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 第七届科博会科技中国高层论坛专题 > 正文

东软公司董事长刘积仁演讲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2日 12:50 新浪科技

  主持人:我想王先生讲了之后大家可能坐在这儿享受一下波音公司高性能的飞机,从外壳到坐舱,接下来我们让有请IT企业的优秀代表东软公司的董事长刘积仁先生,有请。

  刘积仁: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在今天的演讲里我想就软件付出和出口做一个报告,大家知道“中国制造”特别是在我们家用电器这些产品比较起来已经比二十年被广泛接受。中国的产品高质量、便宜的概念,越来越成为特别像美国这样的发达过程,包括日本,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E歌时代来临了!
香水首饰装扮物质女人 飞鱼大赛秀出你的风采
大家知道日本有一个店卖中国制造的衬衣和休闲装。中国的产品被世界发达国家所接受,我想证明中国在该之后对这个国家的制造能力带来的变化。

  下一步中国的软件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我想这是我们政府一直在推动而且产业界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大家会经常提出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软件与印度软件产业的比较,我们究竟有多大的距离,有没有在这方面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我想就这样的内容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球IT的一个外包的市场。我们看到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最近的十几年,所有的企业都把降低成本当做他能够在市场上生存最最基本的本领,所有的复杂都变成最后的简单,这个简单就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制造有竞争能力的成本,所以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美国所有的制造业包括政府,把它60%多的项目包给自己以外的部门,包括最近中国,比如像把它IT的部门卖掉,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IT和服务都是由其他方面提供,已经成为一个时尚。在这样的过程中造成了软件与服务的规模不断的发展,这个发展除了刚才讲的业务的管理之外,由于经营模式和竞争的需要,带来了许许多多一些IT新的应用领域,比如像客户管理管理的概念,在过去竞争不是很激烈的时候,这个方面IT的投入并不是很大,而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竞争的手段带来的新的机会。

  另外就是数字化产品。我们今天不断出现的数字化产品里面,早就了大量的软件机会,比如说一个手机在市场上只能存续几个月,而开发一个手机的周期要用七八个月的时间,测试可能还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像这样的产品高速的更新产生在软件开发的机会,都时使得规模越来越大。中国和印度正在成为全世界能够提供这样资源的两个重要国家。

  第一个,成本优势。另外一个,数量。我们所提供的软件工程是的数量,过去中国在这个方面并不为全世界所认知,在最近三五年中国制造软件这样的品牌正在得到首先像日本,包括欧美这些国家的认可。我相信这是中国在下一步在软件发展的最重要的机会。

  我们如果看到发展外包的过程,最开始外包更多的是开始到客户这个部门去开发,后来变成一个更大规模系统的开发,包括系统的集成,最后是外包。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业务也开始外包,有一些大公司,比如像GE这种公司,这种规模的公司已经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外包了。包括有一些核心的业务的处理,就是用IT支持的一些本身的业务,有可能相销售关系的管理都外包给第三方面,所以外包了新的大的产业的规模。

  推动外包的动力是什么首先外包要比自己做成本低,另外可以找到更专业的公司比自己做得好。

  还有外包做得灵活,过去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就是非主营的业务里面支撑的社会有人,而这些不是很核心的业务,外包有限,所以有许许多多外包的原因,造成了外包业务在不断的,我们如果看到世界I的服务市场,包括IT的教育培训应用的开始,应该说正在以高速的方法发展,这个领域里面大家都比较熟悉,这就是我们传统的概念里面我们叫做信息或者软件、软件服务业,如果按照这样的话,这是一个能够发展的新的领域,数量也并不比我刚才所看到的数量上升,包括内容的开发,比如网络的带宽越来越多、越来越宽,现在在网络上做游戏,做网络的游戏,做网页这样的人员越来越多。在线支付,任何一个银行背后都有一大批人在支付这样一个平台来完成一些支持的服务。

  金融所有的包括系统的,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一个国外的大公司在中国,把日本所有处理的信用卡的业务拿到中国来做,包括北京有一个很大的公司把世界许多航空公司的结算也拿到公司来做,行政管理有一些外部的管理也包给外部,现在外包人力资源是很时尚的工作,就是说我的公司将来聘什么人不是我来定,我让专门的公司帮我定,他们专门帮我评评价等等的这些工作都产生了基于IT这样一个系统的外包业务,也出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局面。

  我们大家会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什么发展到今天我说印度和我们有的认识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历史,可能对我们自己的看法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的软件企业带来很大的机会,在软件服务业,过去中国是一个红色的,是认为政府风险很大的国家,所以软件在软件服务很多交给中国过去认为是风险,大概跟现在交朝鲜做感觉是差不多。所以现在印度获得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在过去不能走向国际社会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我自己感觉到十年前大多数国家上大公司把业务交给中国还是十分担心,担心我们政策环境的变化,整个人的变化,包括中国知识产权的尊重,制度上的、法律上的。所以人到中国做,如果官司尽量在国外打,就是充满了不信任,一个不信任的社会环境不会造就中国蓬勃发展的商业环境我想我们一个很重要的。

