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恐龙世界专题 > 正文

翼龙蛋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 08:30 南方周末

  这一发现对于我们了解曾经控制中生代地球天空的空中霸主的发育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驻京记者 徐 彬

  

  薄钢片在锤子的敲击下,慢慢插进了像书本一样整齐排列的页岩。黄安武在钢片的手柄部轻轻一撬,一层乒乓球拍大小的页岩啪地裂了开来。

  只有一条小鱼。好东西越来越少了。几年前,他可以从离村子不远的金刚山采回大片的页岩,很轻松地就能找到那种排列着数十条甚至数百条狼鳍鱼化石的大块标本。对于顾客来说,一块标本上这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2亿年的鱼化石数量越多越好卖。而现在,大块的页岩越来越难挖了。

  金刚山只是辽宁西部义县附近很普通的一座小山。由于几年来在辽西地区陆续发现了第一个长羽毛的恐龙化石、大量原始的鸟化石和重要的被子植物化石,这片土地被称为“热河生物群”的乐园,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化石贩子前来“淘宝”,其中也包括像黄安武这样的当地农民。

  但金刚山只是盛产狼鳍鱼化石。黄安武正想随手丢掉这块石头,突然看见在小鱼的旁边还有一个鸡蛋大小的东西。这肯定不是鱼,也不是植物,个体比叶肢介(一种脊椎动物)却要大些,“难道是什么爬行动物?”挖了几十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东西。

  “可能有点研究价值,还是别卖了。”在2003年4月底的一个夜晚,他作了这么一个决定。第二天,他找到了正在义县进行野外考察的两位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林和周忠和。他们每年有3至4个月呆在辽西,当地无人不知。

  

  “我们初步判断这是一个胚胎化石,里面的骨骼很完整,可能是翼龙的,也可能是鸟的。”汪筱林当时用放大镜边看边说。

  化石被带回了位于北京的研究所。确实是一个蛋,而且里面有“小崽子”。几乎完整的头后骨骼,至少保存5枚背椎,粗壮的肱骨,发达的翼掌骨……在显微镜下,这个化石的轮廓异常清晰:它是一枚胚胎已经发育得很成熟的翼龙蛋。

  翼龙并不是恐龙,它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在距今约2.15亿年的晚三叠世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与恐龙共同生活了1.5亿年。就在恐龙称霸着陆地的时候,翼龙始终控制着更广阔的天空。

  与鸟类类似,为了适应飞翔的需要,翼龙的头骨是多孔结构,身体的骨骼也是中空轻巧。这使得保存下来的翼龙化石大多残破不全。长久以来,科学家只是通过爬行动物研究的经验,猜想翼龙也是通过下蛋的“卵生”方式来繁殖后代,但至今没有找到任何直接的化石证据,直至这枚蛋的出现。

  “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翼龙的胚胎化石。它保存得如此精美,回答了许多有趣的疑问。”在评委的“强烈建议”下,这一重要发现以罕见的速度发表在6月10日的《自然》杂志上。

  

  蛋中的小翼龙如同婴儿一样在酣睡。它已经处于胚胎发育过程的最后阶段,它的翼膜纤维、身体上的皮肤及背部的“毛”已清晰可见,头部从一侧向下弯曲,与脊柱组成倒“U”形。小家伙的嘴里已经长出了两颗细长的牙齿,翅膀蜷缩,每侧由7节骨骼组成,两翼展开可达27厘米。

  “它属于一种中等大小的翼手龙,成年后翅膀展开可以达到2米,但身体只有鸡那么大。”鸟类研究专家周忠和说。和一些早熟的鸟类一样,这只翼手龙在出生后不久就可能具备飞行和自主觅食能力。

  在化石中,精美的软组织与骨架和蛋壳一起保存,显示了胚胎的突然死亡。因此科学家推测,应该是一场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导致了这一结果。

  金刚山地区在那时曾经是一个深湖,低洼的地势积蓄了大量的雨水,湖底及周围的小山坡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冷却而成。当时气候温暖而湿润。

  可以想象的是,在湖边的小山坡上,长满了植被,水里有大量的狼鳍鱼和一些水生的爬行动物,岸边生活着满洲龟、满洲鳄、矢部龙(日本人发现的一种小蜥蜴),恐龙在树林中寻找着食物,鸟类、翼龙在天空中翱翔。

  小翼龙的“妈妈”把蛋产在了湖边的软泥里。她时刻看守着自己的孩子,防止其他动物的破坏。在夜晚,她会用体温不让孩子着凉。

  或许再过几天,这只小翼龙就可以破壳而出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了——这场灾难很可能就是火山爆发,大量的有毒气体、挟带着有害元素的火山灰从天而降,很快就把蛋深深地埋在了下面。

  事实上,热河生物群已经识别出很多次生物的非正常集群死亡事件,火山爆发及森林火灾等造成的环境突变,被认为是导致生物集群死亡及快速埋藏的主要原因。

  (注:为保护化石发现者,文中的黄安武系化名)

  -相关 最不像爬行物的爬行动物

  在恐龙统治地球的中生代,有一类动物却始终占据着天空,这就是翼龙。它们或大如飞机,或小如麻雀,比鸟类还早7000万年飞向了天空。

  翼龙是恐龙的近亲,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有时也被称为“会飞的恐龙”。它起源于约2.15亿年前的晚三叠世,绝灭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翼龙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1784年意大利古生物学家科利尼在德国发现第一件翼龙化石时,甚至不能确定它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人认为它生活在海洋中,也有人认为它是鸟和蝙蝠的过渡类型等等。直到180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才鉴定它为翼手龙,归于爬行动物。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命名了超过120种的翼龙化石。翼龙有两大类:早期的喙嘴龙类比较原始,主要生活在侏罗纪,有一条很长的尾巴;晚期的翼手龙类主要生活在白垩纪,尾巴很短甚至消失。

  翼龙类属于爬行动物,然而它很可能是温血动物。为了适应飞行需要,翼龙已经具有内热和体温恒定的生理机制,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发达的神经系统以及高效率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因而成为一类最不像爬行动物的爬行动物。

  在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中发现了12个属种的翼龙化石,地质时代从中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近年来,在辽西及其邻区热河群地层中已经报道了7个属的翼龙化石,与带羽毛恐龙、鸟类和哺乳类等重要脊椎动物共生,热河群因此也成为最重要的翼龙化石层位。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