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中国专家激辩互联网实名制专题 > 正文

李希光事件亲历记--答《中国记者》编辑问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2日 19:50 新浪传媒

  李希光给《中国记者》记者的回信:

  尊敬的《中国记者》编辑x x x,

  既然您建议所谓"李希光事件"的当事者站出来说话才能搞明白.那么,我就简单地叙述一下我所知道的"李希光事件":

  那天晚上,我正在家,一个自称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女子打电话给我,亲切地说,“李老师,我在你的班上旁听您的课。“既然能老远地跑到我的课堂上听课,也算是我的半个学生。我就接了她的电话。但是,她突然提出就所谓“李希光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采访我,我说,这句话是一年前我在广州电视台的关于新闻改革长篇谈话中的一句话。事隔一年,如果《南方周末〉报道这句话,必须把我当时讲话全文刊登出来,不得断章取义,因为我当时谈话的重点不是谈网络。更何况,我今天对网上匿名还是实名这个话题,毫无兴趣。因为,禁止网上匿名是非常不现实的,在法律上和技术上都行不通。如果,这样把我的话引用出来,其目的很清楚,是要我惹怒众人,成为众矢之的。我跟这位自称旁听我课的女记者说,“新闻采访的第一职业道德原则是,首先要问被采访者是"on the record"(同意录音、记录和报道)还是"off the record"(不同意录音、记录和报道).你既然旁听我的课,同时又称我是你的老师,那么,今天晚上我们的交谈仅仅是师生之间的交谈.如果你把我们今晚谈话作为采访报道出去,这不仅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更是个人品质问题.因为,我明确告诉你,我今天跟你谈的一切,都是off the record."这个记者痛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几天后,这个年轻的记者竟然制作了这样一篇轰动的文章.一位美国朋友说,这篇报道简直就是一篇预谋出来的报道,有人格谋杀嫌疑。但是,我不认为有这么严重。我倒要感谢《南方周末〉这篇中国式的《斯塔尔报告〉,虽然我比不上《斯塔尔报告〉给克林顿带来的魅力,但是,也让我着实一夜成名。这些天来,我每天都接到无数慕名而来的读者的来信、来电,更有许多媒体出版社问我约稿。瞧,多好的广告策划和广告效应。

  祝

  编安

  李希光(更多的文章请看www.media.tsinghua.edu.cn)

  《中国记者〉记者的来信:

  李希光老师:

  我用两天时间,运用各种搜索工具,重新了解“李希光事件”的来龙去脉。这里写下的,是我作为一个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对《李希光事件》报道的一些看法。

  ——“以上采访内容均有录音或书面记录”,有点儿立此照存的味道。不过,看到这句话,孩子式快乐立刻现于我的脑海。儿提时与伙伴们闹矛盾的情形,我会义正辞严地说,“你们给我记住了,我记着你们的证据呢!”儿童的狡猾可爱、成人的狡猾有点招人嫌、媒体的狡猾。。。。。。

  按理说,一个真实的报道,只有言之有据,就算可能惹麻烦也不用标谤信源真实。这种特殊的说明多少有些孩子气。

  在网络上断章取义引起讨论不是什么难事。作为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编辑,我自认可以用任何人的讲话作出与其意愿相悖的结论。这不是狂言,只是有悖我奉行的职业操守和专业主义。

  当然,这话也许说得重了点,我不愿恶意揣测一个实习生对新闻客观性的看法;我宁愿他是在没有充分采访准备的情况下写得稿。

  ——焦国标、喻国明以及卢跃刚。。。。。。如果专家们是在了解事件来龙去脉、了解“主人公”思想的情况下所做的评论,那么引述是客观的;但如果他们的评论是基于记者先入为主的陈述,那么这是一个框定了评论走向的议程设置。

  专家们所讲的都有道理。但如果将这些道理加诸于一个被扭曲的议程,那么就会产生客观性的问题,并成为记者倾向性的倍加乘数。

  专家们所做的评论,针对的到底是他们所真实了解的事实,还是记者讲述的事件?这是个问题。如果是后者,那么记者最后的成文,无疑有RAPE IDEA之嫌。(原谅我用这个词,但这是个人评论,不是看似客观的新闻报道)。

  事实上,报道中只字未提专业人士们对整个事件的了解程度。这是记者的疏忽,还是。。。。。。

  当时情景如何,看来只有当事者站出来说话才能搞明白了。

  ——如今,在国内的媒体上,所谓“滥用良知”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一方面,客观地说,南方周末并不是最突出的例子;那些定位“高端”,处在创始期的报纸更是如此,更喜欢如此。

  全面,客观,如此简单的新闻原则,在中国实现起来为什么这么难?

  《中国记者〉编辑x x x

  2003年6月12日



评论】【硬件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