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据调查,已经有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个骗局,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对此却不发一言,于是关于“个人的一小步”是否真的迈上过月球的争论似乎总也没完。 我想以一个职业摄影人的角度,来证明这次登月是真的。 质疑者的观点以曾经在阿波罗计划中工作过的比尔凯恩最为典型。他甚至写了一本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的书。他的主要论点如下: 1.在没有大气折射的月球上看星星应该更加明亮清晰,可在登月照片上作为背景的太空上看不到一颗星星。 2.在有些登月照片上,近景与远景之间有一条不易觉察的线,使人联想到电影特技中的“褪光扫描法”,即画出远景,然后用光和影来遮挡。 3.登月照片中光线有问题。它不像阳光普照大地,而像摄影棚内的人工光源。 -光明和黑暗只能选择其一 在所有质疑的声音中最强的是:为什么所有阿波罗登月照片上都看不见灿烂的星空? 有过夜间摄影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拍摄晴朗的月亮,大概的曝光组合为F5.6/1/2-1秒/ISO100℃(视大气能见度而定),这时夜空中的星星在底片上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即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等,如猎户座的天狼星也需曝光在2-3秒以上,而且留下的也是该星的运动轨迹。所谓群星闪烁的夜空照片,在没有超大孔径或设置能够抵消地球自转造成位移的特殊装置的天文望远镜,几乎是不可能拍摄出来的。因为星空太暗了。所以我们迄今只能见到拖着圆形轨迹的星空照片,而从未见到过和肉眼所见一样的星空照片(由天文望远镜所拍的例外)。 月面的摄影环境其实就是把地球的白天和夜晚摆在一起放在你的相机前,一上一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选择,而且二者只能择其一。 -除了热核爆炸无法模拟太阳光 关于登月照片中有用特技处理作假的说法,也是质疑者普遍的疑点之一。 看登月照片,如布置场面如此之大的人造环境,其影棚的面积至少需要5000平方米以上,而且还不止一个,因为月面的环境是360度的。 阳光也是非常难模仿的。在地、月的位置上阳光是照度“无限”均匀和极其明锐的。要达到这两个指标,应该说在人类现有文明程度下,除热核爆炸瞬间产生的光强度外,还没有功率如此强大而又可安全使用的照明器。如果有人说可用电脑特技合成,那么据公众所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电脑的多媒体技术还根本没有出现。即使我们假设美国人当时就用了现代非常成熟的三维图像软件技术作假,要想做得完美无瑕,也非易事。我们可从时下的美国大片如《泰坦尼克号》这类的电影中找到许多明显虚假的部位。 -登月舱是个反光板 光源照明问题,其实也是质疑者较普遍的问题。主要疑点是,宇航员所处位置光线有不均匀现象。这些疑点似乎证明了照片有用人工光源之嫌。 当我第一次看到有关质疑和解读这两张照片时,一度也产生过相当大的疑惑。直到我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网站见到了另一张照片,才明白(见图4),这说明登月舱降落位置的两面都是有丘陵的。最让人感到有人工光的照片是图2,侧逆光下的阿尔德林的太空服似有强烈的人工光源补光。但我们看一下图3,即可知这是由登月舱的反光造成的。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登月舱实际是一个非常好的反光板。 也有人质疑登月照片的许多拍摄角度有问题。理由是照相机是挂在宇航员的胸前的。相机的高度应是在1.4至1.6米之间,是不可能拍到宇航员头部以上部位的。 月球表面是高低不平的,只要拍摄者站在略高于被摄者的位置,就会有这种效果出现。(文/鲍昆)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