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数字城市建设论坛专题 > 正文

图为:扬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荣平致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0:36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为:扬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荣平致词
图为:扬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荣平致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北京时间2006年5月11日,2006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高峰论坛开幕,会议在江苏扬州举行,新浪科技受邀对本次会议进行报道。图为:中共扬州市委常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王荣平致词。

  王荣平发言内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百忙之中莅临扬州,参加2006中国数字城市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高峰论坛,使我有机会与大家深入交流、探讨
扬州数字城市建设的历程与未来方向。我报告的题目是“建设数字扬州 创新公共服务”。

  扬州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悠久历史的名城。扬州兴盛于汉代,繁盛于唐代,鼎盛于清代,几度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都会。唐代时期,扬州就已经向世界开放,各国客商云集于此,名声远播中外。到了清代,扬州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盐运、漕运集散中心,是世界对外贸易和经济交往的四大口岸之一。康熙乾隆时期,扬州仅盐课一项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四分之一,成为当时全世界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十大城市之一。

  扬州既是一个繁华悠久的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秀丽精致的历史名城,扬州的精致既体现在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表现在它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描绘的是诗意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绿杨城郭是扬州”反映的是生态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讲述的则是繁华扬州;而今江泽民同志提出“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更是对和谐发展、共赢创新的精致新扬州的殷切希望。

  近年来,扬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26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增长24.2%。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同口径增长2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分别增长15.5%和11.2%。扬州先后获得了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随着宁通高速、京沪高速、扬潥高速、及环绕城高速贯通,铁路和润扬大桥的正式通车,以及信息高速网络的全覆盖,扬州经济发展高潮迭起,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文化扬州,生态扬州,数字扬州,精致扬州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今世界正处于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进程之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成为我国新世纪的国家战略,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提升扬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在扬州的交相辉映,就必须以建设“数字扬州”为契机,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城市化、现代化,加快建设民富市强的现代化精致扬州。

  当前,公共服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数字扬州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数字扬州的建设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的导向性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服务的实现,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人民群众一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逐步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工作方法,优化服务资源,建立服务规范,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建设“数字扬州”,加快推进政府服务创新

  2003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面规划启动数字扬州

  

建设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与完善,基本形成了以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以统一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以一站式政务专网平台为核心,以社区信息服务系统为应用落脚点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基本框架。目前扬州市已经建设完成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14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20多个街道、120个社区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应用功能包括公文交换系统、
公务员
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审批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统一消息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应用子系统在内。

  去年,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已经建成1000多个主题数据库,为全市近万名公务员提供统一的信息共享和工作平台;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了工商登记等审批流程的个性化定制,开通了多项服务功能;应急指挥系统在国内首创政府决策指挥中心与部门独立处置协同模式,成为国内四种主要应急联动模式之一。截至2005年11月底扬州市电子政务系统共承办各类服务事项47000多件;视频会议系统236次;6000多名公务员邮件系统使用率高达93%;移动短信办公系统受理会议通知、日程提醒发送请求17万多条。“中国扬州”政府门户网站已经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称号。网站年发布各类信息68000多条;政务专网提供各类共享信息18000多条;寄语市长栏目和12345市长热线共受理处置各类意见、投诉28000多条;视频点播系统访问量累计达24000多次,发布视频资料4230部,达1229小时。

  政务公开网、政府目标管理系统、政务督查系统、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系统,部门办公自动化与业务管理一体化系统等一批协同工作系统的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政府工作流程,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细性,提高了政务透明度和行政效率,为政府部门在资源调度、协同政务以及决策支持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提供了为企业、公众更加快捷、精致的互动服务功能,全面、高效地提升了扬州政府管理、服务的水平和层次。

  二.建设“数字扬州”,加快推进社会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我们努力通过“数字扬州”建设给扬州市民带来的更加方便、快捷、精致的公共服务。

  已投入试运行的扬州市数字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为民政、计生、治安、工商等十多个部门将统计、管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实现实时互动在线管理服务,一方面大大减轻了社区信息收集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统一数据服务为各个部门的决策、管理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数据支撑。而数字社区服务系统,通过统一的网络系统、协同平台、呼叫中心和社区服务认证,将分散的家政服务、公用事业等近30个大类,200多个服务内容整合到一个中心,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通过网络获得业务订单,市民足不出户,通过网络或88000呼叫热线可随时获得各种规范的、便捷的上门服务,随着数字电视的即将开通,这一服务内容可通过数字电视家庭终端进行预约。

  投资近4亿元的教育信息化工程,使教育精致化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全市已100%实现校校宽带通,城区已实现班班通,通过网络和平台,整合扬州中学等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购置和开发了近4000G的教育资源库,使全市无论城区还是偏远乡村,通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验。学习不再局限于空间时间,可依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数字教育的快乐感觉。

