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 科技报刊封面秀专题 > 正文

计算机与流通:碱性环境中的快乐舞者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8日 14:28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04年3月8日封面

  IT女杰之叶莺、陈葵、卢朝霞、

  世界的本质是碱性的,从岩石到土壤,从泉水到天空。PH值大于7,意味着地壳中含量巨大的石灰岩渗出的水带着涩味,曾经用这样的水洗澡,春夏之交,在骄阳的照射下,身上立即干燥出一层白白的薄膜。

  人世是碱性的,一种不平衡的躁动始终充斥在城市与乡村。宗教是这种碱性环境的催化剂,塔利班制定独裁的法律,让男人蓄须,让女人永远蒙着布纱,不见天日。而西方的庙宇中,寂寥很久的神甫蛇一样伸出了红舌头,以致前一段时间教堂丑闻不断。

  名利场是碱性的,“强人”被默认为男性,前面只要加个“女”字,就有了另一层含义。让我们深入到IT界,中国的IT界似乎很少见“女强人”的影子。当初吴士宏红极一时,“逆风飞扬”之中几次跳槽后,便基本没了音讯。

  中国的IT圈少了几分科技味道,鼎盛的是酒色财气。信息中心主任们手中的钞票哗哗作响,各公司的大Sales们趋之若鹜,全身解术使尽。而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之间,不少IT女性败下阵来。当然这与酒量无关。

  但IT产业需要女性。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需要更高的韧性、持久力和细心,而女性无疑具备这种优势。曾有文章历数在美国硅谷叱咤风云的女性,除去被人们熟知的HP CEO,那个被一份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性感的女人之外,最近一两年新涌现的IT女杰包括如英特尔公司副CIO桑德拉·莫瑞斯(Sandra Morris)、甲骨文首席安全官玛丽·晏·大卫德森(Mary Ann Davidson)和雅虎的CFO苏珊·德克尔。凭借她们的智慧、胆识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她们功勋卓著。

  在地球的另一端,一个更加碱性的社会主义环境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毫不逊色的IT女杰。她们或时尚浪漫,或风趣泼辣,或传统而有学者风度,但在不同的公司,她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有幸在三八妇女节之际,采访了四位杰出的IT女性。相信这些文字能表达一些真实的、在碱性环境下的状态和思想,让读者从远远的地方看到这些快乐舞者的“演出”,让更多的IT从业女性发掘到可以参考的发展之路。

  有些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短促,难以和被采访者有更深入的接触,采访依旧比较表面化和形式化。我们期待有一天能更加有血有肉的报道来弥补这个缺陷。

  叶莺,来自水星

  “我认为对我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我是叶莺。”

  文/谢少常图/本刊资料

  关于星座与性格,有不少书籍和评论。记得有一段说:“双子座人的意志一直都是一体两面的积极与消极,动与静、明与暗,相互消长,共荣共存的。通常很多才多艺,也可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有些则会表现出明显的两种或多种人格,这种多变的特性,往往令人难以捉摸。他们相当具有灵性、聪明、心智活跃敏锐,喜欢忙碌和追求新的概念及作事的方法,有活力、口才一流、活力充沛、胸怀大志、人缘很好,并且都有语言天份。”也许是巧合吧,这些评论恰好吻合了一位女强人的性格,她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叶莺女士。

  关于叶莺的故事,有不少报道。从一个政治记者,到外交家,再到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叶莺游刃于不同的行业中间,都取得出众的战绩。出任柯达全球副总裁时,媒体一致认为,这标志着华裔女性第一次出现在世界500强企业高级领导岗位上。这个评论也许来得太晚了,不仅对于叶莺,也对于全球数以亿计的华裔女性。

  进入商业领域,叶莺在中国市场的举动最为人瞩目,她被认为是柯达中国策略的发动机。跳舞是叶莺的人生三大理想之一,自从她1997年加盟柯达开始,她的舞步就在神州大地开始了。

