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海东)随着《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公布实施,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刚刚从欧洲专程考察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回来的中科院遗传所经济作物遗传实验室主任胡赞民博士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拿不出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带来危险的充分证据,但从理论上讲这种风险是可能存在的,其效应也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对其风险性的研究必须走在前面。
200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产值30亿美元
农业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引发了一场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绿色革命。有关资料显示,1999至2000年度,全世界转基因谷物播种面积已达4420万公顷,其中美国最多,占全球的63%,阿根廷次之,占23%,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占7%和1%。2000年转基因作物的产值高达30亿美元。据估计到2010年其产值将增加近10倍。
科学家还拿不出转基因食物对人体有害的证据
胡赞民说,转基因生物就是按照人类的意愿,把不属于一种生物的外来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上,使其出现原来不具有的性状、功能,如抗虫、抗病毒等。这些外来基因可能采自病毒、细菌或其他生物身上。也正因此,人们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存在的危害。国外科学家曾实验用转基因土豆喂饲小鼠,结果发现小鼠的肠胃和免疫系统受到损伤,但许多人对其实验结果提出质疑。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拿不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危害性。
据中科院《科学新闻》一篇文章称,转基因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有三种危害:一是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二是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三是转基因产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不过,这些也都只是假设。
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在关心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科学家对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格外关注。科学家担心,如果转基因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其基因随花粉转移,并与野生杂草结合,很可能会繁殖出很难防治的“超级杂草”,这种基因转移的结果可能是产生比农田杂草更具危害的新种。科学家还担心转基因作物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如转基因作物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可能杀死害虫的天敌,可能使害虫产生抗体,如用转基因抗虫棉喂饲的害虫,2代时抗性可增加30倍,5代时可增加100倍。其结果可能是,生物多样性的平衡发生变化,害虫本身抗性增加,其天敌数量却减少。转基因作物还可能对土壤带来破坏,如转基因作物掠夺性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可能引起土壤肥力水平逐渐降低。
胡赞民说,虽然对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人们还都只是猜测,也正因此,研究工作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据介绍,南京环科所已进行了两年多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国家科技部也开展了相关课题。但胡赞民说,中科院遗传所迄今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课题,尽管许多单位都想做这方面的研究,但研究经费是一个大问题。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