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兴通讯美国分公司CEO刘继明在台上演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 12:19 新浪科技 | |||||||||
图为:中兴通讯CEO刘继明做题为“下一代网络的演进、业务和运营”的主题演讲。 新浪科技讯 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4全球NGN高峰论坛”于2004年4月26日—28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此次高峰会在以“共同打造中国下一代网络未来”为主题的大旗下,来自ITU的高官和国内、外的专家、运营商以及知名的设备厂商齐聚一堂,围绕NGN发展现状、技术趋势、业务应用和市场前景等几方面的内容,深入探讨中国和国际未来NGN各层面技术的发展趋势、运营商传统网络向高性能可盈利NGN的演进方式及下一代新业务的开发和运营模式等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今天非常高兴NGN组委会给中兴通讯这样一个机会,介绍一下中兴通讯对NGN的一些看法以及体会。我的名字叫刘继明,我目前是中兴通讯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我在2000年加入中兴通讯,我们实际上在美国有一个研究所,整个研究所的团队包括我在内都是中兴通讯整个NGN的前沿。中国电信从1997年开始就考虑NGN的事情,97年我们并不知道,从中兴通讯从98年,也就是6年前才开始研究NGN,在99年立了项,2000年开始规模开发,在2001年我们建了中国第一个网通语音网络。2002年参加中国电信NGN全面的测试,在2003年中兴通讯在NGN取得了突破。在这六年当中我们把NGN从概念变成现实。我们在全球已经建了70万线的NGN网络,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中兴通讯在NGN网络里面跟世界领先的网络制造商是同步的。 今天我这个回报向从三个方面讲一下中兴通讯对NGN的体会以及我们实践的一些经验。 第一,NGN演进趋势。 第二,NGN业务发展。 第三,NGN运营模式。 前面几位专家都谈了NGN的定义,实际上国际电联有一个定义,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可以使用户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支持通用移动性。 互联网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互联网角度讲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性。它非常经济,而且成本非常低。第二,就是用户使用互联网的行为跟电信网完全不一样。在互联网点对点建立起来之后,完全是在端到端的服务。所以我们看现在NGN的定义,NGN试图把这两个网的优点集中起来,比如分组、业务和传送独立,这都是互联网的优点。像提供电讯功能,提供QOS的保证,这都是电信网的优点。从NGN的角度来讲,实际上目前电联定义下一步业务网是OSA,交换网是软交换,移动网了3G/B3G,接入网是综合接入,承载网是IPV6,传送网是全光。关于NGN最近的发展动态,刚才专家已经很详细的阐述了,我就不讲了。 我谈一下中兴通讯对NGN演进和融合的观点。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网络都是独立的,不同的业务由不动的网络承载,不同的业务在实现业务的时候需要在自己的网络里面进行设计和部署,从现在各自的网络角度来讲,都在往前演进,比如G网往WCDMA,还有C网也是一样,往WCDMA2000发展,都在按照自己的轨道往前演进。融合也是分层面的,像中兴通讯我们是从上面往下面融合,首先第一个做的,投入比较大就是运营支撑系统和业务这一块,我们认为是比较融合的。再下来是软交换、控制层面的融合,后可能时间就比较长了,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才会有可能移动、接入等各个方面进行逐渐的融合。从这个观点出发,中兴通讯整体解决方案看起来是这样一个样子,但这个方案也是我们自从模式2、3年前定下来之后,我们就在这个模式上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再具体一点儿,在业务层已经有统一的业务平台,这个业务平台把传统智能网SCP包含进来了,而且还有媒体服务器,主要做增值业务,比如3G网的HSS,以及OSS。在控制层已经三年多了,GSM是WCDMA的,还有C网的控制设备,我们软交换刚开始以固网的软交换,我们有统一的平台,软交换上面增加了移动这一块,同时不仅支持固网,还支持WCDMA2000的软交换。 从承载我们中型通讯也是一样,有核心路由器、以太交换机、ATM交换机、DWDM、SDH。在接入层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像AG、TG/SG、IAD、NAS、3G以及GSM无线数据系统,还有MSAG这个设备等于是综合接入,可以接入数据,像以太网、ADSL等,这个在福建已经商用了。在终端系列,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兴通讯有CDMA手机,还有GSM手机,还有小灵通的手机等。同时软终端旁边有一个大的展厅,在展厅里面我们也展示了多媒体终端以及智能的语音终端,以及移动网和固网结合的终端,欢迎大家到展厅去参观一下。 下面我们讲一下在NGN业务发展上面我们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而且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我们现在目前做了这么样一些工作,实际上目前开发了业务管理平台,以及业务执行平台。