  时事造英雄。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感光行业的七家主要企业整体陷入困境,其中80年代中期使用巨额贷款引进彩色胶卷生产线的厦门福达厂、汕头公元厂在经历过短暂的辉煌后,陷入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的境地,当时的感光行业,可以用战国之争或军阀混战来形容。市场迫切需要主导者,需要一个平衡的重心。而柯达充当了这个角色,叶莺也就成了这场“统一战争”的总策划和推动者。

  经过一年多艰苦的谈判,中外瞩目的“98协议”浮出水面。中国政府对除乐凯之外的国内6家感光企业实行不同政策,厦门福达、汕头公元、无锡阿尔梅与柯达合资,上海、天津、辽阳3家企业在合资公司3年基建期内不与其他外商合资合作,柯达在这个协议的基础上,成功地获准在华投资12亿美元建立感光材料生产基地,创造了轰动一时的“柯达模式”。此后,柯达成功收购乐凯公司20%的股份。从此,柯达在中国市场打下了深深的基础,将竞争对手甩在后面或根本踢出局。

  3月24日,风很大,但处处洋溢着春的暖意。《易》上说,天风逅。叶莺头天来京,25日就离开,能有时间接受采访,真是耦合了《易》上的说法。

  正如想象的,叶莺长发、牛仔裤,一位个性十足的经理人出现在面前。一个小时的采访,她给人的印象正如本文开篇所说的那样。此外的感觉就是,她更像一池深深的水,那里面蕴含着智慧、力量和别人永远琢磨不透的魔力。这就是叶莺。

  SP在柯达您被视为“明星”经理人,并被媒体誉为“让时间停止的女人”,您如何看待您在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叶莺我觉得成功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任何人评价自己在事业上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应该是她在做人方面是否成功,一个人做人成功是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基础。因此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有做人成功才能做事成功。如果有人说我在事业上成功,至少可以说明我在做人上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也是我值得欣慰的一件事。但夜深人静时,我会问自己做人是否真的成功,我觉得自己离真正的成功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

  SP目前影像业也在发生一场变革,数码产品成为人们的新选择,像数字电影,数码相机都已经相当普及,而柯达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以做胶片为主的,您认为柯达现有的形象和结构是否能适应未来数码时代的发展?

  叶莺现在柯达面临到的一个问题,从很多层面上来讲让我想起一位著名的但是已经过世的演员--尤伯连纳(Yul Brynner)。他的招牌就是剃了一个可以当镜子用的光头,他的一生最成名的就是舞台剧和电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电影《国王与我》。他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入木三分,塑造的国王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让他再去演一个“平民”,大家都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这个角色的转变,而依旧认为他是国王。这就是柯达所要面临的同样的命运,我认为这样并不是不幸而是幸。

  多少演员渴望像尤伯连纳那样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作为柯达,也期望可以将胶卷事业发展到颠峰,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有人比柯达做的更成功,使人们一看到胶卷就会想到柯达,不作第二人想。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很多人没有办法接受柯达还有其他方面的潜力。

  但是,就像尤伯连纳一样,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他能把一个国王演活,同样也有能力把平民演活,可是由于观众太过喜欢那个角色而不愿抛弃已经在心里建立起来的形象,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挑战。现在柯达就像一个伟大的演员一样,我们在把国王演活的同时,也是一个平民。我们不需要去刻意扮演平民,因为我们的基因里面有这样的成分。所以对我们来讲,不管是数码还是卤化银仅仅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影像。这个影像是有色彩的,对于这个有色彩的世界,我说过Kodak is Color。柯达的存在与成长、柯达之所以是柯达,就因为我们是诠释色彩的。而现在不管是数码还是卤化银,最终的目的还是成像。柯达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要从一个领域跨到另一个领域,我们不是要冲破重围,去寻找“新天地”,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天地。

  在企业这个大舞台上,每个公司包括柯达就是一个演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所不同的是有的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是很专工的,就在某个固定领域内,比如像很多电子消费行业。可是柯达不但有电子消费行业的产品像数码相机,还有包括娱乐,体育,音乐等在内的电影电视片制作,在科技领域像火星探险,在政治方面像大选年竞选时采用的影像都是和我们有关的。战争的、和平的、快乐的、悲哀的都有我们的影子。所以柯达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是具有很多层面的,现在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让台下看戏的人知道我们任何角色都可以胜任。

  SP您现在负责大中华区的三地业务,关于台湾地区的“大选”,目前有不少难以预测的因素。您是否担心这些政治方面因素会影响到柯达的发展呢?

