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技趣闻 > 张田勘专栏专题 > 正文

艾滋病病毒来源有新解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9日 10:59 大众科技报

  张田勘/文

  1999年9月,《河源:追溯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起源》一书,把原本就不平静的医学界搅得沸反盈天,热闹非凡。书中论及的是如今威胁人们生命与健康的头号瘟疫——艾滋病(AIDS)的起源与传播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叫做爱德华特·胡珀的记者,全书通篇是一份纪实报告。

  作者根据一些历史事件提出一种论点,即艾滋病最早暴发流行,是人们使用受艾滋病病毒(HIV)污染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所致;今天引起人患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亚型的一种HIV-1,是中非50年代未使用受污染的脊髓灰质炎疫苗(OPV)使病毒进入人体的。这就是所谓脊髓灰质炎疫苗-艾滋病病毒(OPV-HIV)假说。

  胡珀的假说将生物医学界卷入其中,引发一场学术大争论,其规模之大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法国与美国关于艾滋病病毒发现权的旷世之争。

  现在人们认为,艾滋病病毒亚型HIV-1来自非洲黑猩猩,而艾滋病病毒亚型HIV-2来自非洲黑白眉猴;但对艾滋病病毒怎样越过种属屏障,即从猴、猩猩到人,有较大争议。胡珀在书中亦未对此作明确解释,但该书提供了一个证据——黑猩猩和黑白眉猴的肾,曾被用来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只是制作疫苗的这一记录已无法找到。胡珀还据此推论说,医学研究人员用黑猩猩或猴的肾细胞作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被猩猩或猴体内艾滋病病毒污染,而这种疫苗在50年代末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战役”中曾广泛使用,从而导致艾滋病病毒广为传播。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力求尽早消灭发展中国家的传染病,以非洲为主战场,脊髓灰质炎是首选目标。

  美国霍华得·休斯医学研究所科学家比阿特丽斯·哈恩则认为,有相当多的证据证明,艾滋病出现得更早,因而不会是脊髓灰质炎疫苗引发的大规模传播。艾滋病是在打猎、屠宰和食用未煮熟的肉食时,由受感染的动物血液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患病的;而污染针头是导致艾滋病病毒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的原因。

  哈恩认为,胡珀只提出一个假说,但不能证明黑猩猩或黑白眉猴的肾,曾被用来制作疫苗。此外,事实上在野猴身上还存在几十种病毒类似艾滋病病毒,如果艾滋病病毒从黑猩猩自然转移至猴子,没有理由说这种转移不会再次发生。

  美国威斯塔研究所曾从事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制的希拉里·科普罗斯基,对脊髓灰质炎疫苗-艾滋病病毒假说甚为不满而且持激烈的否定态度。他说,如果按照胡珀的观点,脊髓灰质炎疫苗引起艾滋病传播,那未免太具讽剌意味!因为当时世界卫生组织拟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正对疫苗研制作最后冲刺。如果相信胡珀之说,那他和其他研制疫苗的研究人员岂不成了魔鬼?胡珀的观点建立在他的偏见之上,并不是事实;胡珀必须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巴克打开神秘冰箱

  为了解析胡珀假说的真伪,科学家趋向用实验证实;而要确认曾用动物的肾生产疫苗,就只有靠巴克的冰箱解决问题。

  自1992年以来,世界上剩余的一种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被用于非洲数百万儿童接种,以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这些疫苗贮藏在一个冰箱里,这个冰箱被保存在美国费城威斯塔研究所的另一个大冰箱内,只有该所所长克雷顿·巴克有这些冰箱的钥匙。正是这些脊髓灰质炎疫苗,被怀疑引起艾滋病大传播,因为这些疫苗正是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

  根据实验要求,巴克必须打开冰箱,将脊髓灰质炎疫苗样品分送到3个独立的实验室检测,以证明这些疫苗是否含有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病毒前体。

  巴克表示,为了避免媒体带来的压力,这3间实验室目前暂时都保密,以保证研究的双盲性。亦即是说,各个实验室都不知道其他实验室在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与此同时,世界上顶尖级的一个线粒体DNA分析实验室,正在致力于鉴别用于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灵长目动物。

