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带来金融民生主义和利率市场化的曙光,但不管什么金融都应遵循金融规律,不可能拔着头发离开中国的金融土壤。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这群互联网“理财鲶鱼”没有犯什么大罪:激活了中国金融,使普通投资者能够摆脱垄断获益。这些机构是金融民生的代表,没有他们,金融民生主义无法破局。
但余额宝们确实也犯下小过失:大肆宣扬特殊时期的高收益,未受到有效监管,期限错配等先天缺陷无法弥补,以补贴代替收益,金融产品设计能力未能跟上规模膨胀的步伐。
央行卡住余额宝们的七寸,可以顷刻之间取其性命。
目前以余额宝为主的各种宝投资银行间拆借市场,这样的市场风险低收益也低,可以代表中国市场上的最低利率水平。而余额宝们高达6%左右的收益率,是特殊时期“趁火打劫”的后果。从去年开始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表现出的结果就是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上升,这让各种“宝”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比银行快得多的速度筹集到资金,投入拆借市场大赚一笔。
设想如果央行短期内向银行定向注水,拆借利率就会随之下行,如果在年中年尾投入5000亿,就没有余额宝们什么事了。现在余额宝们收益率有所下行,原因就在于隔夜拆借利率下降。2月21日隔夜拆借利率只有1.7640,一个月的为5.1760,一年的为5.0001,按照支付宝官方长微博,余额宝加上增利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总共的结果是0.63%,5%的终端收益率扣除管理费,余额宝们要获得6%以上的收益,会是一件难事。
央行是终端利率的最终控制者,直接决定了余额宝们的收益空间。如果央行拒绝余额宝们进入拆借市场,余额宝们将四面楚歌,但中国金融市场化将受到冲击。
余额宝们的盛行反映出社会没有更好的、更值得信赖的理财通道,金融体制把普通储户逼得无路可走,余额宝们才会如此受欢迎。
好消息是银行也开始跟进。各种银行版的类余额宝理财产品已经或即将推出,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理财产品,银行服务是否会有上述改观。
规范发展是为了让互联网金融走得更长远,而不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某些P2P公司的覆辙,余额宝们应该谨记。
各种宝们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过度包装宣传,造成全社会的狂热收益预期,这是泡沫的前兆。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监管真空和漠视风险。互联网金融集资效率高于产品设计效率,投资期限不匹配,这存在天然风险。从去年6月上线到今年2月,余额宝规模超过4000亿元。大规模的货币进入基金,风险配置、T+0赎回承诺,给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基金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今年1月,支付宝开始余额宝客户资金转入支付宝,单日单笔不超过5万元,单月不超过20万元。一旦市场下行遭遇大规模赎回,余额宝该怎么办?风险不是一句我们有大数据就能化解的。某些公司对投资者的补贴承诺,这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互联网金融带来金融民生主义和利率市场化的曙光,但不管什么金融都应遵循金融规律,不可能拔着头发离开中国的金融土壤。监管者对如此大规模的理财产品,理应进行风险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