  叶莺政治的因素从很多层面来讲,很多的行业的的确确是应该有所顾虑的,但我们这个行业是完全跨越政治、种族、宗教、年龄、性别以及国籍的。所以两岸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以及将来台湾的大选结果如何,作为一个在两地都具有一定地位的企业,我们当然关心。但就整个市场调度和市场策略上我们始终相信这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对影像的需求,不管政治信仰是什么都是一样的。

  SP您的经历很丰富,最开始是做新闻工作的,后来职业生涯发生了两次大转弯,但您曾在一篇报道中说希望做一名中国国企的领导人,您是怎么想的?

  叶莺中国的经济,能够成长到现在,与其国有制骨架是分不开的。新中国开始的时候以国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体制在转型过程中虽然遇到了种种问题与挑战,但依旧走过来了。

  做一个国企领导,可能我的想法过于浪漫。但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国有企业就像是孙悟空几乎是可以腾云驾雾的。在它腾云驾雾的过程中,它同时享有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边都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都可以逢源的机会。它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可以担当起很大的风险,足以使它不怕倒,不怕垮。对于一个有报复、有胆识、有魄力的企业,往往对它的回报是最慷慨的。而如果你是一个刚刚起步很脆弱的民营企业,你是没有这样的后盾来允许你这样做的,可是国有企业有,这是第一。第二个左右逢源的地方是它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打着中国的招牌:经济一支独秀的中国的企业!同时它还可以享有自由经济市场所有对它有利的游戏规则。这些当然会令我对国企有兴趣。

  SP从目前的业绩看,您能否评价一下收购乐凯股份后将会获得怎样的成功?今后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吗?像乐凯这样一家大型的国企,它的企业文化和柯达一定会有很大差异,消化这样一家公司会不会有很大难度?

  叶莺第一,我们不会有任何其它的动作。我们一再地强调我们只收购乐凯公司20%的股权,我们没有任何的意愿继续拥有超过20%的股权。要维持乐凯的三原则,其中一个就是保持独立自主的乐凯。我们不会去消化乐凯,也没有必要去消化乐凯,我们不但是兼容的,同时也是独立自主的公司,我们不是乐柯一家,只是在行业内共同合作。我们的合作不仅体现在利润金钱上--当然这固然很重要,因为企业不是慈善--但其中最要紧的是,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在一两年之内实现我们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许下的承诺,即提高中国全面的感光行业的水平。在中国的感光行业里如果不包括乐凯那是掩耳盗铃,所以我们合作的模式、基础、指导思想以及精神都是基于如何实现我们当初的承诺,也就是中国感光行业全面的提升。在过去几年中,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的规律也慢慢建立了起来,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强而有力地给予支持,比如打击走私、维护市场秩序的确做的很好,使我们跟乐凯作为两家真正在本土生产的企业,我们也乐见于目前市场的规律化,制度化。

  SP柯达数码相机的研发早在7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目前在市场上有很多品牌的数码相机,但柯达的产品并不醒目,柯达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呢?

  叶莺任何事情,存在都是有道理的。这种现象也就表示柯达在数码相机的发展过程中做得不好。在70年代初期我们就已经开始研发以非胶卷的方式捕捉影像,76年我们已经推出了世界第一部数码相机。目前,基本上在数码相机里面的核心技术都是柯达研发出来的。那么,整个柯达的数码相机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为什么没有占到像应有的一个重要地位?那就是在从传统相机走向数码相机的时候,顾客要求的是新鲜,要的是Modern,是一种能够满足他们的虚荣和幻想,同时要求产品是一种很华丽的拥有各种各样花俏功能的,哪怕这些功能一年只用半次。而柯达忽略了这一点。