  第二,信息产业产品,除了跟数字产品集成之外,它是在社会与社会的发布逐步起来。当这种社会的发达程度,也就是说基础物理上的设施不够完美的时候,信息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美。

  中国过去我们首先是进行了城市的规划、改革,企业先做基本的内部改革,然后现在上升到整个信息技术上来,我想这是中国的社会,我们就带来了两个问题,走出去我们有问题,国内我们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另外一个,软件和人才。我们说中国的市场没有印度做得好。一个封闭的国家,一个不能把人随便放到国外锻炼的国家,一个外国人不太愿意打教导的国家,也就培养不出来在国际上进行商务活动的人才。我们整个社会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系统一直按照二十年前的教育规则在稳步的进行,所以我们在培养人才上面对市场也有很大的局限,我们教育与市场是严重的脱节。

  另外,我们在十年前印度是九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当时中国的软件产业到了印度的时候,我们是全面的看不起,我们认为中国人应该搞创新,应该做一流的工作,而不做印度那种低级的劳动。今天外包的复杂性已经从应用的知识到完成交付的细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如果说中国的软件企业能够在二十四小时全面地硬性,有这种系统为你服务,你会想这背后已经不是技术的因素而是十分复杂的管理。我们在这个方面对这种产业的认识使得我们与印度的差距很大,我们过去认为是很简单的工作,今天我们开始说我们要向印度学习,但是这已经是十年过去了,我想我们在许许多多商业领域犯下的一个了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因为我们因为我们太希望用短的时间成功,我们太希望要达到领先的位置。我们忽略了最最基础的、最最核心的竞争能力。

  如果跟印度的今天比较,中国过去的十年,我们的软件产业有了极大的进步,这种进步我们如果看这两个国家的数字话,2003年中国国家的总产值是高于印度的,所以我们到今天应该更自信,可能我们过去说了太多的我们不许,我所这个方面我们整体的规模是大于印度的,但是我们跟印度有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的20%的市场是本地市场,80%是走向国际,中国只有10%走向国际。我们所面临的客户大部分是本地客户,印度有很多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宣称是他的客户。这方面我们在国际化的差距,中国过去的十年如果看到中国的基础设施,中国的软件产业会得到极大的成熟。中国有第一大的通讯网络,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都是中国本地企业做的。

  中国现在的电子政务,包括我们社会保障,包括社政府的管理,包括我们税务、财政所有的系统都是中国企业做的,我们所做的中国企业的外包的总额也不比印度企业包的国外总额小,因为总的数字在这个地方。所以在这方面应该说,我们在真正的技术能力上,我不觉得中国的软件企业在技术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距,而我们国外市场开拓能力上面有市场发展能力的约束,我们就产生了很大的距离。

  另外BPO,这种工作,印度把它当做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我们中国在这方面的认识还很不充分。美国现在许多打电话、接电话都是在印度接的,这方面我们国内大量这样的系统我们刚刚开始来认识。另外由于印度在全世界制造它的品牌,而且印度的企业,他们会一起讲印度是全世界最好的做软件的国家,为什么做得好?排了一个顺序。我们中国企业一直都在讲我们怎么比印度差,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我想这个方面印度以国家的品牌,使得印度大大小小的带来了很多的机会。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法国做的香水,如果世界品牌,大概排到第一千名也认为比中国好。

  所以一个国家打造他的产业的时候,所有的企业共同塑造信誉和品牌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中国这方面无论是舆论上还是准备都是十分不足。印度所有的外包,50%以上是来自于美国,另外是欧洲,我们中国现在主要是日本。中国现在在日本外包的名声和品牌要好于印度在日本。为什么?第一文化,沟通的语言,过去我们讲印度沟通,英文好到日本应用没有作用了。第二,商业的文化。给美国人服务的态度跟日本人服务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日本人有点像中国人,这个工作你先做了钱以后再说,美国人就是一个一个的来说,另外你必须付钱你不付钱我就不做,日本人说你这种态度我就不用你了,这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日本普遍认为中国的软件企业,服务质量、态度跟印度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是通过实践证明我们这方面。另外一个,由于中国在在之制造,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产品,中国开发明显要由于日本,中国的产业外包,是做手机的软件、DVD的软件、数码相机的软件、汽车电子的软件,这些软件大量的是放在装备里面,而印度大部分做软件是金融、服务,就是应用的软件,这一点与我们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有很大的关系,我想也是我们的优势。

  另外,也可能是我们中国企业的问题,日本大规模的软件企业比重要要多得多,一万人以上,我想我们在中国算是比较大的软件企业了,我们有6千人。印度有几个比较大的软件企业都是超过一万人两万人这种规模。

