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王延章致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7:05 新浪科技 | ||||||||||
图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王延章致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北京时间2006年5月11日,2006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高峰论坛开幕,会议在江苏扬州举行,新浪科技受邀对本次会议进行报道。图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王延章致词。 龚怀进:下面有请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王延章教授为大家演讲。
王延章:谢谢大会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 对公共服务来说,上午和下午各位专家都讲了很多的共性问题。从我自己的体会,对公共服务这方面特别是电子政务系统,我认为有如下几个问题应该强调。第一个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政处多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同。体制和利益的冲突导致这个协同或者统一化的组织缺乏真正的公众服务意识。如果一个政府或者是职能部门把这个作为本职工作,作为最终目标,就会摒弃自己的部门利益。 第二个就是缺乏业务应用理论指导。我参加了很多次的高峰论坛,我最想听的是业务应用理论方面的东西。因为大家知道,计算机最后处理的、最本质的东西都是逻辑,0和1的代码。必须把我们的业务和我们的政务形式化,这不简单的是一个流程化的工作就完了。这里面要研究业务,缺乏业务的科学抽象,缺乏跨部门的业务研究。 第三个就是缺乏各类业务协同和整合,今天的主题强调的是业务和协同。单部门提供多项服务,这多项服务之间有很多的应用,大家可以上网或者是实地考察,就是一个部门内部的多个方面的服务。它的协同,它的整合,都没有做的很好。跨部门、跨级的这类跨条块的应用结果大家可想而知。非政府的服务和政府的服务这一类的协同上,我自己的体会,原来我的工资都是学校开,但是我住的是学校的房子,现在我所有的费用都是在工资卡里面一下退掉了。我想享受这种信息化的服务,上班的时候我得想办法怎么去缴费,各种各样的缴费。我认为就是缺乏这种协同,另外一个就是缺乏组织管理,业务应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的综合协同。因为信息化或者是电子政务的建设,实际上是把管理业务信息和技术进行集成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大部分的做法或者是缺乏在这方面的整合,使得业务和信息资源脱节。这里面我想给大家一个诠释,因为原来我们提了一个MART这么一个模型,把这个MART的模型做一下诠释。我们现在按照这样的模型去诠释我们的信息化工作,或者是数字城市的建设,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片面地强调了技术,我们不知不觉的都在谈论技术。那么现在呢,有一个前进是在谈信息资源,光有信息资源我认为也是不能解决真正的信息化的。不能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 怎样来解决上述的问题呢?下面我谈一点观点。主题就是业务主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字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应用系统工程方法,从信息、应用、技术和管理诸方面统筹加以考虑,实施顶层设计。就是我们现在在业界和学术界所推崇到要实施顶层设计。 第二个论点就是信息化促进着人类的更加深度的社会化。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的融合度、关联度、管理和服务的复杂度日益强化。这样本已关联的事物就要考虑其关联的整体,就是我们的社会已经通过信息化把大家的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在做一件事,在做一个工程的时候,你不应该单独的考虑你一个部门,应该考虑这种整体性。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也不能割裂相关的建设项目和业务的处理。 最后这里我说一下就是系统科学,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对系统科学,大家都在讲。到了今天信息化的一个状态应该说是系统科学的第二个春天,我们信息化数字城市的建设,公共服务的这样一个水平的提升需要系统科学的方法论,需要系统工程的技术的手段。因为我是学系统工程的,我认为它最本质的一个思想就是怎样考虑整体,要从整体出发。还用这个MART模型来说,大家可以看一下,管理这块的木板是最短的,一个城市、一个部门,它的信息化水平取决于它的管理,管理是一道组织体制,我们怎么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应用业务出发,就是以这个A为核心,来促进组织体制管理的变革,来融合来产生信息资源,那么在集成技术支撑或者架构,怎样做呢?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讲,我们希望能够把管理、业务资源和技术这样的复合型产业,把这整个方块都能够组织协同起来。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科学里面的观点,世界不可能大同。这个我就不展开了。这里我们有一个观点,我们要有一个丁字型的考虑。你要把组织、管理、业务、资源和技术要有一个综合的考虑,你要以谁为主线呢?以这个应用和业务为主线,强化顶层设计。你的技术体系,各位专家已经介绍了,特别是微软的.net的架构,是一个宽容的技术体系,走这样的一个开发道路,是一个思想,怎么解决我们公共服务,这样的一个协同和提升? 根据这点,就是要提出一个业务主导的观点,现在大家都在讲电子政务要突出政务,要以业务为主导,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是:真正实实在在的去实施业务主导还不多。为什么要以业务为主导,有这样的几个意义。第一,业务是服务的根本所在。我们有一套网络,有一套软件,如果你业务没有跑起来,我认为这个信息化是对社会经济、文化一点价值没有的。所以你业务是服务的根本所在。所以这些服务都是通过业务实现的,否则你就变成简单的信息服务了。