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正文

“哥伦比亚”失事周年 国际航天业冲出迷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31日 11:56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叶加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如今,整整一年过去,尽管美国还没有恢复航天飞机飞射,但随着今年1月“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以及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新的太空探测计划,美国的航天事业已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巨大挫折中重新振作起来。

  日前,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一年来美国及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问题,《财经时报》走访了京城部分专家。

  2004世界航天仍有诸多看点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月26日,中国台湾将发射“中华卫星-2”卫星,很可能为军事服务

  “2004年,世界航天活动将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年初,一系列空间探索活动吸引了全球的眼球。”《国际太空》杂志社副主编庞之浩告诉《财经时报》。

  美国宣布新的太空计划

  从美国方面看,美国总统布什1月14日提议,争取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长期停留,为下一步进行载人火星探测等做准备。这是自“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美国在航天领域提出的最大胆目标,如果最终付诸实施,将给美国乃至全球航天事业带来深远影响。

  除登月外,布什还提出未来美国载人航天的另外两大目标:一是于2010年完成美国所承担的国际空间站工作义务,之后将空间站研究重点转向太空旅行对人体的影响。为此,美国将尽快恢复航天飞机飞行,航天飞机今后几年主要任务是完成空间站组装,然后在2010年“退役”。

  另一个目标是研制名为“乘员探测飞行器”的新型载人航天工具,争取2008年完成开发和测试,最晚2014年进行首次载人飞行。“乘员探测飞行器”将类似“阿波罗”登月飞船的指挥舱,不仅可以代替航天飞机将宇航员和科学家送上空间站,而且可以将人运至更高轨道。

  布什指出,美国宇航局未来5年的预算为860亿美元,通过对这笔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可以为达到上述新目标提供绝大多数资金。与此同时,他还敦促国会在今后5年中为宇航局增加约10亿美元预算。

  在欧洲猎兔犬-2火星着陆器和日本希望号轨道器于2003年底纷纷“失利”的重压情况下,1月,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先后着陆火星,且传回至今最清晰的火星表面照片,使全世界掀起了火星热。

  美国人不仅对火星感兴趣,同样也对彗星和土星感兴趣。1月初,飞行已久的美国“星尘”号探测器与怀尔德-2彗星顺利交会,并发回了非常有价值的彗星照片,令全球天文学家兴奋不已;1997年发射的世界第一个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也预计于今年7月进入土星轨道。

  庞之浩说,“卡西尼”号价值数十亿美元,是美国最后一个大型探测器,由于大型探测器庞大的费用开支也让美国人消受不起,因此,今后美国将开始使用小型探测器,它的原则是更快、更好、更省。

  欧洲、日本、台湾均有卫星发射

  2004年的通信卫星发射也很多,其中有几颗卫星是新型通信卫星,非常引人注目,为未来的卫星通信展现出美好的前景。例如,美国在1月用质子号发射的首颗国际通信卫星-10,这颗卫星由阿斯特里姆公司制造,覆盖一部分美洲地区,以及欧洲、非洲和西亚。它首次采用等离子推进系统进行轨道位置保持的卫星,携带16台Ku波段和45台C波段转发器,设计寿命为13年。

  庞之浩说,除了美国在2004年有一系列动作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行动,向太空进发。

  欧洲将于2月26日发射价值10亿美元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预计于2014年11月与丘留莫瓦-格拉西梅科彗星相遇,并且会在该彗星上完成着陆。

  法国新研制的军用通信卫星“锡拉库斯-3”,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升空,从而拥有自主的军用通信卫星;2月27日升空的日本MBSAT-1移动广播卫星,将在亚洲率先推出移动卫星广播业务,主要为日本和韩国提供服务。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月26日,中国台湾将用美国金牛座-XL发射“中华卫星-2”卫星,其主要任务是监控台湾岛及周边水域,用以研究大气条件。但庞之浩认为,台湾发射卫星,很可能为军事服务。

   自去年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后,中国在空间探索方面又将有崭新进展,继去年12月30日发射双星计划的第一颗星——探测-1(又叫赤道卫星)后,今年,探测-2(又叫极轨卫星)也将入轨,该卫星用于研究磁气圈。届时,这对双子星座会更加灿烂辉煌。

