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中小型客户该如何选购低端服务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30日 16:12 新浪科技 | ||
联想集团服务器产品经理 秦风雷 今天,无论是Internet,还是企业的Intranet,服务器的地位都变得越来越重要。服务器产品种类繁多,各厂商各有特色,从表面看大同小异,但实际上大相径庭。对于用户来说,如何选择一款满意的服务器确实比较困难。总体上讲,选购服务器时应在分析性能、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可管理性、高可靠性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场价格、服务支持等因素, 首先一点,用户在采购选型时,总要先想好了拿它做什么用的。服务器的划分起码可以依据四大部分进行。一是根据整个架构,可分为IA服务器和RISC服务器;二是按照硬件配置的差别可分为工作组级、部门级、企业级;三是按照具体安装的应用软件可分为Web服务器、文件服务器、FTP服务器、E-mail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等;四是根据操作系统分为WINDOWS阵营、UNIX阵营。这四大分类有所关联,但其中按应用分类是最能给用户清晰概念的。 面向中小企业以及教育、政府、军队、邮政、铁路、金融等行业用户的小规模网络应用,首选的是IA架构的工作组级服务器,一般采用Windows或者Linux作为操作系统,可担当文件打印、中小型数据库、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中小型企业ERP、SCM、CRM等应用服务,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校园信息化等方面提供安全保障。这类服务器的优点在于购买和维护费用低廉,简单易用,兼容性好,可以很好的满足普通用户小规模网络应用的需求。 选购服务器产品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考察它的配置和性能。纵观现在流行的各种测试方法,服务器性能莫不聚焦于三大指标:CPU、内存及I/O。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双路服务器似乎是“高性能”的代名词。实际上,随着CPU技术的日新月异和CPU运算效能的极大提高,使用单颗当前主流的CPU已经能够充分满足小规模网络应用的需求。Intel公司的最新产品Pentium4 (Northwood)处理器,采用0.13微米工艺,具有512KB二级缓存,主频更是高达2GHz以上,其优异的运算效能和较低的发热量使其成为当前主流单路服务器的首选。相比之下,有的双路服务器仍采用过时PIII处理器,即便是两路CPU并行工作的性能也不能同P4 Northwood同日而语。有的国际厂商还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用于低端台式机市场的赛扬处理器作服务器的处理器。需要引起用户注意的是,不要去买日后能升级到2颗CPU,但现在标配是1颗CPU的双路服务器。因为CPU生产技术发展十分之快,一台双路服务器如果当初只标配一颗处理器,一年后再升级第2颗处理器时,手续烦琐、费用高,而且同样的费用可以买到当前主流的、性能明显高出许多的、新一代的处理器。所以一个建议就是要么买单路服务器,要么买装满两颗处理器的双路服务器,如果根据目前的业务的需要单路服务器的处理性能已经够用,就要坚决买单路服务器。 好的CPU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内存子系统来充分发挥它的性能。用户在选购服务器的时候往往对CPU十分重视,却没有注意内存的大小和性能。笔者认为,目前常规应用中服务器至少需要256MB内存才能良好的运行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一些厂商采用128MB甚至64MB的内存配置实际上是对用户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使得服务器的整体性能大打折扣,在用户升级时也会有浪费(比如由64MB升级到512MB时,64MB的内存条肯定是不能再用了)。在内存带宽方面,当前主流的ECC DDR266内存,带宽高达2.1G,打破了SDRAM内存在Pentium4系统上的瓶颈,带来整机性能更大的提升。某些厂商现在还在销售库存中的SDRAM内存的服务器,大家应该注意为是。 另外,服务器的I/O性能主要与I/O控制器(主板上、RAID卡上的)、磁盘子系统、网络接口卡等几大部分密切相关。在磁盘子系统方面,对IDE来说,7200转的ATA100(UDMA100)是目前的主流。对SCSI来说,目前的主流是万转的Ultra160(或Ultra3)硬盘。在RAID方面,IDE RAID方式最适合工作组级服务器使用,因为IDE RAID的硬件备份与SCSI RAID系统相比,能以比较经济的价格实现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安全的需要。两块IDE硬盘组成IDE RAID0或RAID1的性能可与单个SCSI160硬盘在整机性能方面一比高低,同时数据安全性还好些。在网络接口卡方面,首选Intel或者3com等大牌厂商的百兆或者千兆级服务器网卡,其较低的CPU占用率和多网卡冗余、负载均衡等特性可以充分保证用户网络应用的需求。 