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寻找中国互联网10年见证人专题 > 正文

我的互联网10年故事组——古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2:42 博易

  名字:古拉

  第一次上网时间: 1995

  个人链接:

  blog.donews.com/gula

  gula.blogbus.com

  最早接触网络应该是1993年,那时候系里开了一门计算机方面的课叫dBase,这个课的前面两次课是讲DOS的操作,然后就是dBase这个简单的数据库方面的内容,开始当然是在单机上学习DOS的操作命令,后来是实习dBase的操作,要交作业,那时候作业是通过Novel的局域网命令放到服务器上。这应该是我印象中第一次接触网络,当然,这个是局域网,还不是我们现在常常说的“上网”。后来,因为对Novel网络命令的好奇,偷偷地学习了一些命令,然后利用Novel的网络命令在局域网上到处乱逛,一个目录一个目录地进,运行能看到的每一个可执行文件,觉得实在是好玩的要紧。那时候网络管理员经常还偷偷地放一些小游戏在网络上,特地把目录隐藏起来,我用在网络上发现的Norton Commander能发现我的权限下能看到的所有隐藏目录。那时候常常找一个最靠角落的位置,偷偷地背着助教打游戏玩。这是我最早的网络经历,无疑这种体验是非常美好的。

  后来,我因为一个特别的业余爱好认识了物理系一位管理计算机房的哥们,这哥们是学理论物理的,但是对计算机有着狂热的爱好,并且非常的“大拿”,那时候他管着一台连着互联网的IBM服务器,服务器挂着很多dummy terminal,在那里我第一次认识了很多Unix下的命令,其中包括著名的lynx,mail,pine,ftp,gopher,telnet等等,那时候的哑终端还不支持中文,也从来没见过中文的网站或论坛,虽然如此,我对这些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内容非常的惊叹。

  再后来,到了1995年,我开始准备自己的毕业论文,常常泡在指导老师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有一台286,那时候我们系刚刚接上互联网,我记得很清楚,从系里机房里找老师接线,并学习在DOS下怎么安装网卡驱动,怎样配置ip,gateway,dns等等,当我终于能登录到学校

图书馆的ftp服务器上时,心里真是太开心了,我下载所有能在DOS下运行的程序在机器上试用,机器崩溃了就重启再来,乐此不疲。

  1995年3月-5月,我人生第一次跟第三女神离得那么近,我在那里跟一个日本小老头研究珠峰中绒布冰川的运动,我们横穿冰川并在冰川上设置观测点,一周测定一次观测点的位移,进而得出冰川表面各个部分的运动速度的变化曲线。那次活动虽然我没有参与攀登活动,但珠峰对我的震撼至今依然影响到今天。但是日本人从电脑上获取东京传过来的卫星云图以及共同社的摄影记者通过网络向东京传送图像信息对我的震撼更大,依靠这种传输方式,他们能在那样的极端条件下依然能跟文明社会进行毫无障碍的沟通,好像珠峰大本营就像是在东京的图书馆里一样。从珠峰回来后,我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经常到电脑上处理数据并录入论文,闲暇的时候会telnet到曙光的BBS站上看人家灌水聊天。印象中早期的BBS大部分时间是那些固定的人们在上面发很短的文章,互相问候或奚落,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今天全国各个高校的BBS上。

  我还算顺利的本科论文答辩给了我一个继续在系里“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之所以“攻读”要加上引号,是因为对于研究的兴趣只是我上研的驱动力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在读研究生的三年之间,能够有机会去喜马拉雅一带攀登一座8000米的高峰,幸运的是,这个远望在1998年得到了实现,但是我对于学术的兴趣却在做研究生论文的过程中被击得粉碎。这不能不说是个美丽的遗憾。

