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土地整顿“一刀切” 高新区受牵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7日 13:35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4年1月7日封面 本报记者王新佳报道 没有土地,就没有发展的空间。2003年是许多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起步之年,然而一场全国范围的土地整顿,使高新区的扩张也随之急刹车。对全国53个高新区而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土地整顿无疑是2003年最热门的话题,在2003年末召开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土地整顿仍是一个焦点,所有的高新区一致认为,土地整顿不该“一刀切”。 高新区带动经济增长 对于土地整顿,高新区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高新区带动了经济的增长,其它地区无法比拟。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玉海介绍,2003年1-9月,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32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40.4%,上缴税金672亿元,增长了43%。出口创汇37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1%。主要的经济指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左右。预计2003年可以实现营业收入的总额可突破2万亿人民币,增幅保持在30-45%。 高新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西安高新区为例,2003年,西安高新区GDP将达到157亿元,占西安市的16.7%,比2002年提高了2.3%。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说,西安高新区在发展的同时,对周边地区也起到了扶持作用。西安高新区鼓励区内农业高科技企业到杨凌建设基地;鼓励区内企业在周边地区建立协作配套厂家,在西安高新区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 2000年,原张江集团公司总经理戴海波为了快速地推进园区的开发,组建了四个子公司,张江周边的镇以土地入股,在张江科技园区的带动下,张江镇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经济发展的聚集地,周边的北菜镇、花木镇、唐镇都成为浦东新区令人羡慕的地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王荣芳自豪地说,张江几年的发展证明,高新区的建设不仅不能停,还应该壮大。 高新区解决就业问题 高新区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压力。厉以宁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目前,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使众多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但是在城市人口尚没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必然带来不安定因素。就业机会来源于民营企业的大量发展,以培养高新技术企业为己任的高新区则担当起了创造就业机会的重任。2002年,西安高新区看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后,提出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中心。2002年,西安高新区安排就业人口4.6万人,2003年突破18万人。景俊海说,“我们给一般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特别要注意给高学历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否则就造成对国家的资源浪费。而只有高新区才能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就业机会。” 高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高新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大批农民脱离了土地,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高新区不仅单位面积实现的工业增加值远远高于农业所产生的效益,也由于是通过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从而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正在兴起的中关村北京丰台总部基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经过两年的策划和调研,中关村丰台园区提出城市郊区化、郊区城市化的思路,引进了在国外比较成熟的适合丰台园区发展的“商务花园”模式。中关村丰台园区管委会主任汪洪说,这种科技园区不仅发展了高新区,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的边缘建成了新的科技型社区,解决了城乡结合部过去的城市功能不完善、环境不优美、人员层次不高、生活设施配套不全的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其文教授高度评价丰台园区的办法:“GDP的提高并不代表社会的安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发展观很重要。” 区域之间有差别 在“一刀切”政策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前,东部确实存在由于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的状况,而这时西部的工业化才刚刚起步,全国的土地使用全部刹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认为,鉴于目前这种区域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不适合在土地整顿上实行“一刀切”。他说,“西安市城区只有17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50多万人,平均一平方公里有2万多人,密度非常大。2003年,西安市刚刚提出要拉开城市骨架,还没有做就停止了,对西安这样的特殊城市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考虑。”国家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处长翟宝辉也承认,“东西部发展有时间差,采用同一个政策确实有负效应,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刀切”迫不得已 从某种意义上说,2003年的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整顿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显示了中央政府对治理乱占土地现象的决心。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是6015个,规划面积3.54万平方公里,这些乱建的开发区不仅难以形成产业的积聚效益,而且带来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侵害农民的利益等诸多问题。但是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数字,2002年底全国圈占土地3.6万平方公里,真正的国家级高新区607平方公里,仅占总数的1.6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陈现宾处长坦陈,“可以肯定地说国家级的高新区总的来说是不错的,真正有问题的是省以下的没有按规定审批的开发区。” 但是为什么不能如各高新区所呼吁的那样进行分类处理?陈现宾说这是一个难题,在用地标准、用地考核指标体系上需要形成量化的标准,很难说能做到什么程度。陈现宾表示,正在进行的土地市场整顿不完全是“一刀切”。据2003年7月18日国办发布的紧急通知指示,暂停审批新设立开发区和开发区的扩区,确需扩区的必须到国务院审批。国家级的开发区发展比较规范,项目也比较好,如果真要用地到国务院审批,会得到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