到现在为止,能生产服务器的均是国内外的著名厂商,所以在选购时,千万不要因为对方是国际知名企业,就忽视了对其配置的仔细查看。因为这些都决定着服务器的价格。 除了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用户也十分关心其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可用性和可管理性。服务器的可靠性是由服务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来度量,故障时间越少,服务器的可靠性越高。可靠性是服务器的灵魂,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的系统可靠性。服务器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到可靠性,在产品发布之前也应通过多项严格测试。 牵涉到用户应用的多样性和进一步升级需求,就必须充分考虑服务器的可扩展性能。首先,在结构上要为硬盘和PCI卡的扩展留有充分余地,一般服务器的机箱内都留有4个以上的硬驱动器间隔,可容纳4个以上可热插拔或非热插拔硬盘。同时,在主机板上的插槽应该有足够的扩展能力。这一点也要提醒大家注意,大部分厂商在资料中所注明的I/O扩展槽数量还包括被厂商出厂时已经使用的,比如已经外插了一个网卡,外插了一个显卡等等,这时服务器中能给用户自己使用的I/O扩展槽就变得很少了。据笔者所知,有厂商的单路服务器中能提供给用户空余的I/O扩展槽实际只剩下2个了。其次,电源的性能对整机稳定性也是十分重要。如果说CPU是服务器的大脑,那么电源即是服务器的心脏。分析电源的性能需要专业的设备,这对用户不太现实,因此我建议大家着重看一下电源的参数。服务器在增加硬盘和外插卡后,整机负载会明显上升,通常单路服务器在满配置的情况下,需要消耗将近280W的功率,因此这就要求服务器电源要足够。目前许多国内外厂商的该类产品配置均是250W电源,这种配置在单硬盘不再外插卡的情况下可稳定工作,但在满配置下比较危险,需要提醒大家千万注意。 好的服务器产品还体现在有着高可用性和可管理性。服务器应多采用国际标准,机箱设计科学合理,拆卸方便,可热拔插部件较多,可随时更换故障部件,而且随机配有完善的用户手册,可以指导用户迅速简单的安装和使用。有许多专文曾论述过服务器可管理性的重要以及急迫。确实,服务器的迅速增加、集中存放都对其管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知名的服务器厂商已开发出许多专用的管理软件。值得一提的是联想拥有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万全慧眼服务器智能监控管理系统”。“万全慧眼"是基于当前服务器监控管理标准--智能平台管理系统(IPMI)国际通用规范的服务器监控管理软、硬件解决方案。使用该系统,系统管理员可以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就对多台服务器同时进行监控,只需要从控制端的界面上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一些关键数据,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流量、主板温度、硬盘温度等服务器上的各个关键电压数值。曙光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软件,作的也很好。服务器管理健康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器管理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保障可靠性的同时也降低了服务器管理的综合成本。 服务器厂商提供的服务也是选购时要重点考虑的。服务网点覆盖面是否广泛,技服人员的素质是否足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但对我们用户来说,这些问题不太好弄的特别清楚,笔者经过探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首先,单路服务器的免费上门服务是否提供3年的,因为保修是3年的,在保修期内免费提供3年上门服务无疑是必需的。其次,是否承诺修复时间,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承诺4小时响应,但什么时候能将用户的问题解决,这是衡量服务器厂商服务好坏的一个标准。好的厂商能承诺至少在72小时内修复。 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大家在选购服务器时就基本上可以有把握了。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前一段时间为别人作了一次低端服务器的采购向导,经过多次调查了解甚至拆开了看部件进行对比,发现虽众多国内外产品价位接近但配置却千差万别,自然性能差距就比较明显。国外厂商在配置方面明显落后于国内厂商,例如国内的目前均是Pentium4处理器,但国外品牌的几乎全是PentiumIII的,有的还是赛扬的处理器。我个人的看法还是比较偏向国内品牌的产品,其中不乏精工细作之品。具体如何选,还得看大家的考虑了,本文谨供朋友们参考。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