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平:经历本身也是一种财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3日 11:27 新浪科技 | ||||
——访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技术馆徐爱平老师 8月21日上午,马斯特杯200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及研讨会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内地、香港以及新加坡的各大名校及研究机构的500多名选手组成了80多支队伍,角逐 在21日开幕的中国机器人大赛84支参赛队伍中,有一支“年轻小将”活跃在赛场上,吸引着众多参赛队员以及新闻媒体的注意——参加“机器人游北京”项目竞赛的中学组队员。 与占参赛队员大多数的大学生们相比,这些初中的孩子们无论在参赛经验还是知识技能方面都少很多,但面对着同样的机器时,他们却能拥有相同的热情——对知识的执著。 中学组的四支参赛队伍有三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馆派出,孩子们的辅导老师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技术馆的徐爱平老师,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青少年代表队以及小队员们的情况。徐老师说“比赛主要是重在参与,让同学们多一些参赛经历。毕竟,经历也是一种财富。不管失败也好,甚至有的时候不得不含泪放弃,孩子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承受随时而来的成功和失败。”参加这种科研活动,同学们不仅可以实现自主性学习,还能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之外的条件,徐老师说“只要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就够了。” 谈到自己学生的能力,取得的成绩,徐老师颇为自豪。在美国,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中,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总共派出三名小选手(其中就有参加这次机器人大赛的队员),拿回了金、银两枚奖牌,为我们的国家挣了光。要知道,对这几位十四、五岁,丝毫没有国际大赛参赛经验的孩子们来说,没有辅导老师、家长的陪同,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参加国际大赛,无论是照顾自己的生活,还是器械方面的技术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可在他们参加了预赛以后,刚开始还有点忐忑的小选手们这样和自己的老师说:“都说中国孩子的动手能力比外国人差,其实我们挺棒的。”“确实,我们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平台,又有很扎实的基础,所以他们有能力取得很好的成绩。”徐老师说激动地说。 “有时候我们总是说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其实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给孩子什么了?’”看着身边赛后仍然检查自己机器的小队员,徐老师不禁对这种普遍的观点产生了质疑。“孩子们感兴趣,我就尽我可能多教他们。有很多人问我这么深的专业知识,十几岁的孩子能不能接受得了。其实,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是就某一专业进行钻研,相对课堂要求掌握广泛的知识而言,针对某一方面孩子们就可能钻得很深,甚至超过我,他们有这个能力。” 到目前为止,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智能机器人”班已招收了六十多名学生,基本上为初中学生。课堂上,徐老师除了给孩子们将写科普知识外,还教授了电子、机械制作、焊接以及绘图等基础知识,开阔大家眼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通讯员:王怡)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