我们现在大家都看到信息生态学吗?我们现在在互联网上,包括我们这样的各种刊物,各种信息,有好有坏,已经把大家搞的无所适从,要看的东西太多,有些东西怕没看漏掉了,但是看了又没有多大用,每天的事情就是看报、上网了,做不完。 电子政务是业务发展的动力,应该从业务应用切入来发展。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真希望有一些城市做得非常好,像青岛、扬州、杭州等等,有一个信息化强力的统一组织,我认为这是我企盼的。这个肯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冲突,怎样来促进我们的组织管理的变革,应该走一个以业务的应用去出发之路。我在北京的一次,也是全国这样的一个高峰论坛上,我当时讲,信息时代的这种革命,不应该是急风暴雨式的,应该是春风化雨这样的一点点的改变我们的观点,改变我们的体制,改变我们的想法的。怎样去处理这个问题,我觉得也要通过业务主导来实现。 第三个业务应用是信息资源开发的源泉,我应该和大家坦白的讲,我不太支持现在讲的就是为了信息资源的开发而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以业务应用作为信息的来源的,没有很强的业务应用。我们收集一大堆的垃圾信息,我认为没有价值。另外你信息资源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应用在那呢?是在业务的信号系统的服务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所以单纯地为信息资源开发,不能够奏效,而最关键的问题我认为不可以持续发展。大家可以统计一下,我们全国的IDC建了多少?你去考查一下,就你们的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下游用户是谁?你供应链的下游是谁?这里面大家可以去考虑。 那么最后,就是它的意义是业务抽象和系统建模是业务主导的关键。业务模型不是简单的流程,现在从信息技术的支撑环境,大家都知道什么工作流程管理啊,什么BPM啊,我认为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有业务的应用理论做支撑,要建立业务的系统模型,这个是关于业务主导的意义,业务主导就要平台化的开发模式。时间关系,这个列出来是一个传统的业务系统的开发的流程,还有中间件的流程,还有亚平台的模式,必须要面向一个具体的领域。你按照这样的一个领域,你要给它一个平台化的应用支撑体系,这个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思想。我们看一下,这里面我强调的是系统分析,平台化主要的几个特征一个就是他有规范及当中的一些范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流程惯例。这个中间件作为它的集成模块,这里面不需要这样的理念,才能够按照你具体的业务进行重构。它的本质就是关键在于内在的逻辑,有一个非常好的软件架构,按照平台化这样可以把业务主导做到实处,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有应变和持续开放这样的特征。 下面是业务流程梳理和业务模型。后面应用系统的建设,怎样去梳理呢?我们想用一个科学的系统化的人们能够用计算机技术或者是信息技术去实施的这样的模型,来刻画我们的政务流程和我们的服务流程,进行系统的发展。最主要的应该有管理控制模型、业务模型和信息模型。时间关系,大家就浏览一下,这里就偏技术一点了,这个技术不是信息技术的技术,是管理工程和信息技术的概念。这里面有三大技术模型,下面我就想讲组织模型,这里面强调业务模型的主体,岗位网络的整体,它和我们现在讲的流程管理、工作流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从业务流程的总体出发。工作流是从一个业务的流程出发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体会。 通过角色网络把它扁平、,网络化,通过大型的网络互联,把我们的组织,角色协同通过这样的模式来展现出来,这里面就具体化了,有业务模型、事物流、分解模型,还有岗位结点模型等等。 关于公共服务,从政府的角色来看,进行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它的一个业务模型架构,这里我给了这样的一个框图。它是一个互动的三权分离的,各个职能服务部门,有我们企业的公共服务用户,还有检查部门,中间就是刚才讲的角色网络互联的各个行政审批,跨部门的业务协同的一个组织模式,这个是宏观上来看,各个部门是怎么联的。这个是角色网络,这个是格局的业务,怎么样来进行集成,这是一个整个的行政审批的模式,它的门户到中间是怎么来流通的。各位专家也都讲过,现在的政务或者是业务系统,必须支持柔性的体系,经过我们刚才的业务模型的建设,可以进行微操作,角色网络,还有等等的一些动态的积木式的堆积,或者是组装,可以应用到各个用户。关于它的特点,我这里就不讲了。最后我说一下服务门户。 按照我们现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建设,这里面,我们看一下,这是政府的一个块块,我们从国家、到省市、到县、到区,现在街道也开始有政府的派出机构来进行公共服务,还有我们政府的条条,如工商、税务等这些条条下来的。还有我们非政府的。这类的服务,这类的服务都落到我们下面的企业或者我们个人上。我们个人要面向方方面面的这种婆婆也太多了,各式各样的服务都集中到企业和个人头上。怎样来大家不知道什么事到什么地方去办,这个就不展开了,大家根据这个图自己去思考。 在这个里面,我认为刚才讲的业务模型的竖立,是从内在来梳理公共服务的协同。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在内在上很好的梳理,我认为我们就要走一个服务的整合门户。这个整合门户是把我们上面的条条块块的各种服务部门给我们系统和老百姓这些服务职能通过一个门户进行一个分装和整合,让我们每一个接受服务的社会人,比较清晰,得到一个一站式或者我们叫一门式的这样的一个服务,综合服务门户,这里有一些界定,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详细说了。强调的是服务和互动,这里界定了一些内容,还有它的信息集成,还有门户的应用集成,还有安全和授权,还有目录服务交换信息化。这里我只想说一下综合服务门户的这种服务模式,应该有这样的五个方面,它的综合门户是维护门户的;第二是应用业务和数据的分部式的协同服务。还有就是他助式的服务门户,比如我们的服务大厅等。还有应用客户端的自助式。就是我们在家里面接受政府和方方面面的服务部门的帮助。还有多种方式的介入性的服务。由于时间关系,上述纯粹是自己的观点,有一些也没有展开,也不一定说得对。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