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持续创新结硕果 浪潮十年领跑国产服务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3:41 新浪科技

  2006年初,浪潮服务器再一次蝉联了国产服务器销量与销售额第一名,这是浪潮第十次成为国产服务器第一名。2月16日,国内权威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赛迪顾问(CCID)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计算机市场调查报告》。据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服务器整体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健康的成长,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73.89亿元,与04年相比增长了22.3%。国内厂商在国际厂商重压下,依然有抢眼表现,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浪潮服务器——再续辉煌,连续第十次蝉联国产服务器销量与销售额第一名。在政府市场,浪潮以27%市场占有率超越IBM和HP
连续第三年保持第一名。与此同时,浪潮荣获“2005-2006年度中国PC服务器市场最具价值国内企业”称号。在总结浪潮服务器取得“十连冠”的经验时,浪潮服务器总经理彭震用了两个字——“创新”。他说,“在某一年,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策略,那样的策略,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变,这都是一种创新。”

  据彭震介绍,伴随着整个服务器产业的标准化,浪潮对创新的理解也从过去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创新,转向“应用性”方面的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浪潮从1993年我国第一台IA架构的超级小型机———浪潮SMP2000研制成功至今。走过了从跟随创新到集成创新的自主技术创新道路。如今已经发展到集成创新的高级阶段,即实现了部分核心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在持续创新战略推动下,浪潮在服务器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技术,先后获得了80多项专利,其中核心发明专利1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的7项。去年年初,“浪潮64位高性能服务器”凭借自主创新与巨大的应用价值,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奖项为国家计算机硬件领域的最高奖项。而在去年12月

信息产业部主办的“2005年(第五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发布会”上,浪潮“面向事务处理的高性价比、高性能服务器体系结构设计和优化技术”项目更是获得“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在谈到浪潮的技术创新时,彭震表示,“如今,我们更多的创新方法是把高端技术下移,顺应服务器普及化的趋势。我们的创新一方面在应用上,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于高端技术的创新,比如:面向高性能服务器的核心服务,面向模块化的高速体系化建构,以及SMB的核心技术优势,甚至包括我们软件方面的创新都很多。”“上述这些都是可以申请了专利的创新,而还有的创新很难申请专利。比如:浪潮在智能弹性IC的架构方面,在整个平衡管理SmartQ方面都有创新。” 彭震补充道。

  据悉,在市场创新方面,2005年,浪潮继续坚持走“细分市场,差异化发展”的营销道路。在成功取得网游细分市场的胜利之后,针对快速成长的SMB市场采取定制化方案型产品,渠道及服务的差异化发展策略,以差异化构筑

竞争力,在SMB细分市场获得优势。在渠道创新方面,进军新兴细分市场:在中小企业“三位一体,易翔商务”策略中,浪潮率先架构“4S”渠道代理体系,将渠道延伸至3-5级市场。在服务创新方面,360度专家服务器在2005年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层面的创新,如SMB市场推出“携行”服务,是浪潮在“360o专家服务”体系下的服务创新。

  从自觉创新到制度创新谈到浪潮的创新机制,彭震表示,过去我们的创新是自觉的创新但没有把它变成一个制度上的创新机制。而现在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化的创新,包括我们一年申请的专利数字,包括我们对于专利的使用、人员的奖励,包括要把各种各样的技术创新点记录下来形成文档进行总结和提升。在制度创新的技术上,浪潮正在逐步打造一种企业内部的创新文化。“把创新变成一种文化,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在做的东西。”据介绍,在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实施上,浪潮还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文化与机制,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机制进入良性循环。比如浪潮设置了专人进行专利管理,建立了健全的申报、奖励等一些刺激专利技术新生的方法。对小到服务器外观专利设计都会实行奖励的这种“千金买马骨”的做法,增强了全员创新意识,营造整个企业的创新文化;建立专门展示专利人员、专利技术的宣传墙,将员工的创新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刺激员工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