  空间探索巨大的耗资为的是得到军用和民用价值,但有些大富翁却把它当成一次冒险旅行,去年4月19日,一架被称为太空船-1的私人“火箭飞机”在美国加州莫哈韦机场首次亮相,预计最快于2004年初正式起飞。若一切顺利,它可望成为全球第一艘载人升空的私人太空船。

  火星成新一轮太空竞争焦点

  中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计划是,在2020年前发射一颗绕火星的探测卫星

  1月4日,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勇气”号成功在火星着陆并拍回大量珍贵照片;1月25日,“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也成功着陆火星。而此前,由欧洲宇航局发射的“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也于去年6月升空,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与地面取得联系,欧洲宇航局不得不宣布此次登陆火星计划彻底失败。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振兴院士告诉《财经时报》,火星是航天器的坟场,目前为止,只有“勇气”号和“机遇”号成功登陆火星。这确实是一项高科技成果,其精确度就好比从巴黎打一个高尔夫球,正好落到了日本东京的某个球洞里。

  据介绍,自1960年以来,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30艘无人飞船,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研究,总成功率为40%。前苏联在1960年10月10日向火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无人飞船,但未到火星即失踪。到1988年为止,前苏联共发射了15艘飞船,失败了11次,只有4艘飞船成功到达火星并取得了一些数据。

  日本也曾在1998年7月4日发射了一颗名为“希望”号的火星探测器,原计划在1999年10月到达火星,但由于燃料和供电系统接连发生故障,进入绕火星轨道所需的发动机点火已无法完成,最后它将会撞上火星。这样,斥资200亿日元开发的火星探测器,将无法到达火星。

  “勇气”号和“机遇”号的成功登陆,让美国宇航局备受鼓舞。美国宇航局官员透露,如果2008年向火星发射新飞船的计划能够实现,下一步将是向火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人类在火星着陆,甚至在火星定居的千年梦想。就连美国宇航局长丹尼尔·戈尔丁也乐观地预测,20年内,人类的足迹可以踏上火星。

  “我们一直对国际上的火星探测活动进行跟踪研究,以便为将来我国实施自己的火星探测做准备,我国火星探测的第一步计划是,在2020年前发射一颗绕火星的探测卫星。”刘院士说。

  据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就开展了火星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中都有“行星探测”方面的课题,主要调查国外在火星等行星探测方面的进展,总结国外火星探测已取得的科学成果,并对我国初期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和探测器方案等进行预先研究。

  由于火星探测是耗资巨大的空间探索行动,目前为止,世界上开展火星探测活动的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是后起之秀。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九箭十星”振兴中国航天业

  中国今年将继续按部就班地推进航天计划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振兴院士向《财经时报》透露,今年内,中国将完成“九箭十星”的航天发射、飞行试验任务。

  嫦娥计划启动

  刘振兴说:“这九箭十星将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陆续发射升空,其中有一次是一箭双星。今年第二季度将以‘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探测二号’卫星,第四季度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风云’二号04星。

  “作为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地球双星探测计划’项目,‘探测二号’极轨卫星将与去年底发射运行的‘探测一号’卫星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研究太阳活动和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

  “‘风云’二号04星升空后,将接替此前发射的‘风云’二号A星、B星,并将与‘风云’一号卫星互为补充,实现对中国气象情况全天候观测。”

  刘振兴说,与九箭十星发射同步,还将完成“神舟”六号飞船整船总装,完成“神箭”——长征二号F箭上产品齐套,做好第二次载人飞行的准备。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积极开展“嫦娥计划”,将在2010年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计划。“嫦娥计划”将分四个阶段来实现:第一步是研制和发射月球轨道器、软着陆月球登陆器和月球车;第二步实现取样返回;第三步实施载人登月计划;第四步的任务是人类在月球上定居。

  而《国际太空》杂志社副主编庞之浩介绍,中国首先登上月球的将是机器人而不是真人。庞之浩说:“在太空,宇航员是极其昂贵的资源,用机器人代替宇航员从事某些工作将更加安全、经济。”

  为“神舟”六号发射做准备

  庞之浩还介绍说,“神舟”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神舟”六号比“神舟”五号更先进,将会派两名宇航员进入太空飞行,飞行时间也将达到5至7天。宇航员不仅在返回舱,也会进入到太空舱进行一些实验。