  数字扬州渗透到城市治安、交通、医疗、社保等各个领域,公安三台合一工程、公用事业缴费“一卡通”工程、网上报税系统、网上年检系统、网上价格查询与发布系统、社保“五保合一”与就业系统、土地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初步改变了城市的服务管理方式,推动了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化应用。房产管理部门在国内第一个成功开发了“房地合一、以图管房”的新型管理系统,实现了从房屋开发立项、建设、验收、交易、抵押、贷款、物管一体化的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了产权重复买卖、抵押的现象,市民可以从网上了解实时的全市房产价格、交易、小区环境等信息。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体验,同时极大提高了社会服务的精致化和公众满意度。

  三、建设“数字扬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服务创新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数字城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数字农业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农业现代化的载体,可以形象而及时地传播各类实用的农业生产知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产品、农用物资供求信息,从而可以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我市农业部门整合资源建立的润扬农网开通五年来,已经成为全市生产政策查询、供求热线、专家咨询、市场分析、农业招商的平台。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我市农业部门在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定量获取区域内土壤、环境、气象等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借助专家模型建立起耕地适宜性评价系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县域耕地资源管理系统,不仅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布局规划、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精确的数据资源和决策支持手段,而且,扬州品牌的精准农业软件和系统,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已被农业部作统一采购,在全国30个省、160多个市县全面示范推广。

  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在结合数字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开展针对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进城务工就业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让农村和农民都能及时享受到信息化的成果,提高农民的人口素质和生活品质。将信息化应用于农村社会突发性公共危机预防与处理机制的建立完善,也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途径。

  四、建设“数字扬州”,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创新

  去年7月,扬州市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城市。为此,我们组织国内权威专家进行规划论证,提出数字城管作为数字扬州的一个部分,实施基于全市统一GIS(地理信息系统)共享平台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并与人口基础信息共享系统、应急联动系统、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等整合形成一体化,不仅节约了投资,而且整合了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除了在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和管理内容上进行创新外,在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和政府数据交换中心,整合信息资源,各区、各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以局域网接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办公和数据共享。

  利用政府统一门户政务公开网,对各区、部门执行任务、办理结果进行政务公开和接受网上监督、评议。

  整合全市各区、公安、交通等监控视频资源,采用无线或有线传输新增电子监控50个点,对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

  采用新的移动技术,全面支持移动办公、领导查询督办、部门协同,问题上报、群众举报。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比对周期性扫描的卫星图片,获取城市动态变化信息。通过同一位置不同图层的信息对比分析,得出城市管理的变化情况,从而增加了城管检查的透明度,加快了城管监察的效率和力度。

  在城管通中嵌入GPS定位系统,提高城管员定位精度和上传信息与电子地图对接精度, 同时也方便监督中心对城管员行动状态和位置定位的准确把握。

  我市建成开通的数字城管项目管理范围114平方公里,涉及四个区120多个社区,建立了基于基础图层,涵盖城市名胜古迹、公用设施、城市部件共120多个图层5500个网格的基础数据平台,实现了包含对每一只地灯在内共80多种类型、50多万个部件的统一身份编码和精细管理。项目试运行以来取得良好的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成效。

  五、建设“数字扬州”,加快推进产业服务创新

  数字城市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方面,信息产业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全面的网络、产品和系统设备,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当地信息产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数字城市为信息产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城市的总体投入,实质上可以形成当地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并且通过数字城市建设的信息资源沉淀和积累,为当地信息产业发展所用,带动当地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提升本地企业拓展国内外其它区域市场的能力。数字扬州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集中体现在实现网上审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企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加快;“十五”期间近50亿元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为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余地的低成本、高速率的通信能力;本地化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完善的信息服务。扬农化工依托DCS集成控制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平台,连续十年保持稳健增长;亚普汽塑件通过全面实施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研发能力保持国内领先,成为国内最大的为轿车配套油箱的企业;仪征双环依托ERP系统提高精细管理和开发能力,一直保持国内活塞环龙头地位;三星电梯、恒春电子,扬力、金方圆数控机床等依靠嵌入式软件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等,为扬州产业从重化工业型转向重高、精、尖的精致型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发展绿色GDP、建设

  

节约型社会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未来十年,扬州将加大对发展信息产业的组织力度,通过数字扬州建设为信息产业奠定三大基础:第一,软硬件环境基础,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第二,对本地信息产业市场和需求的双带动,为实施本地产业根植性和市场拓展战略奠定基础;第三,抓住以服务业转移为代表的全球第二次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承接以软件外包服务、数据外包服务、商业流程外包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转移,为推动扬州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精致产业奠定基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