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獾控制牛群感染肺结核的政策弊大于利(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6日 12:06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英国时间11月5日(北京时间11月6日)消息,在英国一项全国性研究最初结果显示,为控制牛群中的肺结核感染,每年屠杀数千只獾的政策似乎是弊大于利。 一直以来,由于携带导致牛患上肺结核的细菌,獾被认为是这种肺结核的重要病毒库。为了控制牛肺结核,从1975年开始,英国政府在牛群发生肺结核感染的地区共屠杀了2万多只獾,这就是所谓的“被动筛除”政策。1998年这项政策暂时中断,英国政府开始进行一项 约翰-鲍纳(John Bourne)原是英国雷丁大学退休兽医,他带头进行这项研究。他将“被动筛除”与其他两种方法“不筛除”和“主动筛除”进行比较,并在实验区采取这三种方法,借以观察不同的实验效果。所谓“主动筛除”是指尽可能地屠杀全地区内的獾,而不仅限于牛群感染肺结核区域;“不筛除”是指不进行屠杀,放任獾在全地区内行动。这项研究覆盖了英国30个地区,每个地区大约有100平方米面积,研究准备一直持续到2005年。 但鲍纳研究小组上个月决定向政府报告实验的最初结果:在“被动筛除”区中,牛群肺结核感染数比“不筛除”地区的感染数多27%。该研究并没有查明感染数增多的原因,但研究学者认为,筛除性屠杀促使獾在地域间四处跑窜,进而扩大了疾病传播的范围。 英国自然保护和渔业部部长本-布兰德沙在11月4日宣布,“被动筛除”方式在实验中将不再采用。布兰德沙说,这个研究结果让一些人大失所望了,因为在实验中,采用“被动筛除”方式屠杀的獾数量显然要比采用“主动筛除”方式屠杀的来得少,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可能缓和农民与动物保护组织的矛盾:一方是要保护自己的牛群免受感染;一方是反对筛除屠杀,保护獾的生存。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肺结核与獾研究专家斯蒂芬-霍利斯表示,我们可以改变“主动筛除”方式,使獾的数量和生态环境尽可能地受到较少的影响。但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办法是,开发一种肺结核疫苗。(编译/梦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