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2004年科技周专题 > 正文

科技周上各地将组织500多项科普活动(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5日 09:42 中国青年报

  自2001年起,中国政府将每年5月的第三周定为科技活动周,以活跃全国性的群众科技活动。5月15日至21日,2004年科技活动周在全国展开,各地将组织500多项科学普及活动。我们为此编选了近两三年来的一些科技照片,以飨读者———

    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实验人员正给“18号毒猴”洗澡消毒。这里的各项实验结果表明:疫苗能安全有效地抵抗SARS病毒对恒河猴的攻击,我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取得成功。(陈勇 摄)     面对北京的2000多位听众,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教授,用孱弱的3根手指为人们描绘出他大脑中美妙的多维宇宙。(杨世忠 摄)

    吉林大学教授李明哲(右)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板材无模多点成型压力机,可根据脸部的数据,10分钟内“克隆”出你的脸。(董志翔 摄)     重庆市的数字化智能厨房。(阳光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军医大学教授钟世镇将血管铸型技术应用于虚拟人数据,解决了目前国际上的血管显示技术难题。
    虚拟人并非真人,而是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详细结构。其制作首先需要选取一具尸体,将人体切成非常薄的片,利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对切片的切面进行拍照、分析,之后将数据输入电脑,最后由电脑合成三维的立体人类生理结构。(李洁军 摄)
    参观者在北京观看“人体世界科普展览”上的一真实人体标本。(孙军 摄)

    在北京植物园,一个名叫“千眼小姐”的光学科普展品,让人们体验了昆虫复眼看世界的离奇效果。(程功 摄)     在新落成的北京数字故宫,游客可以通过遥控器,从任何方位、全视角地欣赏故宫中的稀世珍品。“数字故宫”是先用计算机构建出故宫三维模型,再用数字相机采集故宫实物景观,并按图索骥将它们“粘贴”在模型上进行合成的数字作品。(陈佳宾 摄)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韩法院驳回总统弹劾案
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
印度2004年议会大选
台湾“大选”验票
影星牛振华遇车祸身亡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中国羽毛球队战汤尤杯
中超首轮周末激情揭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