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专题 > 正文

专家谈中国探月工程:起步晚,起点要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8日 08: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

  一次未进行的发射

  1994年,我国已经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当时要在长二E火箭基础上发展载人航天用的长二F火箭,但该火箭首次发射什么载荷引起大家的讨论。一些同志提出用有限的资金发
射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并提出一个简易的月球探测方案。最后,这个方案未能实现。主要原因是当时对月球探测尚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缺乏长期和有深度的科学探测目标,同时,当时国家的经济环境刚刚好转,航天基础还不像今天这样扎实,当时只能做到简单的环月飞行,对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有限。

  我们从这次经历中获得了深刻的启示。发展规划与科学目标的制定,是科学设想与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仅有好的科学设想而缺乏技术能力只能是空想,没有好的科学设想而仅有技术能力做不出高水平的成果。

  我们深刻体会到,我国月球探测起步晚,但起点要高;既与国际接轨,又紧密结合国情;既重点突破,又持续发展;既有特色,又有创新;真正做到科学有创新,技术有突破,建设好队伍,成果属先进。

  从0.5克月球样品起步

  今年美国宣布了新太空计划,要重返月球。这个计划由来已久,199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制定了“新盛世”计划,明确提出对月球进行探测、重新载人登上月球等目标。同期,世界上也兴起了继美、苏冷战时期探月活动之后的第二轮探月高潮。欧洲空间局制定了登陆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提出了分阶段的月球探测计划。日本、印度、乌克兰、德国、俄罗斯也都相继提出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

  其实早在1978年,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送给中国政府1克月球样品,中科院就曾组织全国力量对0.5克月球样品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还利用月球陨石和其他途径开展了相应研究。1994年之后,我们又开展了一系列深化研究,取得了比较扎实的成果。

  从1999年开始,国防科工委组织有关方面系统论证了月球探测科学目标。2001年,中科院通过了对科学目标的评审,并以此科学目标为纲领,开展有效载荷研制。从2000年开始,国防科工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研究月球探测工程的技术方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深化了科学目标及其实施途径,落实了探月工程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全国大协作的工程体系,提出了立足于我国现有能力的绕月探测工程方案,中央领导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于2004年1月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创新是第一位的目标

  在新的世纪,中国探月工程首先考虑的是要在科学上走出我们中国的创新特色,深化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为详细探测和资源开发打好基础,同时使成果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逐步得到应用。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