有一个综合网站的概念。从接入、综合网站到将来发布的垂直网站,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结构。联想把做网站看成是一种在传统优势业务上的延伸和扩展,外在的推动则是市场需求,联想PC的用户都是上网用户,如果抛开用户,另起炉灶重做某一块业务,恐怕不能算是聪明之举;另一方面,对于年销量只有二三十万台的厂商来说,用不用这样的传统优势可能意义不大,但联想2000年的计划是PC销量要达到200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30%,这时不用就成了傻瓜。

  FM365不是赢利点

  在这样的模式下面,联想的赢利点就不在FM365,而接入和垂直网站都是赢利点。实际上,垂直网站和综合网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寄生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内容,而后者又为前者提供窗口。对于新浪、搜狐、FM365这样的综合网站来说,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服务都做不过行家网站,这有点像盖百货大楼,可以收地皮费,但主要还是依靠卖东西来赚钱,这时谁擅长做某一行就让人家来做。同样FM365也会采取这样一种策略性的合作,垂直业务上选几个方向与别人合作,最后形成与水平网站、接入相互呼应的格局。

  FM365如何跟接入服务相呼应,刘晓林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做股票网站,联想会直接把接入设备送到股民手里,接入之后,就会直接进入FM365。"这时FM365就成了一个真正的门户,垂直网站会挂在它的下面,从门户到垂直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链接用户可以去垂直网站那边,二是直接在门户这里定制。

  联想能否做成"中国的AOL"?

  刘晓林非常看重FM365背后的联想传统资源,有了这样的资源,联想这样的模式别人可能也学不来,联想在PC市场的份额达到了30%,比第二名的6%高出5倍,联想PC的销售量在那里摆着,别的厂商很难望其项背,包括去跟中国电信谈接入,费用也很难谈下来。

  从接入设备、应用方案到信息服务,有人说联想的做法不仅大而全,而且什么都想要,比起AOL,多了些"贪婪和霸气",因为AOL也不做应用方案集成。对于这样的批评,联想认为自己这样做只是基于两点考虑:如何将传统优势转化成新的的优势,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今天老百姓的网络应用水平普遍不高,时下的市场需求必然要求综合式性的一站式服务。

  门户现在为什么不时髦?

  有人说,现在的垂直站点如何时髦,综合站点又是如何如何不好,事实上,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站,应该从网络商业不同的发展来看待它们的价值,这样的演变有些像商品零售业。10年前的中国,百货商场最发达,里面什么都有,那时的香港则是专卖店发达,穿衣买鞋都讲究品牌,但那时要跟中国的老百姓谈这些,他们肯定不感兴趣,连这些品牌记都记不住,有衣服穿就不错;但是随着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时,也会开始挑剔,所以明天的中国专卖店也一定很发达,这样的情形现在也开始初露端倪。

  网站在中国的演变也是如此。相对于综合网站而言,专业网站的劣势在于人气不足,优势则是内容更深入、实在。而目前国内互联网商业的发展还处在"大商场"阶段,一定得先有这些大网站,然后再去扶植那些做小、做深的专业网站,在现阶段,某种意义上大而全的网站还是一种需求,基于这样的分析,刘晓林认为,就目前互联网商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而言,FM365一站式的服务会更有利。

  8848是一个特例

  另外一种有趣的情形是,就像国内的大商场也开始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专卖店进驻一样,水平网站和专业网站也要开展合作,除非后者也有特别强的资金和实力,认准一个方向做深做实。8848是一个垂直网站,知名度很大,现在许多人要在网上买东西,可能不会想起新浪或者网易,而往往想到8848。联想在对国内现有网站做过大量的分析后发现,8848是一个特例,许多方面像教育、娱乐等网民首先想到的都是某一水平站点下的某一相应栏目,而很难想起某一垂直站点。

  除了这一原因之外,联想非得"倒退三步"做门户的另外一个考虑就是,大量的联想PC将用户引上网之后,如果只是在联想天禧上捆绑一个B To C或者一个什么别的专业站点,用户上联想的网站干什么就成了问题,除了买东西,网民一定还需要看新闻、免费邮箱……联想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老百姓上网最常用的东西都给备齐了,并且在备齐的过程中一定跟别人合作,走的是一条"联想搭台、请人唱戏"的路子,合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对方可以单独继续做;联想也可以给对方页面或者栏目、一起打联合品牌等等。

  好戏刚刚开场

  自FM365姗姗来迟之日始,许多人对联想对于互联网的感觉是否灵敏提出了质疑,因为像新浪这样的先行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受惠于网络商业中的马太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和用户的增长将大大快于成本的增长。针对"联想起步太晚"这样的诟病,杨元庆并不同意,认为互联网商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刚刚起步",FM365的诞生是"适逢其时"。按照计划,联想1999年从股市融来的16亿港元中,将有7亿多港元投入FM365,FM365将在2001年3月进入门户网站的"第一阵容",届时总页面流量将达到1000万,注册用户达到100万。

  从创办之初,FM365就把新浪作为自己的追赶目标,刘晓林不否认FM365与新浪、AOL等综合网站走的路子都差不多:搭台唱戏,大都如此,唯一的不同是联想会从客户更原端的需求做起,包括PC等接入设备。当然新浪的优势是经验丰富,网站现在做得比联想好,但联想的优势则是庞大的PC用户群;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区别在于:在进入互联网商业之前,联想和新浪分属于国内业绩最好的硬件和软件公司之列。

  FM365的下一步计划是,除了做好ISP外,用合作的方式做好一些垂直站点,做出一两个品牌来。要奋起直追新浪,FM365必然要走一些包括收购在内的捷径。据说自从FM365发布之后,国内各大大小小的网站都提高了自己的拍卖价,FM365将收购重点定为教育和证券之后,一家证券网站更是开出了天价,这样的做法不外乎是向联想"暗送秋波"。但不管怎样,互联网商业毕竟是一个充满着兴奋而又残酷故事的角斗场,现在每天都有新网站诞生,将来每天也会有不适者被淘汰,FM365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惨烈的战场,序幕才刚刚拉开,好戏还在后头。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