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
美国8月份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90%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会出现内出血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一种病毒蛋白破坏血管内壁细胞。 这项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科学家们进行的研究结果意义重大,它可能会有助于开发出通过攻击这种蛋白来减小或防治埃博拉传染病的药物和疫苗。这种药物和疫苗是从埃博拉病毒表层分离出来的一种醣蛋白的含糖分子。科学家说他们已能够确认破坏细胞的主要埃博拉基因,并已为研制新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提供了方向。 埃博拉病毒是发现于非洲的一种神秘传染病,科学家们认为这种病毒寄生在当地一种未知的动物身上。这种传染病虽然只是偶尔发作,但是常能造成一个城镇或村庄的灭亡。这种病毒首次发现于1976年,当时它夺去了扎伊尔(现在的民主刚果)280人的生命。之后在苏丹和象牙海岸也暴发过这种传染病。最近的一次是在1995年的刚果,这种传染病造成了245人死亡。后来,美国和意大利从菲律宾进口的猴子也感染过这种病毒,1989年弗吉尼亚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也感染了这种病毒,但未引起传染病流行。 研究发现,病毒中的各种蛋白作用不同,当醣蛋白进入动物的动脉血管后,它们可以摧毁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导致内出血。正是这种蛋白造成大出血和休克等症状。它破坏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细胞。这种蛋白的一部分在糖的作用下发生变异,具有了毒性,如果将这一部分去的话,它就不会破坏血管了。 现在还没有能够治愈埃博拉传染病的方法和疫苗,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研究已在研制这类药物与疫苗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它同时还能帮助科学家们了解所有病毒间的普遍关系和机制。(清晨)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