  另外,教育。在方面,我们过去比较重视,我认为我们中国过去的教育主要是面向精英的教育,由于中国上大学的人也不容易,所以我们都是优秀的人上教育,所以我们教育只是培养教授、科学。印度全方位从自己的资源、社会的资源,培养以找到工作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我去过印度,我认为年轻人就想,学了软件就有机会,就能赚钱,我如果能用六个用学就六个,八个月就是八个一就是一年,所以这个教育体系这样的。

  我认为印度的优势在方面我们做比较。另外在成本、和质量管理方面得到位。

  一点我们不容忽视,如果我们美国打市场,你发现在美国大公司IT,负责把项目外包给别的国家的人是印度人,所以中国到那个市场上人脉关系不足,中国有问题。所以中国二十前的留学生还没有到那个阶段,而印度有很多掌管方面。最近有一个理论,说把大多数都包给印度了,美国造成了失业。我们在美国那个时候都是被监管的对象,没有机会跟社会接触,这就造成我们国际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国际项目。

  我们软件工程师的数量比印度差不多,这个数据不一样,因为我们的数据不准的,说多的时间我们就说多了,需要说少的时间我们说少了。上我们真正从事这个产业的人我们是比印度少的,我们经常说,如果加上什么什么,那些人都是我们信息的中心的人,没有从事这个产业。

  更主要的是印度做一个计划,说2008年他们要成为世界上,或者说他们出口在印度的GDP多大的比例而且要成为软件的强国,在这方面印度全方位启动了一个人才的信息化。世界的这些国家,我们过去注意到的是印度和爱尔兰,两个国家的数字到现在我也没有做清楚,如果从世界银行的数字爱尔兰多于印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看成本,爱尔兰的收入是印度的五倍,可能人数没有那么多,但是五分之一的人做印度的产值。

  另外,像菲律宾,特别是最近的苏联,苏联要看2004年的大会,在彼得堡召开,

  我爱尔兰收费很高,所以整个产值会很高,我们想像人数很少,但是事实上整体的规模很大。

  中国的企业在这样的一个里面,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市场不够,我们经常说中国的企业应该有中国的市场,我认为是完全对国际市场大的转换,我觉得中国整体在国际市场IT的份额2、3的比例,如果我们对7%的市场不动心,如果我们看中还要发展五六七的市场,我想中国市场要看到国际市场,哪怕你拿到国际市场的1—2%,这个份额都非常到。

  我们看全球100亿的市场,

  另外看BPO的业务,美国现在差不多有10万个,日本有2500个,而美国有几百上千的规模,这样的规模对中国来讲也是很大的机会。

  另外,我们在这个方面,中国在软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国际化的过程,我们过去一直在追求软件的基础性,到今天最大的基础性跟最强的竞争能力用QCD来表示,这三个东西听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是作为任何一个企业就是最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个产业已经不是新的概念,那些东西在大的政策方面、策略方面,所有的公司已经没有走眼的了,基本上看得了,我们所有的公司最大的就是细节和执行,而细节和执行是80、90策略这方面让所有人看到机会。这个方面是对我们的考验。

  我们的教育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更大规模的改变,特别是我们的知识结构教育的方法、市场的结合方面,我们的大型现在越来越多的不应该是强调数量而是与市场的匹配,我们的大学生的就业有60%、70%的就业,市场上还需要更多的软件工程师,这样严重的不分配,我想这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和结构与市场脱节的原因。特别是我们教授学术的环境跟外面的封闭,更多的用他想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我经常讲现在可能是学生解决教授的就业,而不是教授解决学生的就业。

  最后我想讲,中国的软件产业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由于过去的历史我们必须得改变,我不认为我们中国的软件产业技术上有什么问题,我们在管理上要大于在技术上的差距,我们制定的市场策略和人员的策略我们还要做十分具体、细致的工作,我们对理解一个国外的文化,包括体系,就像我们经常跟,我跟日本人打交道,日本人说他最不愿意听到中国人说的是因为,当你说什么的时候,他就说因为什么什么,对质量的认识。

  欧美的市场给我们最大的机会是在过去的两年美国人开始知道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近他们正在从印度这个篮子里面往外分,现在中国已经分了一些,这个方面如果我们的能力加强的话,我们应该分到一半的份额,如果我们不行,分到5%到10%的份额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现在要知道任何一个外报的国家,,服务的态度所有的都会发生变化,最近这几年外国的IT企业到中国来,我想这是对中国的企业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想强调,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打造软件中国制造,我们不是单独的一个品牌,任何一个品牌大家一起打造这个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对任何的企业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中国企业的小、分散,大家在这种恶性竞争,不能在商业的环境里面制造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使大家合作、生存,我想这种局面的改变将会对中国的IT企业走向世界,中国制造这样一个品牌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机会,能够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