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提出单航天器激光天文动力学计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4:41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随着天文动力学研究对观测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自主提出了单航天器(ASTROD I)激光天文动力学计划,它可能会将测量精确度提高3个数量级。”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倪维斗昨日表示,“现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预研究并将详细研究其实现的途径。”据介绍,该研究计划由我国提出并与欧洲科学家合作进行。 倪维斗说,ASTROD I空间计划是使用在太阳轨道上的一个无拖曳航天器和地面站以
倪维斗还介绍了预研究中为ASTROD I优化选定的轨道设计方案: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最后阶段直接由绕行地球的低轨道进入周期约290天的绕行太阳轨道,然后两次接近金星,获得其引力助推,缩短绕日周期。他解释:“也就是说,如果在2010年8月4日发射,则在发射后112天和336天两次遭遇金星,使轨道周期缩短至165天。发射370天前后,航天器将运行至上合太阳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精确测定相对论的参数。发射后370天、717天和1070天,航天器3次到达太阳的对面与太阳上合,即视位置在太阳的附近。”他还提到,当航天器接近金星的瞬间时,所测的金星的大范围引力结构比以往所有的太空飞船都要准确。 据了解,该计划将开发许多空间技术,如无拖曳航天深空激光测距及通讯、精确定轨等。这些技术在用于别的空间研究,如大地测量、精确低噪声姿态控制等领域,也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马伟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