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朗讯中国高层震荡专题 > 正文

新闻调查:朗讯中国“行贿事件” 青岛朗讯有涉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0日 1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这是一起由一些“高层集体决策”、主角则远在青岛的意外事故吗?

  本报记者 顾建兵 上海报道

  4月9日上午,被设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朗讯公司总部解雇的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黄锦昆,接通了本报记者的电话。

  “这个事情我现在不能回答你”,在明白了记者的采访意图之后,黄锦昆很快挂断了电话。此后,黄锦昆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而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同事向记者证实:“他已有好几天没有来上班了”。

  在美国朗讯公司发表解雇4名朗讯中国高级雇员的声明之后,只有朗讯(中国)首席运营官关赫德出来否认美国监管部门所指的贿赂行为:“我会找出个时机向外界正式表态,因为这对于我的名誉、人品都有很大的影响,总部的决定对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对于每一位朗讯中国员工来说,一切都来得过于突然。

  青岛朗讯有涉

  “我们将调查这个事情”。4月9日凌晨2点,在经过数十次拨打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闻发言人JOHN NEFTER的电话终于被接通了,“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能做任何评价”。

  “所有的信息都在我们的网站上公布了”,JOHN NEFTER告诉记者说。4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一份报告称,朗讯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称,已经解雇了其中国区的四名主管人员,理由是这四名主管在企业运营中存在内部管理控制不力,可能违反了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报告中,朗讯透露这四名被解雇的主管人员分别为朗讯(中国)公司的总裁、首席运营官、市场部门主管以及一名财务主管。

  朗讯的这份调查报告还同时提交给了美国司法部,但是美国司法部部长办公室在4月9日拒绝了记者的正式采访要求。

  “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几乎所有的员工在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朗讯上海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解雇事件直接由朗讯美国总部操作,其中国区很多人士并不知情。

  此前朗讯公开的资料显示,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为戚道协,1974年毕业于台湾中原大学;1985年加入AT&T美台电讯,历任人力资源及公共关系处处长、常务副总经理;1995年8月任总经理,同时兼任朗讯科技台湾分公司负责人;1996年10月,出任朗讯科技台湾分公司及美台电讯总裁;自2000年10月1日起,担任朗讯(中国)公司总裁,全面统筹朗讯(中国)所有业务并负责管理及整合朗讯中国的各个业务部门。

  朗讯资料还显示,其首席运营官为关赫德,关赫德在1984年加入AT&T贝尔实验室时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在担任朗讯中国首席运营长之前曾任朗讯科技青岛通信系统有限公司的总裁。

  另据记者调查,同时被朗讯总部解雇的“财务主管”即指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黄锦昆;而解雇声明所指的“营销管理人员”即指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另一员工。据朗讯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说,实际上这次朗讯“行贿事件”是由中国区一些高层决策的,青岛公司的工作人员只是执行人而已,而被朗讯总部审计发现财务问题之一涉及到“一个程控交换机订单”。但是这一点没有得到朗讯方面的确认。

  据了解,朗讯在中国的程控交换机生产基地就在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其主要畅销型号为5ESS。因而有猜测认定朗讯总部将行贿事件的主角放在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如果调查属实,当事人将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挽涛告诉记者说,杨挽涛曾在美国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有四年律师职业经历。

  据杨挽涛介绍,《反海外腐败法》主要的约束对象很广,包括美国的跨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的外国公司以及公司员工,违反该法会有民事和刑事责任。

  个人如果被美国法律认定违法,只要在美国有财产,或者再次进入美国,或者美国同其所在国有引渡协议适用,就有可能受到美国法律的制裁,而公司则有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内部审计

  4月9日,记者辗转得到朗讯公共关系部副总裁MaryLourdes给记者发来的一份正式声明。

  从朗讯的答复来看,这次解雇其中国区四名高管的导火索是2003年爆发的沙特阿拉伯的行贿事件。

  朗讯声明中称:公司曾在2003年9月30日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开始觉察到,对公司国外运营中出现的一些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行为缺乏内部管理此前已有类似事件在沙特阿拉伯发生,当地政府正在展开调查。

  2003年8月8日,沙特阿拉伯一家名叫电信&计算机国家集团的公司向纽约联邦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中说,朗讯以及瑞士的ACEC公司在1995年到2002年期间向沙特邮电电话电报部前大臣阿里·约翰尼送礼1500万美元,还允许他使用朗讯在纽约和西雅图的私人飞机、豪华饭店套房,为他支付医疗费用和帮他向西雅图医院捐款200万美元。

  而作为回报,约翰尼做出了很多有利于朗讯的决策,比如推动该国最大的上市公司——沙特电信公司——和朗讯合作,并且同意朗讯终止与电信&计算机国家集团的一项合同,造成该集团损失6300万美元。

  在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强大压力下,朗讯开始了严厉的内部审计。朗讯在声明中称: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发现,公司在中国的运营过程中存在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事件,并认为公司对此疏于管理。公司已将这些发现报告至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现正和这些机构展开合作。

  正是在这起诉讼的冲击下,朗讯开始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开始内部审计。朗讯称,这一事件是在公司依据《反海外腐败法》对23个朗讯海外公司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些公司包括朗讯在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的机构,一个设在美国的中国销售机构,以及一些设在美国的从事非美国业务的机构。

  而朗讯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机构中,仅有朗讯中国涉嫌违反《反海外腐败法》并导致高级雇员被解雇。朗讯在声明中还表示,公司已采取措施改进内部管理,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4名卷入此事件的朗讯中国雇员正与公司脱离关系。目前,朗讯中国将直接由朗讯全球销售总裁罗伯特·沃斯勒负责,直至公司任命新的中国总裁。

  中国业务受重创

  对于朗讯来说,这次事件对其中国区业务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朗讯2003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朗讯在全球居于第二位的大市场,仅次于朗讯在美国的业务,对该公司2003财政年度收入的贡献达11%,朗讯2003财政年度的销售收入为84.7亿美元。根据朗讯的2003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03年除了美国和中国以外,朗讯在其它各地区的营收都没有达到总营收的10%,其中美国区的营收占到其总营收的60%。

  而这次被卷入该事件的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是朗讯在全球的5个系统集成中心之一,该工厂集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系统集成和成品制造于一体,用于生产交换产品、接入产品GSM和CDMA无线网络产品和光网络产品。该工厂2003年财政年度实现营业额超过了10亿美元。

  而据已经离开朗讯的一位中国区高层表示,2003年8月份,朗讯内部也曾有过一次大的人事振荡,负责数据产品线的一些高层人物全部离开了朗讯。这个事件对朗讯当时的业务产生了较大冲击,而这次CEO和COO同时被解雇,必然将影响朗讯此前在中国的一些投资政策。

  该人士表示,在中国通讯设备市场上,运营商处于绝对主导的地位,朗讯此次行贿风波不得不让很多公司在采购朗讯设备时格外小心,因为中国法律对受贿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

  而在该事情爆发以前,朗讯才刚刚实现了两个季度的赢利,此前已经连续亏损了3年,朗讯日前公布的截至2003年12月31日的2004会计年度第一季财报,公司净收益3.38亿美元,而其2003年第四季度的净收益0.99亿美元。而在过去的三年,朗讯共计亏损了300亿美元。

  (本报记者蒋培宇对此文亦有贡献)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