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在中国的新变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 23:12 新浪科技 | ||||
文/小寒双琪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用“避孕套”这个称谓,而代之以“安全套”。与此同时,其免费发放也逐渐被标价出售取代。 普通商品,走出神秘 北京街头越来越多的自动售货机除了摆着琳琅满目的软饮料和零食,开始在角落里放上了标价出售的3只装安全套,只是含蓄地标为“计生产品”。 一两年前,在大学校园放置专门的安全套售货机还是新闻话题;现在,包装漂亮的“杜蕾斯”安全套在某些超市里和口香糖一起摆在收银台的旁边。在这个向来羞于谈论“性”的国度,原来由计生部门免费发放或在隐蔽的成人用品商店里销售的安全套,似乎渐渐地成为一件普通商品。 一直以来,英文称之为“condom”的用品在中文里有各种不同的名字——“避孕套”、“安全套”、“保险套”等等。由于中国政府长期把它作为计划生育产品免费发放给已婚人群,计生部门的一些文件和许多普通人更习惯叫它“避孕套”。 但是,在卫生部门,特别是艾滋病预防工作者的不断呼吁下,人们的想法在渐渐改变。 不仅避孕,还要防病 为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的志愿者喻秀华说:“不仅工作的时候,平时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也坚持说‘安全套’。人们应该意识到,除了避孕之外,用不用安全套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关系着自己和身边其他人的健康‘安全’。”使用安全套被普遍认为是预防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渠道传播的最有效的办法。 卫生部的数据说,今年上半年,中国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7%,估计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近100万人。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经性接触感染的人数占7.2%。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婚外性行为、同性恋和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咎由自取;如今,人们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卫生部门和许多非政府组织正致力于在吸毒者等高危群体中推广使用安全套。 超前意识,科技助力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基于娱乐场所100%使用安全套项目在泰国和柬埔寨等国的成功经验,决定将中国的四个城市作为该项目在中国推广的试点单位。湖南澧县是其中之一。 “绝不是因为澧县是卖淫嫖娼的重灾区,更不是因为这里艾滋病患者多、性病患者多。相反,我县的艾滋病患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我们的扫黄工作一直卓有成效。”澧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周红岩对选择澧县作为项目试点这样解释。他将此归结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具有超前意识,对此项工作极为重视。 同时,一种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和性病病原体的外用避孕药在中国长江生物药业(樟树)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并被列入中国火炬计划。 经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个机构试验、检测,这种被称为“液体避孕套”的避孕药膏不仅能快速杀伤人体精子,又能快速杀灭艾滋病病毒和淋病、梅毒、生殖器疱疹、解脲支原体、滴虫、白色念珠菌等多种性病的病原体。 自觉购买,质量第一 中国政府每年采购12亿只安全套,通过计生机构免费发放。但是,越来越多在私营和外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无法享受这项福利。随着年轻人对性的态度日益开放,在结婚之前就需要“置备”安全套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的执行机构之一欧洲前景集团驻北京经理满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免费发放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该集团目前负责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中安全套的社会营销部分。 中国共有7家国家定点的安全套生产厂,负责生产政府采购的安全套。此外,还有500多家小生产商和数目惊人的包装企业,安全套品牌众多。 曾经做过安全套销售的于作迅告诉记者,12只装的安全套贵的在20元以上,最便宜的为2元。“买了质量不好或假冒的安全套,因为是‘那个’用途,消费者都不好意思去找销售商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要促使人们养成自觉购买的习惯,就必须保证他们能够及时方便地买到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产品。”满涛说。他的项目正在艾滋病比较严重的四川和云南进行安全套的推广工作。 该项目利用国际先进技术,与青岛双蝶集团合作开发了中低价位的高质量安全套品牌“双蝶”,通过昆明和成都街头的自动售货机销售。该项目还为云南和四川的医药销售人员举办了有关艾滋病预防和安全套知识的培训班。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