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太极电子政务研发部总经理于跃演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 14:47 赛迪网 | ||||||||
![]() 图为:太极电子政务研发部总经理于跃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2004年11月18日 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应用案例展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国内首届信息化应用盛会。以下为发言人演讲全文: 【赛迪网讯】谢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给我这个机会,把我们做电子政务的一些感想和体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这是我演讲的目录,我们知道电子政务是新提出的政府信息化的概念,从昨天到今天都已经讲到了电子政务现在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觉得政府信息化更多地是从底下做上来的,从最早开始信息化的应用是把这个文件打的漂亮,比如像金山、WPS等这些系统,后来做到了一些信息管理系统,再到后来基于Lotus提供办公用品,主要是解决政府内部行政质量、行政效率。现在包括电子政务已经在做一个大的整体规划了,十二金工程陆续展开,也取得了很多效果,政府的网络结构基本确定,四打基础数据库正在建设,相关的标准、规范、法规也在制订当中。从微带目标来看一下应该做成什么样的?政府业务上有要求,要政务协同,政府的决策比如像应急指挥等等也需要信息互联互通,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应该促进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业务,比如说可以看一看银行,它原来的手工业务是什么样的,到现在业务是什么样的,用信息化和不用信息化的差别非常大。同时综合性的应用也会推动政府业务的发展和业务的协同。 从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可以看一下,最早是从政府上网到政务应用,到按照行业做垂直系统,今天我们认为应该到了一个在横向的水平方面把原有的系统和未来系统做一个大的整合的阶段了。带来的相关问题就是技术方面要有更高的起点,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同时作电子政务系统功能度上也要有更多的突破。这是我个人的理解,电子商务从国家这个角度来看,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应该是这样的结构,横向的有国家层面的,省一级层面,市一级层面,县一级层面,再往下还应该有到社区这个层面的。纵向的包括我们党,人大、政府、政协,包括法院、检察院都应该在这个系统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样的从未来角度来看一下就会非常复杂,纵向的业务都比较清晰,横向业务也会清晰,但是这些系统如何去组织,如何去衔接,业务上如何协同,系统上如何整合这都会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电子政务应该有这种大局观,同未来出发来规划现在的电子政务。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说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电子政务内网环境下的公文交换,这是体现政务协同一个最基本的点。我们知道政府的执政基本上是通过政令来执行的,政令的表现形式就是公文,公文的上传下达是在电子政务这个业务系统里要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点。这个公文的交换跟传输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原来做了很多传输系统基本上是通过邮件来,这是能够解决信息或者是政令上传下达的办法,它传到什么地方,这个路径走了多远这都是不可控的,这样对安全就会有影响。另外这个信息传到没传到,如何去处理、如何反馈这在邮件系统里有跟踪,所以以后基于服务器之间的公文交换系统应该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目标,对公文交换会提出一些技术上的需求,比如要连接不同的业务系统,在关系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和以前、未来的系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连接方法,要有一个统一的数据格式,基于XML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了。对安全体系有一个要求,包括对文章、交换、处理的跟踪、反馈等等。 在整个技术体系上应该有四个层面,信息使用层、信息服务层、信息整合层、基础数据层。这是一个技术上的体系,就不细讲了。在应用部署上也有很多要求。这样的系统应该把应用的各种各样的机制、方法、体系包括在这里面。另外除了公文系统,业务系统也应该要做跨系统的连接。首先是政府内部业务系统的衔接是我们对公共服务、对社会大众提供服务的一个基础。他里面包含的体系是在业务层面的划分,提供基础服务的包括政府综合部门、政府业务部门,再下面就是社会综合监管,这是政府内部要做的,这种监管要运用在上面提到的服务系统当中,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把服务信息、服务质量、服务方法、服务效果都进行整套的管理,这样实现政府的职能转变、业务提升、效率提升。记得我在年中八九月份时去做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说技术在数字城市的应用,大家知道数字信息系统更多是在展示这个层面上做一些美化界面的工作,但是这个系统做的不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北京市井盖丢失经常发生,假如这边有一个信息报到政府那里,这个井盖丢了,井盖丢到最后能够把这件事情处理完这个过程平常没有一个统计,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个月,现在做的这个系统,这个井盖在什么位置、哪个部门管理的,是水、电、气的马上就可以查到,谁到现场了解这个情况通过手机短信立即发到他的手机上,通过监管马上把这件事情解决清楚,手机上有照片,现场情况通过照片实时地反映到这个系统中来,这个井盖归谁管马上发到这个部门,这个部门马上派人解决,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可以解决掉了。在战争上这种效率的应用会非常多。战争要求及时、准确,政府往往在高效这一点上,井盖丢失对每个人都是有危险的,需要尽快地解决掉,这样把美化的工作变成实质的效率的提升。这一点电子政务能够对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例子。 技术构架上我不都讲了,大家很多可能是在技术上做研究的,在技术上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政务的应用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资源的集成、整合,可以看一看技术的发展对应用系统的促进。最早Internet兴起时,最早的DOS下,Windows下,有很多政府信息化方面的应用。到现在技术还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很多系统还处于技术的不稳定期,这是现在在技术层面上解决政务问题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在到了一个要确认技术体系、技术框架的阶段了,现在基本上会采用SOA这种平台来做应用系统。我们的应用系统从面向功能、面向固定业务、一次性开发到面向协同的、面向变化业务的,面向整个体系的应用,同时在面向特定应用,紧耦合、面向对象、已有业务方面,从整体出发,从系统松耦合的角度出发,通过交换体系把我们的业务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我们的技术体系包括组建库,CS结构,到可扩充、静态的变成现在的点对点,科技成、上下文独立的系统。SOA现在是我们已经在研究的一套体系,它能够实现的功能就是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提供将现有系统整合到统一架构的手段。上星期天时有一个IT两会,广东省一个信息办的主任就讲到现在我们的社区有很多系统,每个部门都会发一套下到基层,基层就会面临着一个人面对多个系统,用户口径不同、操作方法不同,这样对基层业务人员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困惑,一个人要应付很多系统,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在基层做一套整合的系统,把各个部门经常需要的数据进行整合,在应用和数据这个层面上做了一套平台。第一个可以为纵向系统提供数据上的支持,第二它的信息可以综合利用,为它自己的业务应用。第三他的信息可以发布到网上为他社区内部的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我觉得这种思路都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这样的系统应该是从这个思路来做的,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实现技术,这样是我们在建设SOA环境下开发的平台,它就是跨数据的,在用户的访问层、数据模型层、集成的引擎层以及异构信息源层互联互通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楼下有一个演示大家可以看一下。通过这样系统的应用可以跨越原有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这个平台的层面上再去重建重构新的业务体系。希望大家感兴趣的话下面可以交流,以上是我的演讲,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