  在顾客心里的需求,这个“需”可以说是需要的需,也可以说你虚荣的虚,是一个很虚的要求。我们的电脑、手机上有很多的功能,但实际经常应用的就是常见的几种。可有时人的感情是有空挡的,需要去填补,但柯达没有去,其他的供应商去填补了,我们没有权利怪人家。但是要讲到实质的质量、内容,以及对色彩的解析度和像素能够做到最好最彻底最实在的当然还是柯达。而这一切有技术含量都在相机之内。柯达的外壳是不是很吸引人呢?不是!所以有一句笑话说,柯达年年换内芯,不换外壳;而日本的相机是年年换外壳,不换内芯。可是顾客真正有这方面的需求,用来满足他感情上的空虚和空间的话,当然柯达应该那样做的,因为顾客永远是对的。在这种情形下柯达也推出了新的系列产品,像DX6490,在亚洲、欧洲、美国都十分都欢迎,为消除地区性差异我们推出了不同型号的产品,目前在欧洲和美国该产品的销售已经升到了第一位。随着中国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性的改变,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在中国数码相机的用户,如果他的第一部数码相机不是柯达品牌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第二部一定会是柯达品牌的。因为随着顾客品味的提升,所追求的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功能而是一个很实用很实际的产品,而这些功能在柯达的相机中已经被放在硬件的内涵里了,所以我们走的路还是简单,易用。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到了,还有一点是别的数码相机没有的,那就是我们有打印底座,并使用热感技术打印。使用这种技术打印出来的东西是可以保存数百年的。

  SP目前影像业正在发生一场变革,柯达也在调整策略应对这种变革,2004年在中国,柯达有什么新策略呢?

  叶莺04年跟03年、02年、1998年我们的策略都是一样的。这个策略就是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乔治·伊士曼告诉我们的策略--顾客是我们的第一,是我们唯一存在的原因。那么04年整个市场的大气候,科技的变化和98年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但要跟着变,还要敢应变,更重要的是要走在变的前面。我们在策略上有新的所谓的转型策略,这个转型的策略并不是说我们着重于数码方面的技术就会排除我们过去在卤化银上面的投资。我们这个策略是在去年9月下旬颁布的,而当时我们跟乐凯的合作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谈判过程中。但有些城市它们走向数码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而这时候顾客的需求改变了,我们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如果我们不去,这个漏洞很快会有人去补。这时候顾客就会很快忘记柯达,而去选择一个新的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白马王子,我们永远要做这个白马王子,而且是唯一的能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解决人。

  SP您从事外交生涯时间很长,经验十分丰富,在柯达的工作时间不算最长,相比较您的外交生涯,从事影像产业这么多年来,您觉得就个人职业生涯来说最大的收获和付出是什么?

  叶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的事情,可能我太过浪漫主义了,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随缘。小的时候总是立大志,如果我们做一个问卷调查,你儿时的理想事业和你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是否一致,你会发现大多数人现在做的和当初想的不一致。

  因此对于个人事业上的选择,我认为没有人可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设计出自己的将来,有人说No man is an island(没有一个人是一个孤岛),因为有很多的因素不是你个人可以主导的。当然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真,只有你爱一件事情爱到痴才能真。所以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快乐,如果你不快乐那就不要浪费生命。我觉得进入到影像这个行业我没有什么损失,相反我得到的很多,我得到的是在过去在其它行业所走过的路上没有看到过的风景,加入影像行业对我来说挺好,因为我很喜欢色彩。作为诠释色彩的公司,没有人能够比柯达更有发言权。所以得到的很多,再加上我现在有很多的同路人,这些同路人如果没有入这行是无缘相识的。当然如果我仍然留在以前的行业我会认识更多更不一样的人,那是不是那些我可能认识的人比现在和我同路的人更有意思呢,没有人会知道。有一首诗曾经讲到:到了分岔路口,当你选择了走其中任何一条的时候,你不要去想我走在另外一条路上会看到什么风景。至少我现在看到的风景是让我心旷神怡的。

  SP被称为“美国商界第一女强人”的HP懂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里纳有个著名的说法,认为自己首先是经理人,其次是女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叶莺我相信她说这句话有她的道理,而且她说的这个道理我也很明白。可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处人处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就我个人来讲,我不觉得我会考虑我是女人还是男人,我也不考虑我是经理人还是被管理人,最要紧的是要知道我是谁,我认为对我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我是叶莺。不管这个人是好还是不好,我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一切是不能否认的。(录音整理:陈巍巍)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出生地:北京

