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上海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开展集群化研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 10:35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汪敏华) 贺林,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对精神病及单基因病遗传学“术业有专攻”;陈进,交大“汉芯家族”计算机芯片总设计师,两人专业“远开八只脚”,最近却结成科研“搭档”,携手进军国际上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DNA计算机。加盟这个课题组的另外8位专家同样专业迥异,有的来自微纳米科研院,有的来自机电设计与自动化研究所,还有的来自应用数学系。

  这种不同学科“杂交”的创新团队,今年本市还冒出了3家:复旦大学贺福初研究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研究组和上海建工集团胡玉银研究组。入选的40多位科研人员是本市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建筑、药学等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平均年龄只有40岁。市科委计划对每个创新团队重金投入800万元,首期1180万元资助经费已拨付到位。

  创新团队立足交叉学科领域,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集群化研究,以加速创新进程,提高创新水准。胡玉银研究组承担的是500米—800米超高层建筑成套技术研究,科研人员正努力突破金茂大厦创下的混凝土一次泵送382.5米的世界高度;同时,在恶劣环境下特别能战斗的特厚钢板焊接机器人、计算机控制自动爬升模板系统、超高层建筑风效应等也成为研究目标。胡玉银介绍,“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材料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金属焊接等专家联盟,攻关力量强多了。”中科院院士贺福初领衔的研究组联合遗传学、化学、生物物理学等专家,以干细胞研究为切入点,着眼系统生物学,着力描绘重大肝脏疾病“全景式”的生理病理“认知图”。蒋华良研究组的药学、化学、计算机等专家正协力开展基因组时代的创新药物研究。

  不同学科的精英聚合交流,常在不经意间迸射出一串串创新火花。上海交大贺林研究组为了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芯片植入生物机器人的“大脑”,10个科研人员互相“上课”:原子核研究所的专家介绍纳米尺度下如何操纵DNA分子,微纳米学科的专家介绍如何让携带药物的“生物导弹”直扑病灶……

  组建创新团队,缘自诺贝尔奖的启发。市科委有关领导介绍,其一是出现一批获奖专业户。上世纪全球共有185家机构获得诺贝尔奖,其中20%的机构获奖3次以上,12.4%的机构获奖5次,4%的机构获奖10次。其二是三分之一的获奖项目出现在交叉领域。为此,加强交叉领域研究,利用创新团队力量突破科技发展关键问题,已成为科技强国的共同选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