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红火蚁入侵专题 > 正文

蚂蚁比人还有组织性 可能有种族和“国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 08:52 环球时报

  何辉

  蚂蚁可能是人类生活中最不起眼的邻居,它们给人的印象几乎都是无处不在的身影和漫无目的的爬行。对于这样一个邻居,人类仅派出500多名代表去研究,他们就是世界上全部的蚁学家。

  前些年,在这500多人中的两人写了一本介绍这些不起眼邻居的书,并且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

  这本书就是贝尔特·荷尔多布勒和爱德华·威尔逊写的《蚂蚁》。两位作者都是享誉世界的蚁学家,特别是威尔逊教授,他同时也是社会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通过研究广泛的种群竞争行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将社会生物学的理论推广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个物种,并以此进一步讨论了人类的本性问题。他的《论人的本性》一书也曾获得普利策奖。

  所有蚂蚁的重量与所有人的大致相等

  《蚂蚁》是一本以生物学家为读者对象的科学专著,它篇幅巨大,可以说是一本蚁学的专科全书。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蚂蚁这一可爱又可敬的物种,荷尔多布勒和威尔逊又根据原著改编出了《蚂蚁》的通俗版本———《蚂蚁的故事》。在两位蚁学家的笔下,一群群膜翅目的小爬虫,像一个个小精灵,以一种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方式繁忙地生存着。

  蚂蚁占据着地球上1%的生物量和1/3的动物量,所有蚂蚁的重量与所有人的重量大致相等。蚂蚁还是举世公认的“大力士”,它能举起300倍于自己体重的物体。蚂蚁几乎是最爱挑衅和最好战的物种,桀骜不驯的它们如果掌握了核武器,世界可能会在一个星期内毁灭。蚂蚁也是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物种,它们有组织、有种族、甚至有“国家”。如果所有的人都消失了,剩下的生物势必依然生机勃勃;如果所有的蚂蚁都消失了,其影响正好相反,而且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每一个蚁群都像一个生命体

  每一个蚁群都像一个生命体,为群体的存在而拼命斗争、繁衍,蚁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像生命体中的某一个器官或组织,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蚁后是毫无个人情趣的“产卵机”,它的职责就是产卵,工蚁是“石女”之身的劳工,它们抚养“姐妹”、外出觅食、栽培真菌和畜养蚁牛。兵蚁则是膀大腰圆的“女战士”,只要蚁群一有风吹草动,它们便义无反顾,“舍生取义”,绝无一个逃兵。作为蚁群中为数不多的“男儿”,雄蚁的一生却是短暂而黯淡的,它们的出生只为婚飞(蚂蚁群体交配的形式)之日的“寻欢作乐”。

  作为个体的蚂蚁也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它们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比人类的语言更有效,它们用十几种化学物质作为“单词”或“短语”,再配以各种动作,组合成截然不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信号,这些信号使整个蚁群的反应速度要远远快于我们训练有素的特种兵。蚂蚁没有良好的视觉和听觉,但这些“既瞎又聋”的蚂蚁却拥有另一个感觉世界,这个世界对于它们来说可能更加丰富多彩。

  蚂蚁是世界上社会性最强的动物

  蚂蚁的最迷人之处还在于它们的社会性,可以说蚂蚁是世界上社会性最强的动物,它们的“群体意识”是人类无法比拟的。虽然蚂蚁和人类同为社会性动物,但是,蚂蚁社会却拥有与人类社会完全不同的结构。蚂蚁社会是家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是“一家人”。蚁后虽然是所有其他蚂蚁的母亲,但是它也不具有任何领导地位,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相互平等、各尽其责,为家族的兴旺贡献力量。在蚂蚁的种群之间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同蚂蚁种群之间充满着战争、剥削和欺骗。不同种群的蚂蚁常常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而兵戎相见。

  蚂蚁自私残忍和大公无私的两面性,让我们看到了生物进化图景的壮阔和神奇之处。蚂蚁的牺牲精神使我们认识到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不一定只是自私和竞争,合作和利他主义同样被大自然所青睐。虽然蚂蚁和人类采用了不同的形式,但是二者都利用集体的力量达到了种族的兴旺,分别成为昆虫纲和哺乳纲的统治者,在两个物种截然不同的外表下,隐藏着相似的生存策略。我们应当更加了解和尊重我们这些繁忙的邻居,透过它们,我们看到的是自然的伟大和我们的自大。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领略了蚂蚁王国的绚丽和神奇,同时也深深地被像荷尔多布勒和威尔逊这样的科学家所打动。在一篇篇美丽章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蚁学家的勤奋、严谨和求实的精神,是他们对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同时我们还看到科学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在纷繁世俗的社会中,他们那种淡泊名利,纵情于科学海洋的高尚情怀,深深地将我们这些曾经同样有梦却已然囿于尘世的读者打动。▲(本书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