  毕业学校/专业:台湾大学/外语,国际关系

  星座:双子

  对事业帮助最大的人:我的父亲

  最喜欢什么样的下属:我没有“下属”的概念,大家都是朋友

  最崇拜或最尊重的人:乔治·伊士曼(柯达公司创始人)

  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看书

  最喜欢的饮品:无

  希望退休的年龄:没有退休的年龄

  座右铭:用心地活

  叶莺,2002年5月被任命为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并继续担任亚太区事务部总经理和大中华区副总经理。加盟柯达前,在美国外交部门工作,是美国政府中第一位被任命为公使衔商务参赞的女性。上世纪70年代,她两度进入新闻界工作,1979年曾采访邓小平。2003年,她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影响力女性、中国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女性等一系列名誉称号。

  陈葵:

  用20%精力去享受生活

  文/李雯图/本刊资料

  走进冠群金辰,记者发现眼前格局大变,一年前挡在门口的照壁和前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通透的室内花园。前台设在厅的中央,背后是一个由流线型镂空壁隔出的会客茶座。色调则以加了灰度的金色为主,显得很别致,且和冠群“金”辰暗合。整个空间既开阔、美观,又经济实用。

  想来这该是女主人陈葵的杰作。果然,说起室内花园,冠群金辰总经理陈葵(Kathy Chen)很兴奋,她拿出好几版设计图纸给记者指点,并引记者亲往感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这是她和设计师反复讨论得出的方案。

  “是不是很酷?”她回眸笑道。她说,她本人喜欢时尚和前卫,也希望员工在这个美的环境里产生更多创意。女人的体贴和善解人意,常常会不经意地冒出来,体现在哪怕是一些小的细节上,从而给她从业的公司打上和男性经理人些许不同的烙印。

  从军人到职业经理人的陈葵,历经DEC、COMPAQ、3COM等国际公司,然后在冠群金辰完成嬗变。自1999年底出任冠群金辰总经理以来,陈葵带领公司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调整,完成了从防病毒厂商向全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及安全服务提供商的转型,销售额成倍增长,在安全市场占据先机。

  经过16年职业生涯的陈葵,一点也不显得沧桑。记者曾经问她年轻的秘诀,她笑答:“没心没肺。”此乃笑谈。“求变,不安份,经不起诱惑。”是她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概括,也是她认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因素,因为求变让她勇于探寻、积极思考、适应变化,也让她的心态变得年轻、平和、洒脱。

  平常心--“我没有一步是刻意走的。”

  SP请问Kathy,您怎么评价目前的成绩,是否达到自己的目标?

  陈葵:说实话,我不是很有野心(笑),也不为自己计划未来。我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刻意的,但是每一步我都会尽最大努力,按照最高的标准去完成。

  我发现,从小到大,没有一样是按照我计划好的方向走的。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科学家,上中学以后,我发现女孩子偏感性、精力发散,学科学比不上男孩子,所以改弦易张打算学艺术;可是后来分科的时候阴差阳错学了理科,还学了计算机这个不太喜欢的专业;原本我打算就此做研究开发的,毕业时却被分配到军队;在军队想走行政之路,却在1992年军工转民用的时候,被领导派去做公司……

  尽管我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刻意的,但是每一步都让我受益终生。如果我学的不是计算机,而是核弹,我就不会被派出来做公司;没有在COMPAQ的玩命工作,就不会有人来找我去3COM……所以,做不好眼前的工作,就没有下一个机会。

  因此我觉得有一种平常心很重要。有时候你越想得到的东西越难得到,反而在你决定放弃的时候,它又不期而至。当你仔仔细细计划好一个目标,全心全意盯住这个目标的时候,你会忽略周围的风景,失去其他的机会,而且,你的心情也常常会因目标的远近而困扰,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我们还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情,为自己吸取能量(天上掉馅饼也会砸在高个子头上),然后眼疾手快地抓住机会,反而更加容易成功。

  释放压力--“给自己留20%的精力享受生活。”

  SP IT是一个累人的行业,很多男士都被折磨得憔悴不堪,女人是否会感觉更甚?

