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丽观察:遭遇越位 企业政府信息化必有险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1日 17:23 每周电脑报 | ||
作者:刘克丽 踢球越位算犯规,要罚。企业、政府信息化也是同样。在4月16日第三届税收电子化论坛的前夕,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用户时发现,IT厂商、系统集成商、用户、媒体有以下的越位情况,这使信息化处于风险中。 业务部门越位 如果说90年代初中期信息化是软件开发部门越位,抢了业务部门本应该做的工作,那么可以说现在企业和政府信息化中存在着业务需求部门越位的现象,他们做了开发部门的该做的事。这种现象导致各业务部门都主导软件开发,造成选择平台不统一,选择的IT、系统集成供应商不一样,价格、服务、品牌不统一,致使互联互通很难实现。 看来,纯技术驱动有应用的风险,纯业务驱动同样也有联动的风险。 厂商概念越位和短视行为 “IBM的随需应变、微软的.NET和联想的关联应用能解决你们的现实急需吗?”听到这个问题,税务应用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概念很先进,可太先进的技术相对我们应用需求是越位的。 比如说,IT厂商、系统集成商采用IBM“随需应变”的前提是在外包的条件才可能实现,而就连用户自己都弄不清的分工,怎么外包?外包只是相对于成熟的业务才可能产生,如果是物业保洁、午餐,或仅仅是硬件维修,那当然可以外包。可像地税征管、增值税等,这样的具体业务怎么外包?除了概念上的越位之外,在行动上有些IT厂商、系统集成商还卷入了用户的越位混战,造成自己的一些项目久久不能完成,无法回款。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有的厂商开始没有弄清楚这是一种越位现象,后来明白了也晚了,还有的IT厂商、系统集成商开始就明白,但只顾短期赚钱,不为用户的长期利益着想,没有先帮助用户优化流程,然后再签合同。 交叉越位险上加险 在原来手工模式的情况下,各业务部门通过手工传送红头文件,那时只要文件不冲突、不重复就不会有越位的现象。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后,各司局职责、功能存在交叉协同的模式,加之很多信息化工程由业务部门牵头,甚至一个业务部门就会单独成立一个软件开发指挥中心,这会造成应用开发越来越乱。具体到金税三期工程上,就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建立一个全新的系统,还是整合原有的(含有越位软件系统),这对于主管部门来说,是个难以想像的挑战。 如何解决越位六段论 需求阶段-业务部门牵头,技术部门辅助 开发阶段-技术部门实施,业务部门支持 实施阶段-业务部门牵头,技术部门实施 应用阶段-业务部门为主,技术部门支持 维护阶段-业务部门需求,技术部门支持 推广阶段-业务部门组织,技术部门支持在这六个时段上,业务与技术开发部门是协同关系,不能越位更不能越时。 尽管六段论并不精确,但从解决信息化混战,以及交叉越位、越时的问题上,可能是目前有效的方法论。 前期优化始终统一 在应用前期六段方法论之前,一定是业务的优化,而优化并不等于放松业务管理,而是加强、简化业务流程的管理,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并且是根据市场、业务需求一直在改变着的。而在整个动态的优化过程中,软件开发技术部门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保证平台统一软件,开发的先进性,更要保证后期TCO降低。 结束语 重要的是别明知道有险情,偏向险情行,用户也好,厂商、集成商也罢,如果不认清这一点,自己的信息化,自己的业务就会葬送在这险情中。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