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数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晴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8:40 新浪科技

  11月2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光通信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等出席了会议。

  数字广电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李晴讲话

  李晴:大家下午好。谢谢组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见面。我是广电系统的,参加这
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刚才这位专家讲了很多FTTH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作为我来讲对FTTH这个事情如果在这个会场来讲这些事情是班门弄斧,我这次做一个交流,介绍一下我们广电系统里面的发展情况。

  第一个题目就是中国广电的数字化。现在数字化在我们广电系统已经是一个非常,大家全体一致认为的方向。这个也是我们体制多年来有公益性质,又是喉舌,结果造成了长期的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市场化的程度上都比较滞后。现在的状况是什么呢?现在从传统业务的角度,我们现在增长的势头非常的缓慢,广电的产业来源主要靠广告。

  而我们的广告这一块大家可能对广告业也有一些了解,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广告业有相应的比例的,在比例的份额里面,随着我们广电的广告业收入也增长,但是从比例来看中间被其他的媒体分化了很多。而这期间我们也和其他的行业做比较,和电信的,跟固话收入大家都可以看这个表格。我们自己都感到,我们的发展势头和形势的发展差距很大,这种背景下在94年开始广电系统就开始了从数字化引入到今年11年了,在数字化的过程当中广电的推动非常困难。

  到现在为止从理念上从观念上转过来了,一定要数字化,但是实际上难度和我们面临的困难依然很大。大家现在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数字化,我们对新业务我们没有竞争力。传统的业务受到蚕食,新的业务用模拟的方式根本没有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大家是不得不采取承认数字化这么一个过程和这么一个理念。

  现在我们还感到有一个压力就是网络技术的兴起,原来广电最大的优势是在资讯上,现在大家知道前一段时间有关部门做一个调研,问你的资讯来源新闻,你的第一来源是什么地方?有一个比例很大部分第一消息来自于网上,而不是来自于电视,这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很多人的业余生活的模式也发生改变。过去很多下班以后是看电视,现在我们做一个调研很大一部分是上网。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新的业务,通过网上过来的新的业务慢慢都会取代我们广电,从视频电波,刚刚讲到互联星空,我们可以感觉到广电的优势地位正受到非常严重的动摇。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广电系统里面也分为很多不同的团体,我们广电和电信最大的不同我们是块状管理,实际上我们只有信号,组织上的联系经济上的联系基本上没有。

  在这种背景下广电系统里面有几个比较超前的公司,比如说湖南的电广传媒,有一些超前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就成立了我们现在的数字广电产业发展中心。广电系统里面工作有一个模式,地方对上面每年开会都是讲政治,所以一到召集会议的时候,大家都是地方的局长来讲政策,领导讲完了以后恢复执行,在政策和宏观没有一个体系是来做业务的,是在研究市场的。那么我们这个中心成立这么一个机构就是我们广电系统里面面对市场,面对挑战的一个产物。

  而我们中心的情况我简单说几句。中心的成立宗旨就是配合广电系统的数字化发展主题,推动广电信息节目经营的产业化,共享经营理念,在我们系统里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做节目的和做技术做网络的实际上是两大系统,虽然在一个院子里面工作,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来往的,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所以广电系统的技术部门实际上从内心里面很羡慕电信,很想进入到信息产业部的体系里面来。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还是形成现在一个格局。

  现在发展中心里面有理事单位30余家,会员单位200余家,都是由地方的网络公司也相当于现在的运营商组成的,还有一些频道商做节目的。主要是把节目和做网络弄到一块,从产业链的角度商量一下再合计一下这个事情怎么做,我们做这些事情都非常的困难。我们这个中心的定位就是想在广电系统里面在产业链上从一个领军的,在把我们广电系统里面比较优秀的超前的企业团结起来往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促进整个系统的产业化建设。

  它的工作模式主要是通过有一个网站,有些信息进入网上进行公布,这是我们每个地方节目播了几套,每个地方网络数字化了,有多少机顶盒了,有什么新政策过来了,系统外有哪些新的技术在和我们进行竞争了。我们把信息传给他们。然后我们还有一个比较有品牌的就是一个论坛,我们论坛的名字就叫让总经理告诉总经理。因为我们过去一直是领导告诉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现在搞市场领导不太清楚,都从下面的总经理从市场上知道,所以我们来了一个内部互相交流的论坛。

  然后每个月有一个资讯报告,每个地方的发展情况在做数字机顶盒转换的过程当中出现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经验,同时把电信、移动网通他们有什么好的经营模式,还有国外的经营模式这样传过大家。

  我们这个中心有一个义务就是和系统外的包括在座的各位,我们有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的这么一个业务模式。对系统外的一些单位相互联系以后,将系统外的新的运营模式,新的运营理念带到这个系统里面来,在座的如果大家想进入我们网点想做什么样的业务都可以给我们联系和交流,我们是很欢迎很希望和大家合作的。