  陈葵:不会,女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其实比男人更强,而且累不累关键在于心态。

  我这个人不追求完美,只要达到80-90分,我就满足了。如果用70分的力量达到80分的效果,我会非常高兴,但是反过来,用100分的力量达到90分的效果,我就会很难过。人总该给自己留20%的精力享受生活,因为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其次,要善于分解压力。指标要定得合适,然后分解成小块,你面对的总是一小块,就很容易有成就感。总是很累久不对了,说明要么是你的目标太高,要么是没有合适的战略部署。

  女人都是两面的,一面追求成就感,完成社会的责任,另一面追求享受、艺术和生活。在属于我自己的那20%的时间里,我会充分地去享受生活。我很喜欢旅游,每一年都会出去,完全沉醉在那20%的天性里。然后我很知足,我知道是工作给我带来生活的便利,所以我该回来努力工作了。

  SP您怎样看待情感和工作的平衡?

  陈葵:我是一个求变、喜新厌旧的人,所以不可能把感情固定在某一个人身上。也许年轻的时候有过,但是后来发现不值得。我是一个很唯美的人,对感情要求很高。可是没有人能既是你工作的伙伴,又做你生活的伴侣。而且,我没有精力对待感情,我不能负责任,而感情是需要精力去经营的。所以我选择独身。

  但独身不意味着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女人一定要有一个朋友圈子,那个圈子里的人和我的工作无关,完全让我享受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与其用婚姻去“打磨”对方,不如让双方都享受对方的美好。

  结婚是年轻人的奢侈品和老年人的必需品。有一天我老了,害怕孤独,愿意牺牲很多自由去寻找一个伴儿,那我会去结婚。而现在,我还要享受生活。

  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情绪化是‘女强人’的大忌。”

  SP您说话总是柔声细语,不像人们心目中女强人那样“咄咄逼人”。您怎么看待“女强人”?

  陈葵:其实我是一个急脾气,以前在COMPAQ的时候,同事说我浑身像捆了炸药一样。我现在也还是急脾气,这是个性没有办法改,但是我会试着用更好的方式去表达,毕竟怎样达到最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SP是否有切身体会?

  陈葵:简直有“切肤之痛”(笑)。举个例子来说,过去我在一家公司任职的时候,我的部门和另一个部门发生了矛盾。在我看来是对方侵害了我们的利益,我的急脾气让我恨不得马上找人来评理,恰巧这时老板又在欧洲出差,于是我就打通越洋电话,让老板马上出面惩罚别人。因为这件事还牵扯到客户,老板当然不会简单地批评对方了事,而是说,先别急,我们看看怎样解决问题。可是我不依不饶,不计一切后果都要他给我公道。为此老板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一个多小时,游船开走了都没有发现。这件事后来在公司内引为笑谈。

  因为这件事我对老板耿耿于怀,认为他处事不公。直到后来我自己站在他的高度上思考,我才发现,其实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找到“最对”,而是“最好”、“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意识到这一点我很高兴,我觉得自己在成长。这种成长不是指你的职位升高了,而是说明你的心智在成熟。感情用事、情绪化的确是很多“女强人”的特点,也是一个大忌,因为谁会愿意和情绪变化莫测的人共事呢?

  SP您又是怎样逐渐克服“情绪化”的呢?

  陈葵:原COMPAQ的一位总经理曾经指着我对人说:你知道吗?陈葵还会哭呢!其实不止是他,我的每一任老板都见过我哭。我知道这是一个男性的社会实体,哭是没有用的。一开始我强制自己不要哭,可是没有用,一遇到委屈,眼泪就哗哗地下来了。我最恨自己这一点了。

  所以强制自己不哭,是治标不治本。只有让自己的心理成熟到感觉不到委屈,才会真正奏效。

  于是我想,我真的有那么委屈吗,我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别人也遇到过?我发现,作为女人其实是幸运的,别人多多少少会照顾你,对你哭也能理解,可是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遇到的问题比我更多,而且他们不能哭,不能示弱。这样一想,我就不觉得委屈了。

  然后,随着自己的职位升高,责任感和保护欲也越强,心智也更加坚强。

  SP是不是说,你以前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需要寻求保护,而现在你需要去保护别人了?