  但是在读研的三年,对于Internet的接触很多,其中对我影响很大的是两件事情,一件是在1996年春天,那时候中科院有人架了个mud服务器,我的同学因为头年考研没考上而考了第二次,考完试以后,他开始迷上了mud,那时候我导师给我们学生的学习室连上了网络,白天和晚上我们在学习室学习,快睡觉的时候他就过来了,我们回去睡觉,他就在学习室呆着,玩mud游戏,白天我们来的时候,他就回我宿舍去睡觉,这样过了大概半个月,我很惊讶他会如此入迷,虽然他平时爱玩游戏,但是对于网络mud的痴迷让我很不能理解。后来有一天早上,我照常去学习室,进房间后,他反常地没跟我打招呼,一脸不开心地往外走,我追上去问他发生什么事,他恶狠狠地头也没回就说,“不用你管!”我但是很纳闷,那天晚上他没来打游戏,我到宿舍的时候,他躺在床上闷头睡觉,我摇醒他问到底怎么了,他才告诉我,说他练的那个人物让人pk了三次,经验值都快掉光了,他白忙活了半个月,本来他觉得自己挺强的了,没想到这么不济,觉得很郁闷。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

网络游戏的“魔力”,虽然那时候mud只是个文字命令行游戏。后来,我在美国又碰到他,他给我讲他在battle.net上玩diablo2,并给我讲美国人花很高的价钱卖他的装备的故事,他说最好的时候他一个月挣了4000美元。虽然那个时候我在外企每个月挣8000元,我觉得已经不错了,但是当他给我讲这个的时候,我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在读研期间,我认识的朋友还组建过一家为当时的出国大军提供email服务的公司,这件事情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互联网能真实地带来商业收入。

  1995年的时候,想出国的学生跟国外的教授取得联系,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在学校的计算机中心申请一个email帐号,另一个办法就是在物理系的机房申请。在这两个地方使用email服务都是收费的。物理系管机房的那个哥们是我们一块儿登山的,以他在物理系的经验,学生对于email服务的需求是很大的,每个月的收入他都很清楚,于是在1996年初,他联合我们已经毕了业的两个哥们一起开了家公司叫Login,最初这个机房是设在学校的小东门对面,采用的是unix主机,挂着20几个哑终端,主要提供email服务,使用的是电信局的静态ip拨号线路,他们那时候需要兼职的管理员,我因为稍微懂一点电脑,没事的时候会过去那里,帮他们看看店,顺便挣点零花钱。逻格因那时候在北大想出国的学生中小有名气,因为提供的服务比学校更好,很多

留学生会在那里申请email帐号跟他们在本国的朋友保持联系。逻格因的业务发展很快,后来还提供便宜的国际fax服务,吸引了很多需要把一些文本原件传真给国外学校的学生,因为价钱比邮电局便宜很多。逻格因很快就搬到南门外边的地下室,机房更宽敞了,条件也更好了,还在东边和南边两座学校边上开了两个分店。但是逻格因的旁边很快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就是后来著名的飞宇网吧,飞宇做了一件逻格因但是犹豫了很久没做的事情,他们没有采用文本终端,而是直接架设了PC的以太网,同时升级了网络带宽,室内装饰也做得比较好,而价钱只是比逻格因高一点点,这样很快就分流了逻格因的上网人流。加上逻格因另外两家分店的经营不是很好,逻格因在总店的收入还要补贴另外两个分店的亏损,所以一直不能提高总店的服务条件,眼看着飞宇把总店的生意挤垮了。逻格因最好的时候,账上有超过80万的现金,那个时候如果好好经营的话,应该是很有前途的,可惜当时我们这帮人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在开始涌动,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四通利方的体育论坛也就是在1996年6月开始运转,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新浪网。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互联网带来的财富,虽然不多,但是互联网的确能给客户带来价值,我想这是互联网价值的根本所在。

  1998年,我拿着一个跟我的工作没有任何关联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的硕士学位,进入著名的广州宝洁公司,开始了我在管理系统部的IT项目经理生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