  2000年2月,威斯塔研究所宣布找到了当年生产疫苗的样本。接着,该研究所请英国、法国、德国同行对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没有发现任何黑猩猩肾脏细胞以及艾滋病病毒踪迹。在随后进行的第二次分析中,研究人员在样本中发现了短尾猴的肾脏细胞,但是短尾猴并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2000年9月,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与世界上首次分离出艾滋病病毒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一次会议上指出,他们通过实验分别得出这样一种结论:“由于20世纪50年代为非洲大约100万人注射脊髓灰质炎疫苗时不慎传播了艾滋病病毒,从而导致了今天非洲艾滋病灾难”一说毫无根据。但是,颇有意思的是,这一结论并未动摇“疫苗假说”的始作俑者——爱德华·胡珀坚持自己说法的信念。

  溯源HIV-1与HIV-2

  科学界公认引发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最初存在于中非西部的黑猩猩身上,只是不知道何时以何种方式传播给人类;对此,普遍的推测是,猎人在非洲追捕大猩猩时,被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猩猩抓破了皮肤,或者是猎人在宰杀黑猩猩时不小心划破手指被感染。

  目前,研究人员握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类早期标本共有3个:1959年收集的一位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成年男性的血浆;1969年收集的在美国圣·路易斯死亡的一位非洲后裔的人体组织标本;还有一个是1976年死亡的一位挪威海员的人体组织标本。

  对此,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研究小组曾有一个结论。

  1998年,何大一领导的阿伦·戴蒙艾滋病研究中心,对1959年采集的血浆标本进行研究分析。他们认为,在非洲班图部落一名男性体内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是目前在全世界传播的艾滋病病毒亚型HIV-1的祖先;而从艾滋病病毒亚型进化程度推断,其感染人类的时间应当是1959年以前不太长的一段时间,大约是40年代或者是50年代初期。

  此后,2000年1月,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贝特·科伯(Bette Korber)博士,通过收集各种数据建立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然后由计算机模拟艾滋病病毒进化过程,进而得出结论说,艾滋病病毒亚型是在1910~1930年间进入人体的;地点是西部非洲。科伯认为,他的结论其误差时间为20年。那么,1986年蒙特尼尔等人从西非艾滋病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艾滋病病毒亚型HIV-2又是什么年代进入人体的呢?比利时生物学家范达美(Anne-Mieke Vandamme),从几内亚比绍的一个小镇坎丘果(Canchungo)采集HIV-2感染者样本,并与当地黑白眉猴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说,HIV-2中的HIV-2A,于1940年前后从黑白眉猴传到人;而HIV-2B,则于1945年前后从黑白眉猴传到人。

  2003年5月1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发范达美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由于历史上战争、奴隶贸易等,使得输血、性交易盛行,从而使HIV-2广泛传播,比如1966年,几内亚比绍就出现了第一例因输血而感染HIV-2的病例;而且,几内亚比绍1963~1974年的独立战争,与HIV-2开始流行有着时间上的一致性。

  艾滋病病毒究竟是怎样在灵长类动物身上进化,进而传播到人体的呢?

  2003年6月13日,《科学》杂志发表美国研究人员的文章《黑猩猩与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混合起源》,认为HIV-1的前身是黑猩猩体内的一种猴免疫缺陷病毒(SIV),而该病毒可能是不同猴子体内另外两种免疫缺陷病毒重组后的产物。非洲多种猴子体内都携有不同的免疫缺陷病毒。美国、英国和法国科学家在研究中,将猴免疫缺陷病毒与黑猩猩体内的免疫缺陷病毒进行基因组比较,结果发现,作为人类艾滋病病毒前身的猴免疫缺陷病毒,很可能是由红冠白脸猴和大斑鼻猴体内的两种免疫缺陷病毒重组而成。

  研究人员推测说,黑猩猩应该是通过捕食红冠白脸猴和大斑鼻猴而分别感染了两种免疫缺陷病毒,这两种病毒很可能在黑猩猩体内发生重组,产生了新的病毒;人类也许在猎食黑猩猩的过程中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这种病毒最终演化成目前在全球流行的HIV-1。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认为,HIV-2可能直接来源于西非一种猴子身上的免疫缺陷病毒,而没有经过黑猩猩这一环节。


评论】【论坛首页】【推荐】【 】【打印】【关闭
     诺基亚,三星手机,笔记本全部499起限量甩卖中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Esprit 皇马 小灵通
 

手机号
密 码
索取密码
猜龙马之战输赢
猜皇马净胜球
猜哪位球星进球

每竞猜一项收费2元,猜中抽奖。奖品全部由:动感地带倾情奉送,包括500元电话充值卡、周杰伦签名CD……



企 业 服 务


青岛网上招商会招商
新浪企业邮箱—免费喽
搜索引擎沟通无限
与新浪结盟共享收益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拨开性爱迷云
达到终极体验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