  现在我们广电数字化有两大内容,一个是传统内容的数字化。过去的模拟电视,现在大家看到基本上还是模拟电视,但是制造方面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到,有些频道里面的有些电视剧看到的清晰度非常好,有的清晰度一般,一般的都是用传统的模拟方式摄像的,清晰度比较高的是用高清的或者是数字化的方式拍出来的电视剧,虽然是用模拟的放出来,但是制造方面提高了,这是一个方面的数字化。

  另外一个就是广电系统批了有122个频道,现在大概在网上播出的有50、60个,可能到武汉地区大概能看到有没有10几个台。这个就在我们系统里面叫做付费数字频道,然后还有一个集成平台,全国有五大集成平台,现在吸收开通的有三个,一个是中央电视台,一个是北京的北广传媒的平台,然后还有一个上海的互动平台。这些平台干什么呢?就是说122个频道都要上这个平台上变成数字化然后播下去。

  他们播的方式一种是走卫星,一种是走全国有线的概念网,然后传到地面的接入网。现在在接入网这方面数字化可能这一块和在座的大家有比较关系了,就是今天要谈的这个话题,就是光纤到户的问题。广电现在做的技术是用机顶盒的模式,就是全部用铜缆,全部数字化以后进入家庭用户。广电的技术模式是在四、五年前提出来的,在当时光纤的技术还不像现在这么成熟,同时广电系统也希望自己的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从资源上从战略上要抢占一些优势,所以提出这么一个技术,目前这个技术普及和推广过程当中从技术层面上没多大问题了。但是从推广的层面上问题比较大。按照我们广电总局制定的几次规划,每次都说每个地方要几十万户几十万户的要求,然后对全国原来制定的今年年底要至少是一千万,但是现在达不到。主要的原因在我们系统讨论起来有这么两大块,一块说因为你节目不好所以我们这些网络运营商推广机顶盒这么大投资下去,成本回不来,我说我们不好推广。那么节目运营商说你们连用户都没有,我们把节目给你了以后,你钱都回不来,你让我去投资,我也没办法。但是实际上我们研究中心在讨论过程当中我们感觉最大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体制问题。

  我们的体制无论是网络公司还是我们的付费电视频道都不是真正的市场化的公司,有一部分人有了,是市场化的,比如说我们一些中心的成员。但是我们还有很多的公司是表面上的公司,它也是股份制,但是它的几个股东都是广电局的这个单位和那个单位,实际上是一家里面的两个儿子做的。所以要办一件事情还是事业的模式,行政的成分很重。总经理的工作还是由局党组人事任命的,不是董事会作为一个形式,付费频道也是一样,付费频道是电视台里面的一个部门。它虽然有成立一个公司,但是那个公司做什么事情不是按市场化来做的。

  所以这是我们里面最大的一个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没打开,这样的话影响和拖累了数字机顶盒的普及,在我们广电系统里面要求是整体转换,要送数字机顶盒。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严格来说是我们广电系统的从上层开始对市场不熟悉造成的。送不送机顶盒及,我想在座各位,在电信企业的面前我们都自己甘拜下风,我们都知道没有真正的送,除非你国家财产拨一笔钱从国家出钱那才叫真正的送,如果是企业行为是通过收服务费来进行这个是企业自己的行为,这个话就不应该由总局来说,但是我们上面是行政和市场分不开,所以造成现在的这种状况。

  讲了技术这一块,现在市场的状况没有打开,但是各式各样的技术还是层出不穷,所以我们研究中心感觉到不解,如果一个大企业的话,有一个新技术推广,一定是原来的技术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回报以后才有新的技术,或者是想清楚了再动手,我们是想到什么新技术就一定要推出来。什么时候和市场接轨,技术的推广过程是市场行为非常重。事业不管是美国也好,日本也好还是哪个地方有什么新的技术,在我们中国一定可以找到代理商,一定可以找到广电的网络公司里面的合作伙伴在探讨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现在的状况就是2006年我们自己的直播卫星就要发了,直播卫星上去,我们下面地面的机顶盒的事情大概又受到一个自己的内部竞争。

  同时,地面的无线网刚才那位教授也讲了这个事情,我们广电地面的无线这个标准也有很多人开始试点了,而且开始走向市场了。市场的状态形式好象比有线还乐观一点,有线要发展用户的时候要把整个网路的方向改造,做无线的话只在发射台上做一个前端的改造,发展的用户,发展的方式可能比有线还快,可能从现在来看,无线的机顶盒成本比有线的机顶盒成本还要低。这样我们形成第二个竞争对我们自己的机顶盒竞争。

  另外电信现在出现了手机电视和新的技术,我前面讲到我们的付费电视频道本来是为了

数字电视机顶盒为用户而做的付费频道,批了122套,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频道赚钱,但是又不能停,现在频道最好的每年上亿,现在一般的也有几百万,他们也没有出路。所以说电信这边出现的手机电视还有
网络电视
的时候,他们纷纷把自己的节目愿意从另外一个出口找到盈利的模式。

  在这一点上手机电视也好还是网络电视也好对我们来讲它有一个优势,就是盈利的模式从哪收钱,找谁收,从哪弄过来都清清楚楚的,只是一个市场的广告节目的内容怎么样培育过程,而我们还有很多环节上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手机电视又形成我们另一种危险。

