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民自买飞机自造机场 整日试飞难翱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 10:3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河北省霸州市42岁农民张国生斥资30万元买回一架轻型飞机,整日在自造机场试飞,这成了方圆百里的新鲜事。 先后建了俩“机场” 4月3日,记者在106国道霸州市南看见一个标志牌:上面画着一架飞机,下有两字提
中等身材的张国生脸膛儿微黑,他的机场是租用的一块250米长、10余米宽轧实的耕地。 买飞机是兴趣所致 高中文化的张国生在村子里率先办厂、开加油站,属于“先富起来的那批人”。他从小就喜好摆弄机械,2002年从媒体上看到河南一农民买回一架飞机,羡慕得不得了。2003年11月,他花30万元买回这架解放-9动力滑翔机,又送同样着迷的儿子张正涛到北京航空学院考来“飞机驾照”。 买飞机的高兴劲儿一过麻烦就来了:30万元早已超出“兴趣”范畴,但如何升空、产生价值还无所适从。国家虽然鼓励私人买飞机,但飞行要求、航线、经营资格等相关政策尚未出台。当地政府也提出疑虑,告诫老张“慎飞,莫出事”。就连乡亲们也有不少人觉得老张有点儿“玩出圈了”。 老张认为,农民买飞机说明生活富裕了,同时也具有发展、探索的眼光,是可喜的新生事物。国外“私人飞机”已很成熟,国内已有百余架私人飞机,但都处于等待、摸索阶段。新事物总得有人去搞,先搞的人必然承担风险甚至失败,对这些他都有思想准备。 记者亲身体验飞行 张国生的飞机身长8米、翼展15米,翼后背螺旋桨,除驾驶员外,可一前一后坐两人,时速为110-130公里。看得出,老张与儿子对试飞极为谨慎,每次发动前都仔细检查、试车。老张说,小型飞机操作简易,很有安全保障。旁边有不少看新鲜的村民,有人也登机风光了一把。 为了亲身体验一下飞行,平日晕高晕得厉害的记者狠下心来一试。飞机在“跑道”上冲刺,迎风而起,视野一下变得开阔了,公路、铁路、住宅区等都到了脚下。飞机飞到了百余米高的天空,遇到强气流时,飞机略有起伏、摇摆,驾驶员镇定操作。记者很快兴奋起来,掏出相机开始航拍。 这次飞行体验,记者感觉真得很不错!(记者庞永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 科学探索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