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 3G专区专题 > 正文

每周电脑报:四家3G牌照电信运营商北上意图凸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9日 13:14 每周电脑报

每周电脑报 2004年4月19日封面

  本报记者/张秋华 By Zhangqiuhua

  中国3G牌照尚未发放,但3G领域却早已是决战在即风雷隐隐。拥有2.823亿移动用户的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容量和最有潜力的3G市场。开战在即,来自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以及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本土的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供应商无一不是磨刀霍霍。就象是征战之前的预演,在拥有620万移动用户的中国香港,香港和记黄
新浪通行证 快乐e特权 张国荣风采依旧一周年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埔集团发动3G攻势,四家获得3G牌照的电信运营商的香港移动通信市场顿时陷入一场3G大战。

  200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国大陆与香港“更紧密合作关系”(CEPA)附件同时赋予香港电信运营商在内地经营5项电信增值业务的权利,因此,香港电信业北上意图凸显。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家香港3G运营商大战香港3G市场,同时也瞄准了诱人的大陆市场。

  和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香港3G大战中,和记黄埔公司是其中最激进的先锋,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旗下的和记电讯3G业务——“3香港”服务的短时间扩张增加了其它三个3G运营商推出3G业务的压力。

  2004年1月28日,和黄宣布在港推出第三代移动电话(3G)业务“3香港”,5万3G手机应市。随后,和黄公司与路透社、环球唱片、华纳唱片、金牌娱乐、香港无线电视、香港有线电视、香港电台等签定内容供应协议,目前3G服务囊括了19个提供财经、体育、音乐、视频短信、电子邮件以及股市和汇市交易信息的娱乐频道。截止3月中旬,“3香港”已拥有遍布港九、新界、离岛的“3Shop”、“3Corner”、“3服务中心”、Orange专门店及概念门市100多家,3G用户达到36500名。

  与“3香港”服务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和记黄埔公司相对暗淡的3G全球计划,目前和黄建立的跨国3G网络通达澳大利亚、奥地利、丹麦、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瑞典、英国和中国香港地区。2003年初,在NEC及摩托罗拉承诺提供50万部3G手机的基础上,和黄陆续在欧洲5个国家开通了3G服务,截止3月中旬,和黄3G用户达到103.8万,3G部门总营业额为20.23亿港币。此时,在回拨该项业务78.1亿港币的拨备后,和黄3G业务亏损已达到18.58亿港币。为了缓解3G业务亏损压力,和黄计划将总价值约为40亿美元的电信业务分拆,并将于5月首次公开上市筹集资金。

  和黄全球3G业务的屡屡碰壁令人们对“3香港”服务的积极推进产生了种种猜测,迄今为止,尽管“3香港”的3G业务在香港地区发展迅速,甚至一度出现了香港人大排长龙购买3G手机的火爆场面,但是,区区3.65万的香港3G新用户,显然还不足以填补之前全球3G业务的亏空。此时,酝酿之中的大陆3G市场成为预期中新的进军目标,业内曾一度传出香港和黄与中国联通的合作意向,这一传言被中国联通否认。

  尽管面临经营困惑,和黄似乎仍对3G业务抱有充足信心。在今年3月18日公布的落款为和黄主席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公司2003年全年业绩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由于我们已具备优质的网络和充裕的手机供应,集团有信心3G将于2004年内,发展成一项长远稳定及极有潜力的业务。”

  Sunday:与华为联手令3G还魂

  Sunday Communications是四家香港3G运营商中最小的一家,它的移动用户数只有约60万户,用户群体基本由年轻化的低消费群体构成。

  Sunday取得3G牌照后一直没有实质动作,进入2004年之后,Sunday立刻面临来自和黄的3G业务压力,其客户群开始流失。华为的出现令Sunday的3G业务出现转机。2003年12月18日,Sunday宣布将采购华为WCDMA网络设备,采购金额约为1亿美元。不久,Sunday宣布将与华为合作,于2004年第四季度或者2005年在香港推出多媒体3G服务,其网络将采用宽频码多分址(W-CDMA)标准,同时兼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标准,双方合作的3G网络将覆盖全香港。

  Sunday董事总经理许博志曾明确表示:“我们充分相信香港电信业的未来将与大陆紧密相连。”他很自信地认为,当Sunday Communications推出3G业务时,相信3G市场届时会较为成熟,并且有信心3G业务可以有钱赚”。

