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在线(9):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聊天实录(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8日 13:20 新浪科技 | |
嘉宾: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 主持人:新浪财经刘峥 西行25度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节目是第九期《总裁在线》,本次邀请到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先生,潘总在西部渡过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是缺衣少穿的年代。今年3月9号,潘总驱车到西部,希望进一步来反省自己,所以今天的话题是"西行25度------从商人到人的跨越"?首先请潘总打一个招呼,虽然各种媒体对潘总有很多介绍,但是我想潘总自己介绍会更有意思一些。 潘石屹:网友们好,感谢新浪网提供这次机会。今天的主题是,为什么想从一个商人变成一个人呢?两年前我一直想,自己已经做了十年房地产,已经是一个房地产发展商。可是要做好一件事,自己的思维应该更开阔些,所以我就想能不能从一个房地产发展商变成一个商人,变成一个企业家,能不能完成这样的转变。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在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全面一些,更加丰富一些。 两年之后的今天,我觉得商人也有它的局限性,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应该是一个人。我认为新浪网取得这个题目起得还是挺好的。 主持人: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行的过程,为什么你会有这个想法?一路上你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吗? 潘石屹: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出去干什么?因为城里人的生活都是很有目的性,也很有计划性,做任何事情都知道去干什么。其实,人的生活状态不一定只有一种状态,还应该有一段时间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能够去干一些自己愿意干的事情。这次西行,一开始就没有目的,就是想出去看一看,看到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到大自然里面去,这就是我一开始的想法。在刚开始的一两天里,我们的同事也问去干什么,我说没有目的,如果碰到下葬的,我们就去看人家下葬;如果碰到结婚的,我们就跟着参加婚礼;如果迷路,我们就回到正确的路上去。按照我个人的经验,这种收获可能是最大的。 网友:你从都市到西部是一个反差,从很紧张、很有目的生活到没有目的生活是一个反差,在这两种反差的生活里面,这次西部之行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潘石屹:西部变化还是很大的,我觉得整个反差很大。在我童年的印象里,西部很贫苦,吃不饱饭,穿着破衣服,还有大量的疾病,而今天我看到的西部,大家都能吃饱饭,特别是有一些好政策,例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在偏僻的地方吃饭是政府发粮食,政府发钱,让你不种粮食种草种树,在城里是感受不到这个政策的存在。但我们沿着西部几千公里走下来,一的路上,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个政策的影响。第一个反差大就是今天的西部跟三十年前的西部跟今天西部的比较,还是富裕了,人们吃饱饭了,穿好衣服了,再不是头脑当中的破衣服、烂衣服。不过衣服跟大城市人比较的话,显得脏一点,卫生程度差一点。 第二个反差就是西部跟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型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是物质差距。另外,人的精神面貌差距也比较大。看到西部的小孩,西部人的居住条件,每次而我们每顿饭每人超过花14块钱我就觉得特别腐败,但是如果北京打过来一个电话,说今天的销售额是二千万,一边消费是14块钱,就感觉是在两个世界一样的。一个电话带来的是可以带来文明的,不一定是文明的,这就是大城市这样的世界信息,而挂上电话,眼前看到的东西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网友:你刚才提到了这两种生活的切换,你内心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为自己创造出的财富而感觉到自豪? 潘石屹:在北京城里还有这种感受,觉得给政府交了税金、解决了一些就业------建筑工地是一个吸纳劳动力比较大的地方,所以看到我们的房子在长安街上一天比一天高的时候挺自豪的。但是到西部去,特别是到沙漠、草原上去,到新疆的戈壁上去,觉得人特别渺小,觉得我们城市的人离大自然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象蒸汽、春夏秋冬四季,这是大自然非常明显的变化,城里就并不明显。因为在一个房间里可以通过空调,把温度调成夏天的温度或者冬天的温度,不象一个牧民,或者戈壁滩隔壁上的农民,对大自然体会现很明显。我觉得人要回到大自然里去,要去体验大自然的生活,用自己的身体感受大自然,这样的话才比较自然一点,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总裁在线(9):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聊天实录(二)总裁在线(9):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聊天实录(三) 总裁在线(9):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聊天实录(四) 总裁在线(9):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聊天实录(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