  现在我们的整体转换的模式有些典型,这是我们现在正在推广的,有青岛,佛山,杭州,太原,深圳这些都是行政转换。完了以后要政府下文要物价局涨价,但是我们搞了多年的公益以后,刚才老专家也说了,站在公益的角度你说要涨钱他不同意,从广电的角度,广电人每个心里面都不服气。现在有一些地方在搞市场化的销售模式,还有保定,还有上海一些城市,但是这些都不是作为广电系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的,觉得太慢。

  从传输方式上我们用一个有效网的方式,就是一过来全部统筹到了下面分开器,然后到机顶盒。还有一种是用光纤送到户或送到楼,下面用IP,这个是杭州的模式。

  我们现在的市场情况,我们系统内没有一个官方的市场调研结构,也没有哪个部门做市场的研究的,根据我们的统计做一些调查,去年是106.7万户,我们估计到今年年底大概240万户左右,可能要超过这个数字。有一些地方是把用户的钱收了,还没有安装,这一块我们是不计算在内,我们是用户到了,已经安装上了我们这个数字。我们每年的12月24、25号在海南都有一个会,就是我们中心有一个年会,在年会上我们有资讯发布,到时候谁需要这个信息可以跟我们联系,我们这个活动也欢迎系统外的这些同仁们参加,我们共同研究发展。

  现在我们广电系统里面我刚才讲了,我们主要特点是用整体转换是我们用户发展的模式,而不是市场的行为。我们数字电视主要的盈利模式产业链想构建的也是构建通过付费电视来形成这么一个收费。因为现在传统的节目已经模拟看见的想收费收不了。现在整体转换和网络整合和体制改革这三个事情我们有问题了,因为我们刚才讲到我们不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是块块的状态,要整体转换,地、市网络公司有网络,他是接入网,他要投资去把整个网转换过来,但是省网没有接入网他要去整合它,地、市网络觉得你要整的话我就不投资了,等你整完了以后再说,所以我们整体转换又成一个问题。然后我们体制改革前几年我们成立的广电集团各地又成立一些总台集团,到今年又全部撤销。

  目前的政策做节目的资金可以合作的收紧了,不允许,我估计互联星空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想可能还要进一步的沟通。但是在网络这一块国务院的政策,说我们广电系统原来不允许放,想放在台里面的就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广电的接入网。小区网还可以由民营资本控股,那么小区网就是一个个楼盘、小区。接入网实际上就是城市的网,这样的话可能会对广电的产业化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现在我们网络上做了一些新的业务有视频点播,有阳光政务,还有一些信息服务。以这些方面为主,也想涉及,因为我们技术上和电信技术基本上接近,也想做电话业务还想做一些相关的东西,但是也是政策上的原因,过去我们文件广电不得作电信业务,电信不得做广电业务。但是在一点上我们还是蛮有信心的,迟早广电的网和电信的网三网融合这是迟早的事情。

  在我们广电里面技术前面已经介绍了,现在主要的接入网基本上可以做到光纤到楼了,所有的地市网。只有是稍微改造过的都可以,但是光纤到户这个事情上大家还是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个技术上没有技术成熟,在光纤的接受设备上有问题,做不到像我们铜轴成本低市场结合这些方面有问题。广电的“

十一五”的任务有这么几条,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整体转换,这是我们的既定目标还在努力,完成卫星直播数字电视与信息广播系统的建立,实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及移动的电视广播,在地市以上广播台电视台实现节目制作播出的数字化,在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开展高清晰度电视广播。

  高清这个地方我稍微解释一下,高清的频道中央电视台已经拍了一套,现在全国只要是跟国家干线网联网的都可以收得到,节目的内容没有什么新的内容,都是把过去前面讲到的把模拟看得比较清楚的东西然后拿这个东西来上,同时从国外进了一些高清的节目,主要今年的任务能有这么数10万用户这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最后,我对光纤入户这一块我说一下我们研究中心的一点看法。我们对光纤到户有一个客观的判断,现在到户的终端设备技术还不成熟的现阶段广电的数字电视市场仍然会依赖成熟的机顶盒机体,通过这样开展业务开拓市场,这是我们的判断。判断第二就是当市场具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同时我们也相信用户端的技术会有一个新的突破,IT技术近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规律我们看出来很快的。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IPTV的市场空间,这个时间的预测我们把有线电视的发展过程做了一个比较。我们有线电视的市场推广的过程用了十几年,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天线技术用了十几年,数字电视技术从技术成熟拿到市场上来然后开始推到现在,大家认可这个用了不到十年。那么光纤到户这个技术我们根据这么一个规律进行一种判断,我们估计五年内应该有一个飞跃。这个飞跃是建立在光端设备的突破,成本降低以及广电系统的用户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

  最后我代表我们的中心,因为我们中心宗旨就是要把广电系统里面的和系统外的,一些有志于在IT行业、在信息产业里面推动民族产业发展的这样一些企业联系在一起,我们很希望,我们也相信你们会早日跟我们会师在我们的数字电视领域里,最后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