  华为目前已持有Sunday Communications公司6.03%的股份,它与Sunday Communications合作的一连串动作显然意在未来大陆市场的开发。此前,华为用于WCDMA产品研发的投入已达到40多亿元,其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阿联酋和突尼斯三个国家。根据信息产业部预计,一旦中国政府发放3G牌照,在其后的数年时间里,中国移动市场每年购买和维护网络系统的费用支出将达到800亿至1000亿元,争夺这一市场,对华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流动通讯:积极推进港澳合作

  作为对竞争对手和黄推出3香港服务的反应,2004年3月16日,香港流动通讯(Hong Kong CSL Limited,简称CSL )行政总裁伍清华宣布,CSL集团将在2004年下半年推出3G业务,由于该业务计划涵盖用量较大的商业区,而不是全香港,因此3G投资预计为2~4亿港币。

  CSL同时将移动通信业务移入大陆的计划付诸行动。在毗邻香港的珠江三角洲,CSL与当地移动运营商早已悄悄展开合作。2003年10月8日,广东移动与香港流动通讯及澳门移动合作推出粤港澳三地漫游优惠业务,其中香港CSL与广东移动合作的全球通直通车业务已在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地推出。伍清华承认,香港CSL与长城宽带公司也有合作的可能。

  香港CSL是澳洲电讯(Telstra )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在香港六大移动电话运营商中排名第二。澳洲电讯(Telstra )行政总裁Ziggy Switkowski曾在2003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宣布了借助CSL进入中国市场的意图,他表示,鉴于CSL与部分内地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已经展开,澳洲电讯已考虑将扩大CSL在中国内地市场的业务范围。

  伍清华在随后的一次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大陆和香港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为CSL在中国大陆推出电信服务提供了机会。为了在亚洲其他地区扩展,一旦中国政策允许,香港流动通讯将成为中国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数码通:紧急应对小心翼翼

  2004年3月11日,香港数码通在业绩报告中预期,由于3G有关网络已处于测试阶段,数码通3G网络服务可于2004年下半年正式推出,预计2004年度全年资本开支达7亿至7.5亿港元,其中3G网络占3亿元。与CSL的投资数字相同。

  香港数码通公司公布的3G预期投入与CSL的3G业务预期投资数字相同。数码通总裁黎大钧解释说,数码通3G投资较原先预期偏低,是因为电信设备成本在过去几年内不断下降。

  数码通最初宣布3G计划是在和黄“3香港”服务推出两周之后,当时,黎大钧预计3G服务正式推出时,网络可覆盖全港地区;3G网络设备供应商将会沿用Sony-Ericsson。黎大钧同时否认和黄“3香港”服务对其造成客户流失。据统计,截至2003年年底,数码通移动用户总数为104.3万户。

  相比其他三家取得3G牌照的香港运营商,数码通的3G扩张计划和投资一样谨慎。

  大陆市场成关注焦点

  尽管4家香港移动运营商坐拥进入大陆的近水楼台之便,但是,当前的中国3G市场就象是开掘之前的金矿,早已是强手环伺虎视眈眈。2003年,针对中国3G市场的峰会格外密集,来自欧美国家的各大移动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移动通信系统制造商频繁访华,这无疑是争夺之前的预热。

  据分析,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在参与美国AT&T竞标失败之后,会将其投资转向中国3G市场。若果真如此,则DoCoMo将成为在中国市场竞技的移动运营商们不能不面对的强大对手。在3G商业应用已经启动的日本,DoCoMo的3G业务已成为其赢利支柱之一,其命名为FOMA的3G服务用户已超过300万。2月5日,NTT DoCoMo公布本财年前九个月集团净利为4942.5亿日元,其中3G用户的稳健增长为集团增利不少。

  韩国SK电讯已经成为中国3G市场中事实上的潜在进入者。4月8日,经信息产业部正式发文批准,韩国SK电讯与中国联通签订协议,双方注资600万美元建立合资企业联通时科(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面向中国用户提供2.5G的无线因特网服务业务。

  韩国SK电讯在全球拥有超过1700万名用户,它在2000年10月即在全球范围实现CDMA2000 1X商用服务,2004年2月,SK电讯公布其2003年业绩,根据业绩报告,SK电讯借助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服务品牌——“June”,已使3G用户总数达到356万。与目前迟迟不见动作的香港移动商们相比,韩国SK电讯显然行动更敏捷,经验更丰富,并且已经占据了有利地位。

  中国香港的电信运营商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势在于3G征战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可能对大陆运营商有所借鉴。但是业务模式能否在中国大陆适用还是疑问。另外,在几家公司中,除和黄外实力都还相对弱小,对外扩张能力不强。

  外界传言,3G牌照的发放可能延期到2005年上半年,届时四家香港移动运营商能否在大陆市场分杯羹仍是疑问。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