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专题 > 正文

中国电子报:盛大参股新浪 生死恋还是龙虎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4:51 中国电子报

  采访记者 樊哲高 张自然 许琳

  特邀嘉宾

  龙 昊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IT产业发展与应用服务研究所产业分析师

  方兴东 互联网业界专家,博客中国创始人

  王 琦 中关村证券研究员

  资本寒冬后互联网二次腾飞

  龙昊

  我国互联网行业从蹒跚学步、历经寒冬期和复苏期,如今正走向第二次腾飞阶段。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市步伐加快,国际资本纷纷回归,互联网经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国际、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加快整合与融合的力度,并购一时风光再现,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今年2月19日盛大大张旗鼓地收购新浪,其收购费用以及业界影响力较之过往都不可同日而语。

  王琦

  盛大试图收购新浪的消息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国互联网乃至整个IT业界无不为之震惊,在我看来这一事件至少有以下两个标志性的意义:

  一是若收购成功将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在本次收购之前互联网经过痛苦的摸索刚刚形成了门户、电子商务和网游三足鼎立的格局,并且基本上都在垂直的领域内寻求更大的发展,盛大的这一举动显然目标是打破这种格局。

  二是在全球互联网业界宣告了中国力量独立发展的可能。收购一旦成功,则新浪与盛大今后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盈利能力都将迈上新的台阶,抗风险能力将大幅提高,盛大建立“网上迪斯尼”的梦想也向前跨出坚实的一步。而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新浪等门户还是携程、腾讯等,或多或少都存在收入过于单一或将被雅虎等巨头收购的风险。

  方兴东

  本次盛大对新浪的收购是通过二级公开市场购买进行的。为什么双方在事先没有通过达成协议收购的形式而是采取了在二级公开市场的购买方式完成?协议收购通常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以前,新浪和盛大曾经谈过收购合并事宜,但未最终签订协议。

  从股权结构来看,新浪股权分散,管理层与股东分离严重,通过协议收购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而通过二级公开市场操作完成收购虽然不是最愉快的方式,但却是最可行的方式。

  而在业务的互补上。盛大选择收购的目标为什么是新浪而不是搜狐或是网易?互联网上现实的三大赢利点是:网络广告、网络游戏和无线增值服务。盛大收购新浪应该能带来业务上1+1>2的增值效应,将实现在这三大业务方面都走强。如果盛大和搜狐合并,可能在游戏和网络广告方面有所进展,而无线增值业务仍是短板。而盛大如果和网易合作,则可能在游戏方面有所增长,而在另外两大业务方面则建树不大。

  产业发展推动企业整合

  龙昊

  在国内国际互联网公司并购事件的背后,可以看出未来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服务为王”势不可挡。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了“接入为王”和“内容为王”的发展阶段之后,正在步入“服务为王”的崭新阶段。

  互联网企业从单一提供信息浏览向提供高层次服务企业演变,盛大(网络游戏为主)、腾讯(即时通讯的龙头老大)、携程(旅游服务优势明显)、第九城市(网络游戏为主)等纷纷上市,打破了三大门户网站一统天下的格局。

  门户网站的领先优势逐渐削弱,特别是最近两年,流量比例下降了10%以上,并且仍呈下降趋势,专业服务和资讯类网站流量迅速上升,除四大门户外的其他网站流量一年内增长了347.01%,均远远高于四大门户的年增长率190.07%,将逐渐引领下阶段我国互联网产业的主流。

  方兴东

  盛大持股新浪是否会为双方尤其是盛大今后的战略转型埋下伏笔?或者说,通过与新浪的合并,盛大能达到其转型目的吗?我认为,合作对双方的战略转型都有意义。新浪以窄带为主,重在信息消费与海量新闻资讯。而盛大以宽带为主,主攻娱乐。合并之后,新浪有可能向宽带领域进行业务拓展,而新浪的新闻资源也可能为盛大所用。双

  方的用户群和业务组存在一定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宽带的普及水平,而新浪媒体网络化的趋势也将更明显。现在互联网已经发展到多媒体网络化阶段,靠某一业务很难长久制胜。

  盛大持股新浪对双方来说会有什么影响或是结果?盛大选择在新浪股价走低的时候逢低吸纳,进行资源整合,购得新浪19.5%的股份,在互联网界组成一个超级巨无霸公司。有预测说,本次合并将产生40亿美元的市值总额。以这样的规模将进入世界前十名的互联网公司之列。

  盛大持股新浪将有可能改变中国互联网甚至是世界互联网的生态格局。原来美国的一些公司看好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及其在纳斯达克股市的表现,曾有意向要介入。而本次盛大收购新浪股权,则使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通过横向联合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互联网公司,这也预示着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能通过彼此间的横向联合,在世界互联网界

  独立发展,而不必依赖或受制于跨国公司。

  同时,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公司规模的扩大,渐次开始走出国门,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开始与跨国巨头展开竞争。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业务触角也延伸到国际,而购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正是在这一趋势背景下,刺激了纳斯达克市场中国公司的股价上扬。

  王琦

  盛大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切?这与盛大更为重视资本市场的神奇力量有很大关系。

  公开上市就意味着企业拥有了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旦公开发行股票,特别是在纳斯达克或者香港等制度更灵活和成熟的市场,夸张些说就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撬动地球的杠杆。借助资本市场快速筹集资金的渠道,可以在瞬间完成上市前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比如盛大与Actoz的官司一直困扰着方方面面,而上市后盛大利用现金加股票收购了Actoz,不仅化解了官司,还实现了纵向的整合。

  说得远一些,当年AOL与时代华纳合并以及盈科收购香港电讯,无不是借助了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