  陈葵:我以前也不算弱者。但是你把自己当作弱者还是强者这一点很重要,把自己当作弱者,你就会对别人的举动更加敏感,对“伤害”更加敏感。所以说“真水无香”,真正的女强人,心智更坚强,一切尽在掌握,不用做出“咄咄逼人”的样子。“咄咄逼人”其实是外强中干的表现。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希望被采访人能填写或者采访人务必获取)

  毕业学校/学历:北方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

  星座:天秤

  对事业帮助最大的人:历任老板

  最崇拜或最尊重的人:邓小平

  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旅游

  爱车:红色宝马跑车

  希望退休的年龄:55岁

  陈葵简历:

  1999.12至今冠群金辰软件公司,总经理

  1997.5~1999.12 3COM公司,分销业务部总经理

  1996.4~1997.5香港COMPAQ公司,PC销售渠道经理

  1995.6~1996.4 COMPAQ北京代表处,销售经理,其间还分管COMPAQ沈阳、广州办事处

  1994.8~1995.6 DEC(中国)有限公司,销售代表,负责DEC的PC中国销售

  1987.7~1994.8二炮第一研究所,技术工程师

  卢朝霞:

  做学问与搞管理相得益彰

  “IT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作为从事IT行业的女性,本身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希望她们能够心情愉快,做事富有激情,发挥自己的特性。”

  第一次见卢朝霞,是在东软公司2004年媒体见面会前的午餐会。嘉里中心饭店里被无线网络的电波所覆盖,“热点”带给一个尽职的企业家的“麻烦”在于,不论到了哪里,都很难找到休息的时间了,--打开笔记本,就可以登录企业的信息系统,或者查看新闻、处理电子邮件。

  卢朝霞一到嘉里中心一层咖啡苑,就打开了笔记本忙起来,连自助餐也是别人帮着拿,然后边吃边工作。像是在准备下午开会的PPT,本来说能有间隙安排采访也未能成行。

  沉稳而有学者风度,是卢朝霞给人的最初印象。从一位东北大学的教授、国内知名的电子政务专家,到国内最大软件公司的COO,卢朝霞肯定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在后来的采访中,她将这两个角色做了生动的比较,认为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做企业家,都要为人师表、先做人后做事。直到现在,不少圈内人还亲切地称呼她“卢老师”,而很少叫“卢总”的。

  与叶莺和陈葵相比,卢朝霞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长者。她可以滔滔不断地给你讲现代企业管理,但无论如何,你都觉得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有着中华女性特有的耐性、勤劳和忍力。

  问及她希望退休的年龄,她说50岁。这出乎意料。但应该相信,即使到了50岁,她从企业管理的岗位上退下来,也不会就此停下来,而会把相当多的时间交给学术或授课,她不是那种可轻易停下工作而享受生活的人。

  SP作为电子政务专家,您认为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不足,对贵公司有哪些机会?

  卢朝霞对电子政务,目前国家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的提出更加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对电子政务理解不够深的问题。电子政务涉及的内容不仅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网络和系统计算机化,更深一层是政务流程的改变及组织架构的调整。

  所以我认为电子政务的核心第一是流程的优化,通过数据信息化,缩短流程链,消除服务中不方便的情况;第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但由于受到政务改革中政策、方法、法规、功能以及多部门协调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加深了解决电子政务核心问题的难度。

  从东软来讲,对做电子政务有两点优势:一是有对业务流程比较熟悉的行业专家,二是有这两年积累下来的相关技术平台。目前,电子政务工程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项目透明度高了,对于东软这种有实力的公司,很欢迎这么做。

  SP能否对您在IT产业取得的巨大成功有个自我评价?