  据了解,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已拟定了一个三步走的航天计划:第一步是在2003年实现载人航天,“神五”已完成这一使命;第二步,2007年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发射一个10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一个20吨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也就是建立长期运行的空间站。

  我国不仅按计划实施庞大的航天计划,而且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去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项目的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与欧洲最大的合作计划。

  谈及伽利略计划,庞之浩说:“目前全世界使用的导航定位系统都是美国的GPS系统,欧洲人认为这并不安全。为了建立欧洲自己控制的民用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欧洲人决定实施伽利略计划。考虑到目前中国与欧洲的合作处于最好时期,此外发展中国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需要与欧洲合作,于是中国决定参加欧洲伽利略计划。”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各方面来考虑,中国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庞之浩说。

  与美国差距仍大

  相对于美国航天事业庞大的开支,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花费好比杯水车薪。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首次探月的预算仅10亿元人民币左右;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为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使用资金也仅180亿元人民币左右。

  而根据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的新的太空计划,今后五年美国用于新的空间探索计划的费用至少为120亿美元。

  这简直是一个巨大的落差,相比较而言,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是差距巨大。中国在去年才实现载人航天,而美国早在1958年就已实现载人航天;2010年中国才会实现机器人登月,但美国早在1969年就已经真人登月成功;中国打算在2040年实现探测器登火星,而美国已在今年实现了“勇气”号登火星的壮举。

  “但这并不等于中国无法与美国较量,实际上,中国‘神舟’五号的发射,就完全打破了美国原先的计划。”军事专家宋宜昌对《财经时报》说。

  载人航天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成就,包含高精尖科技,现在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这项技术。载人航天在军事方面有重要意义,使中国的防空能力和攻击能力大大增强。以前空对空导弹是有规可寻,拦截导弹比较容易击中攻击目标。但载人航天的成功,可以由人来控制规避拦截导弹的袭击。无论有多少TMD,也无法完全防范。因此载人航天有一种威慑作用,从而达到世界力量的平衡。

  宋宜昌说,“神舟”五号的发射正好赶上美国航天事业的空白,实际上,美国现有的航天飞机已经老化,它需要重新研发新的航天飞机,大概也得在5到7年之后。因此,“在这场兵不见刃的战斗中,中国确实打了它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中国正积极开展国际间合作,大家优势互补,着重发展一个点,而不是一个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哥伦比亚”号失事一年来全球航天大事记

  2003年4月26日俄罗斯联盟TMA—2载人飞船升空,完成了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2003年5月4日“国际空间站”第六长期考察团的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载人飞船返回地面。

  2003年5月9日日本用M-5火箭把MUSES-C小行星探测器送入太空,飞往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1998SF36”小行星,执行人类首次从一颗小行星带回岩石碎片的任务。

  2003年5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A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2003年6月2日欧洲率先用廉价的俄罗斯联盟—FG火箭发射“火星快车”探测器,拉开新一轮火星探测热潮。

  2003年6月8日载有进步M1-10货运飞船的联盟-U火箭顺利升空,为“国际空间站”两名成员送去食品、水、燃料、卫星电话、科研设备及邮件等物品。

  2003年6月10日美国发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并于2004年1月4日着陆火星。

  2003年7月8日美国发射“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并于2004年1月25日着陆火星。

  2003年8月29日载有进步M—48货运飞船的联盟-U火箭顺利升空,是“进步”系列货运飞船的第102次航天发射,也是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第12艘货运飞船。

  2003年9月4日进步M1—10脱离空间站后首次作为空间实验室独自在近地轨道上飞行,进行对地观测。

  2003年9月27日欧洲用阿里安-5发射其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预定2004年12月到达月球轨道。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3年10月18日联盟TMA—3升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八长期考察组的两名成员和1名短期考察员。

  2003年10月21日中国与巴西第2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卫星与创新—1小卫星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28日搭载着“国际空间站”第7考察组2名航天员和1名短期考察员的联盟TMA—2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2003年11月3日中国发射第18颗返回式卫星,并11月21日在四川中部地区成功回收。

  2003年11月15日中星—20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03年12月8日在“国际空间站”工作和生活的福阿莱,成为在太空累计逗留时间最长的美国航天员。

  2003年12月30日中国探测—1卫星成功发射,突破了中国卫星以往跨入太空的最远距离。


  
 
评论】【通讯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