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风险投资四个字频频出现在媒体上时被冠以以它的英文简称VC(VentureCapital),而那些手里握着大笔美元和成千上万家网站命运的风险投资家们则统统被描述为"潜伏在树上随时会择地而跳下的"有些类似猢狲一类的东西。但不管怎样,服用维生素C和招徕风险投资一样,都是一种文明病,前者是当地球上的可供人食用的绿色植被越来越稀少时,用以苟延人类残喘的江湖术,后者则是一夜暴富不再被视作时髦话题时,应现代人求富心切而诞生的暴发术。 虽然是维系各种大大小小网站生命的VC,风险投资说白了也还是一种资本,而只要是资本,都逃脱不了马克思所说的"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特性。关于风险投资家的凶险(虽然没有一个站主天天睡梦里都恨不得能跟他们邂逅上)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发表过精辟见解,也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有趣的一个话题是我们的站主们对风险投资的不同态度倒的确是耐人寻味。在网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笑话,说是有一天国内网络界的江湖三剑客都各自遭遇到一位从树上站晕了不得不先跳下来的风险投资商,第一位长着娃娃脸的少年剑客对面色苍白(在树上蹲的时间过长所致)风险投资商说:"快滚开,我不稀罕你的美元,你也别想稀释我的股份";第二位面容很酷的中年剑客则对满脸横肉的风险投资商说:"快给我扔下一点点美元,以后别让我再见到你";第三位书生模样但已是饱经沧桑的老剑客对笑容可掬的风险投资商说:"老兄,我总算逮着你了,做梦我都想着你,快砸钱吧,我的股份多得是,我不怕稀释!"如果把这则笑话与业界传闻的三剑客手中的股份对照(分别为70%、68%和5%),你会发现,虽然具体的股份额很难说准确,但各自的态度大抵如此。 事实上,VC既不是救治一切的灵丹妙药,恰恰相反,补不好也会使人一命呜呼,君不见,国内以前多少企业不是死在钱不够用,恰恰是在资金和野心一起膨胀的时候,一夜间暴毙。国外接受VC的企业中存活率只有30%、高赢利的只有10%也是一个例证。同样,风险投资商们既不是前来拯救苍生的"天使",更不是凶险的"魔鬼"。虽然现在拥挤在国门外的风险投资有成千上万亿美金,但在国内真正成功的项目并不多,风险投资和项目不匹配的情形在国内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境界。 第一层是好的项目不少,但风险投资奇缺,这也是前几年国内高科技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种情形是好的项目很少,大量风险投资的涌入造成了"超量购买中国",市场只会出现"虚假繁荣";最后一种才是较为合理的局面,即好的项目很多,但好的风险投资并不多,这样的匹配会使得好的技术能结合上好的资本,创造更多的商业奇迹。而对被投资方来说,一个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关系网并且能担任投资顾问方的投资人人才是优秀的投资人,他不仅携带美元而来,而且会带来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而且作为一名"优秀的掮客",他的资源可以使你在金融、网络前沿技术、最新信息和超级合作伙伴圈里左右逢源,而你公司的名单上一列上他的名字,也可令你蓬荜生辉,吸引更多的金融寡头加入到这场兴奋不断的资本游戏中来。 由此看来,VC不可不服,但服法大有讲究。比如说首先得锻炼好身体,而且必须明白等待拯救不如先拯救自己,剩下的就是擦亮眼睛,在对那些刚刚从树上跳下的风险投资商们在保持高度戒备的同时(兴许人家是在树上站累了不小心跳错了地盘),捂紧腰包,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一步一步地、小心接触为要。 |
|||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阳光专栏 > VC的服法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