业务管理平台主要是提供了公共支撑功能,因为做业务很多数据需要管理,主要就是用户的数据,尤其在将来像刚才韦总以及很多专家提到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任务和控制分开,分开之后就会产生业务管理非常复杂,将来的业务不光是传统的运营商提供业务,还将业务提供开放给IT行业,这样管理会有很多新的问题,这是我们业务管理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业务执行平台是一个中间件,是电信域及IT域的网络能力的汇聚中心,保证业务开发真正脱离网络。从业务管理平台的角度来看,业务执行平台与应用二者结合相当于SP,为CP提供支持,催生独立CP,促进价值链中角色的进一步细化。这个是我们业务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看到,是屏蔽是把业务有关的用户数据管理屏蔽到一个平台上面,这是我们业务执行平台。业务执行平台现在只限于业务的逻辑。很有趣的事情是把智能网也融合进来了,不光把新的OSA屏蔽掉,同时把智能网也屏蔽掉了。这个业务平台大概是5月份就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所有这些中兴,我们在业务平台上的特点,就是想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时下用户资料共享和统一的维护入口。提供统一SP管理及业务管理功能,提供统一的业务门户,时下用户业务的统一接入。提供健全的计费、认证、结算机制,提供统一的统计及经营决策分析,提供与运营商后台系统的统一的接口。中型通讯NGN业务平台能力,一个是传统智能业务,如预付费、VPN等,第二具有Web特征的新业务,以及具有移动特征的新业务,像SMS/MMS、WAP、KJAVA、视讯等业务。刚才介绍了中型通讯的现状以及提供设备的功能。 下面介绍一下在NGN运营模式上的考虑。当然有两个概念,怎么分,实际上主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级的主网方式,从路由来看是很清晰的,下级找不到,就往上级送。还有一种平面的网络格式。从地址解析来讲,对于分级网络结构、地址解析策略参照PSTN即可,对于平面网络结构,地址解析策略通常采用服务器群方式。另外从编号计划的角度来讲,我们目前是支持第一个E编码方式,还有就是SIP编码方式,最近已经流行就是ENUM传输方式。从地址扩展的角度,我们现在在一些商用里面也碰到很多跟地域扩展有关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讲有一种叫做CIDR,打破严格的IP地址类划分,理论上是不错,但我们现在使用是动态共享IP地址的方式,从长远角度来讲当然是IPV6是比较基本的解决方案。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目前用的是DHCP和NAT。实际上互通我们认为不是很难的问题,互通点、范围都可以做。计费和协议都是不难做的。另外从终端讲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像合法用户、识别、防范、负荷控制,还有终端管理,里面可以做认证、授权,以及能力识别和支持有相应的规则来做。中兴通讯商务方案有四种,一种是利用传输网的方案。第二就是利用宽带网络提供语音业务。第三,就是网改网优,我们最在浙江准备成立一个电信网,里面有一个网改网优的要求。另外还有一个企业大客户,我们有一套解决方案。总的来讲,中兴通讯可以提供全方位和成熟的NGN解决方案。我所讲的NGN局限在固网的NGN。 我们简要汇报一下中兴通讯在NGN商用的案例。从2001年12月开始,承建国内第一个软交换商业网,已经运行两个半年头了,效果非常好。2002年12月份,我们加入了中国电信NGN实验网络工程,这个工程非常有意思,所有的测试项目有2700项,我们在参加测试所有厂商当中完成最多的,完成2000多项,我们觉得中国电信也是非常专业化的,测试条款基本上是覆盖所有我们可以考虑到的方面。2002年8月份我们中标联通重庆软搅混商用实验网工程。2003年1月份承建西北网通软交换商用实验网项目,2003年3月份我们承建广东联通IP超市项目。2003年3月份承建河南电信17个地区软交换商用网。2003年4月份我们进行福建铁通软交换商用实验网建设。2003年5月,与上海电信合作开通中兴通讯上海研究中心的软交换综合业务网。我们计划用自己的软交换在50多个国家全部连起来。在2003年11月份我们中标罗马尼亚PRO项目,并承建罗马尼亚全国软交换网络。2004年2月,中标菲律宾NGN工程及香港NGN项目。我们目前中兴通讯承建的网络有75万线,国际上多一些。可能各个国家网络要求不一样,在国际上是60万线,在50万线是在罗马尼亚,还有10万线是在香港和菲律宾。 中兴通讯是第一个在国内参加研发NGN设备厂商,也是第一个取得信息产业部分发入网证的设备商,我们也是国内第一个进行网络商用的NGN的设备厂商,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深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内NGN申请专利也是第一的,25项。我们全面参与国内、参与NGN标准的制定。这边有一个图,是ITU的预测,最顶上那一块是网改网优,中间这一块就是在宽带上面提供语音,最下面这一块是长途,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重价这一块宽带的语音发展势头特别好,实际上从另外一些情况,像意大利有一个运营商很有意思,它现在有30万的用户。现在有很多的工作都在部署NGN,我们中兴通讯认为NGN规模启动的时代已经来临了,率先商用的运营商将因为更低的运营成本、更多的增值业务而取得竞争优势。我们中兴通讯有数千人的队伍,有好几年的经验,我们希望和运营商以及客户一起干起来,把NGN在国内尽快的做起来。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