  当然上市也会带来另一面的影响,股权被稀释以及公开交易可能产生被收购的风险,新浪就是最新的案例。因此一旦企业公开上市,就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但是最好的策略就是让上市公司的地位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工具,而尽量避免成为被收购的对象。盛大对新浪收购的时机把握、为此而专设的子公司等都表明这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冲动,而是有备而来的战略行动。

  技术+业务+资本融合不可挡

  龙昊

  盛大早在上市之初就提出了要建立最大的网上娱乐王国“网络迪斯尼”,盛大+新浪的新兴组合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互联网市场技术与业务相互整合的趋势不可避免。随着新技术与新业务的不断涌现,融合也将成为未来几年互联网的主旋律之一,特别是形成一个能够融合多种应用的业务平台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

  盛大网络看重融合带来的巨大商机,计划2005年在网络游戏的基础上,与苹果、Intel等合作,对电影、娱乐与网络进行有益的尝试,力推IPTV,新浪顺理成章地成为其在传媒领域的一大基石。互联网开放、共享的特征决定了其产业链上内容提供商、接入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应用开发商等的有效整合,才能保证产业链协调健康发展。

  互联网市场风云变幻,在这之后,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将如何出招?是扩张版图抑或是被又一个盛大搜入囊中;腾讯、第九城市又将如何抵制腹背受敌?是奋起反击抑或是俯首称臣?随着“移动梦网”的出现,“互联星空”、“联通无限”等也将在互联网市场大展拳脚,特别是利用在宽带市场的固有优势对其他互联网公司带来一定威胁。未来我国互联网格局将如何变化,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方兴东

  在2月19日,盛大持股新浪的消息传出后,新浪方面的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开始新浪方面表示,盛大在持股19.5%之后,虽然是新浪的单一股最大股东,但目前新浪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没有任何变化,而且新浪的业务和运营将不会发生变化。新浪方面曾表示,新浪和盛大同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按照美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盛大仅是名义上的单一股最大股东,而没有其他更多的权利,比如改组董事会或是管理层。

  从合并价值而言,本次盛大进行战略整合的意义在于,在获得19.5%的股权之后,盛大也就获得了和新浪方面再次谈判的筹码,为以后通过协议购并的方式进行合并提供了空间。虽然新浪方面相应出台了新的计划和预案,但盛大日后通过加大股权持有也可以慢慢增加控制力。

  盛大毕竟是单一股最大股东,将会逐步在新浪的董事会或是管理层起到一些主导作用。

  2月22日,新浪方面出台“股东购股权计划”,之后几天,又承认盛大为战略性投资,整个事件有些扑朔迷离。目前,双方还需要一个充分沟通的过程,其中也充满变数。

  这是一次复杂的,符合国际游戏规则的资本购并较量。不管最终结局如何,它都是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资本购并,对中国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成长起到启蒙与普及推广的作用,也将大大提升中国公司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资源整合的意识与能力。

  同时,我们要理性看待购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多是通过风险投资孵化而来,体制新,规则新,也更容易成为购并活跃的领域。同时,资本层面的购并对所有的中国公司,包括从事产业和实业发展的公司都有启示作用。但同时资本购并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伤人伤己。

  王琦

  经营者应像对待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一样,重视资本经营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资本经营应该受到重视和正视,不仅仅是因为资本经营能带来跨越式发展,实现靠正常积累经年累月也难以实现的目标,还因为作为现代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资本经营是正常甚至必要的经营手段,并且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复杂程度丝毫不亚于任何专业技术的经营手段。

  以盛大收购新浪为例,目前的盛大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地位,如果新浪执意抵抗,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卖出股票也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投资;而如果收购信心坚决,也不排除采取增发新股等筹资方式继续增持新浪股票的后手。盛大掌门人陈天桥有在证券公司工作的经历,对于资本经营的理解和把握都应该高于常人,对于新浪所采取的“购股权”抵抗计划,盛大应该是有所准备,这一场收购战役如果胜利,带给盛大的影响应该不啻于当初独创网游的收费方式。

  公开上市为盛大的资本运作提供了可能和手段,而注重资本运作使得这一切的发生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在此之外还有一点也不得不说,就是资本运作本身虽然神奇,但它必须服从于企业的战略而不是超越它。对于盛大来说,我相信是其借助新浪扩大收入来源、构建“网上迪斯尼”的战略促使其采取了这样的行动,而不是相反。与新浪截然

  不同的是,盛大从设立开始就是赚钱的,陈天桥独创了一种盈利模式,而新浪则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便是在拥有了仅次于央视的影响力之后,新浪的盈利增长也慢于搜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猜想,盛大控制下的新浪,将是一个更具盈利能力的新浪呢?我希望这是真的。

  相关链接

  股本结构(截至2月18日)

  新浪:总股本5047.8万股。内部人和管理层持股12.64%,原最大股东四通公司持股不超过10%,前十大机构投资者有3家股权比例超过5%,前十大共同基金投资者中仅前两家持股比例超过5%,十家机构投资者和十家共同基金合计持股63%。

  盛大:总股本约1.6亿股,内部人和管理层持股达75%,十家机构投资者和十家共同基金合计持股18%。

  2004年财务状况

  新浪:2004全年净营收较2003年增长75%,达到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04年全年净利润为6600万美元,每股摊薄净收益1.15美元。

  盛大:2004年度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3.67亿元人民币(1.65亿美元),较2003年度的6.33亿元人民币(7650万美元)增长115.8%。净利润较2003年增长123.4%,达到6.10亿元人民币(7360万美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净收益达到8.10元人民币(98美分)。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