  卢朝霞我认为做事情要为别人带来相应的价值,不论对下属还是客户。例如,对于下属,你可以帮助他们分析项目的情况,提高其项目成功的机会。对客户来讲,你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方案或高效率的系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水平、管理效能,增加他们的经济效益,让他们认同你的价值。

  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你有价值。价值面越大,说明你被认同的程度越深,就表明你是成功的。

  SP东软最近几年一直有战略上的调整,作为COO,您是如何把握一家大公司、使之具备长期发展能力?

  卢朝霞在中国,像我们这样一个做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公司,实际上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运营这样大的一家公司,首先你要考虑怎么以客户为中心来构造自己相应的架构,因为只有客户才能帮助企业带来持续不断的增长,你拥有了客户才会有回报,只有客户不断增多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并长久生存下去。

  以解决方案为中心来构架公司的结构,东软也做了很多的调整,比如说解决方案要求响应速度比较快,我们就将开发和销售变成重点事业部。第二,中国幅员辽阔,存在区域特征差异,所以个性化、区域化的服务应运而生。东软为此成立了“大区”,但大区的成立和事业部的成立这中间要有相应的支撑平台,因此像业务管理、技术支持中心这些全国性的服务体系来进行统一调配,实现市场策划的统一性,将各个业务端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单个业务端即能做到快速响应,也能与其它部门、业务端协调工作,做到既灵活又稳健。灵活与稳健相结合就确保了业务端能稳定和健康发展。

  SP东软也在努力使自己国际化,但东软是一家地方特色明显的公司,您认为这是一种优势还是一种障碍?

  卢朝霞东软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东软是从国际业务发展起来的。但东软也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司,有它相应的好处,也有不足。但至少在做电子政务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更有优势。就我们来看,全世界的各个国家,支持政府核心业务系统的还是本地的公司。想国际化,也需要以国内为基础,把国内做大了,在国际上势必会有一定的影响。

  SP东软曾经提出“软件是一种态度”,如今又提出“软件工厂”,您认为从软件生产上说,这是不是一种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卢朝霞“软件是一种态度”是从观念上讲,我们做软件要认真有责任感。但光有认识没有过程的管理是不行的。软件生产是一种大规模制造过程,要像制造业那样有计划、有步骤、每步可控、经济化地管理软件生产,不仅思想上要有责任心而且还要加强过程管理。

  SP:您曾荣获“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当初创业时你们的目标是什么,想到没有发展成今天规模?

  卢朝霞:得奖这些事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而且得奖也是最近几年的事。东软的规模发展的是很快的,从1995年公司拥有120多名员工到现在的5000多人,公司的发展速度确实非常快。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把事做得更扎实,让公司有一个更稳定更健康的发展。很多企业家后来成功了,获得很大的成功,将企业做得很大,但当初创业时恐怕都没有想到未来会有那么大的发展,或者如何发展。

  SP做企业领导与教书育人相比,您认为那方面更接近您的最终理想?

  卢朝霞做企业领导人和教书育人在有些方面是相似的,但有些方面是不同的。教书育人的“产品”是学生,整个流程是面对学生的,它其实强调先做人再做事,首先要为人师表,这点不论对企业领导人还是教师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学校和在企业经营指标的体现是完全不同的。

  SP三八节将至,目前在中国IT产业界还有成千上万的从业女性,您想对她们说点什么?

  卢朝霞:IT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作为从事IT行业的女性,本身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希望她们能够心情愉快,做事富有激情,发挥自己的特性。相信她们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被采访人基本信息

  出生地:洛阳

  毕业学校/学历:东北大学/硕士

  星座:狮子座

  对事业帮助最大的人:每个阶段都不一样

  最喜欢什么样的下属:有激情,做事认真

  最崇拜或最尊重的人:无

  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爬山

  最喜欢的饮品:

  希望退休的年龄:50岁

  座右铭(可无):

  卢朝霞女士,现任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运营总监,国家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教授,著名数据库应用专家,资深电子政务专家。1982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系,1985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1995年晋升为东北大学教授。

  多年来,卢朝霞研究并开发了多项计算机管理软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高科技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开发了四十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其中多项荣获国家、省级科学技术奖与科技进步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ORACLE实用教程》和多本数据库应用教程,在数据库系统和应用建模的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卢朝霞曾先后荣获“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百名跨世纪青年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