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正文
《科学》报道中美科学家大洋岩石圈最新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5月11日 11:52 新浪科技

  新浪特约通讯员阿逊5月10日自美国西海岸报道: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May 11, 2001, Vol.292,No.5519,pp.1142-1145)报道了中美科学家在华北发现世界最古老大洋岩石圈残片的最新研究成果。它由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的李江海副教授和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T.Kusky教授及华盛顿大学的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R.Tucker教授合作完成。

  众所周知,大陆板块之间会相向运动,而最终发生碰撞,形成纵观欧亚大陆南部的阿
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并且山脉在今天还在不断上升,地中海最终将消亡变为陆地。在这些碰撞的位置上,大洋地壳残片可以被挤压而仰冲到大陆上保存下来,形成一种特殊的岩石类型,地质学家们称为蛇绿岩。实例如沿雅鲁藏布江分布的蛇绿岩。蛇绿岩由多种岩石组成,构成一个具有成因联系的大家族,它们代表大洋岩石圈壳从顶到底的层序变化。

  北京的地质科学家们近十年的研究表明,华北大陆中部可能存在一条古老陆块碰撞缝合带。在这样的学术思考下,他们从1996年开始在华北中部沿着缝合带的位置寻找古大洋的地质记录,先后在五台山、恒山,南北太行山、吕梁山、泰山、燕山的广大范围内进行研究,最终在华北的冀东地区取得主要进展,通过2001年5月以来前后4次在该地区详细的野外工作,初步证明这里保存了世界时代最古老、完整的大洋岩石圈残片。华北新发现这一蛇绿岩杂岩厚度巨大,层序完整,在大范围内出现,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条带状含铁建造、枕状熔岩、席状岩墙杂岩、均质的辉长岩杂岩、层状辉长岩、镁铁质-超镁铁质堆积岩、超镁铁质地幔构造岩。初步测定其中辉长岩的同位素年龄为2504.9+2.2Ma,为世界已知最古老的蛇绿岩,比先前世界公认的最老的北美和芬兰的蛇绿岩还要老5亿年。它的发现对于认识大洋地壳的增生机制,地球早期热状态以及早期板块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上十年来的研究证明大陆块体在地质历史上曾多次聚合离散,构成丰富多彩的地球演化历史的宏伟画卷。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和南非的地质学家们曾分别在北美和非洲南部发现26-27亿年前大陆块体之间曾碰撞缝合的地质证据,并引起科学界的关注,遗憾的是在板块缝合线的位置上大洋地壳残片并未保留下来。

  中国科学家在过去的20余年中发现了众多的蛇绿岩,它们主要出现于青藏高原和我国最北部地区,记录了多个古老大洋的闭合,证明亚洲大陆是6亿年以来由许多小陆块碰撞聚合形成的,是世界上组成最复杂的大陆。

  据李江海副教授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尚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有待研究,其中,古板块之间碰撞的位置(称为缝合线)的寻找,成为最具挑战性的地球科学问题,因为,它们记录了古大洋通过板块水平运动、发生碰撞而消失的位置。过去30年的地质研究,世界各地已发现大量的蛇绿岩,地质学家们据此划分了不同时期板块碰撞的界线,原先最老蛇绿岩年龄达17-20亿年。此次的新发现不仅证明地球保留了更古老的大洋岩石圈残片,而且指出最古老的板块的位置。

  在今后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合作开展大洋岩石圈矿物、岩石成分结构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的系列研究,探索早期板块构理论。

  附:

  岩石标本说明:

  这些中美研究人员新发现的岩石标本,基本展示了古大洋地壳从顶到底部的基本顺序,使人类可以初步恢复大洋地壳的垂直层位变化。

  1.枕状熔岩:它们外貌象枕头一样浑圆,是海底火山喷发到海底快速冷却形成的,仔细观测还可以发现有含铜矿物出现。类似的火山岩石在世界各地的深海底可以看到,当然需要乘潜水艇下去。

  2.席状岩墙:它们象许多书本整齐排列在书架上一样,静静的位于枕状熔岩之下,是岩浆补给的通道,老的岩浆通道固结后新的通道又不断产生,最终结果使大洋盆以每年厘米级的速度不断向两侧扩张,发生沧海桑田变化,从红海型洋盆向大西洋型最终向太平洋型洋盆不断发展。

  3.辉长岩-辉石堆积岩:这些均匀的岩体为一定深度下岩浆缓慢冷却形成,告诉我们,大洋的形成与巨大体积的高温岩浆冷却凝固密切相关,并最终成为坚固的地壳。

  4.橄榄岩类(或蛇纹岩),这些显示丰富的花纹、外貌象蛇皮一样的岩石,来自于大洋的地幔部分,也是出露层次最深的岩石,它们密度较大,MgO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铬矿物,成为世界铬金属的宝库。橄榄岩类经历蚀变后变为良好的软玉(蛇纹岩)。

  蛇绿岩杂岩:

  蛇绿岩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组合,它主要形成于地球上板块之间分离张裂的构造位置上,由岩浆侵入形成,这样的构造位置实例如海底大洋脊的扩张中心。由于世界上已知保留下来的太古宙(老于25亿年)蛇绿岩非常罕见,中美科学家的这一发现为研究地球早期演化过程中大洋底形成机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由Timothy M. Kusky、李江海博士等在华北新发现并报道的层序完整的蛇绿岩表明现今的板块构造机制与25亿年前非常相似,并且地球早期的地幔温度并非传统上认为的比现在高很多.在《科学》另外一篇相关的评论文章中Jeffrey A. Karson回顾了关于太古宙蛇绿岩的争论问题。

  板块理论:

  在20世纪60-70年代地球科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就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这主要来自于人类对海洋知识的积累和升华。在此之前地球科学理论主要依据对大陆的研究形成了多种地球演化的假说。板块构造理论第一次以全球的观点科学地认识地球的演化,以简单明了的概念表达了地球的演化,从而迅速地在地球科学界传播和普及。

  全球海底构造图表达人类对全球海洋研究的成果。由于大洋的覆盖,人类对海底的构造和地质了解甚少,直到20世纪50-60年代全球深海探测研究及大洋钻探计划的开展,才获得了地球除大陆外另外2/3面积的系统认识。人们第一次知道,大洋地壳的年龄远远年轻于大陆,很少大于2亿年,而大陆已获得的最古老的矿物年龄为42亿年。全球的汪洋大海之下还深藏着全球最大规模的海底山脉:海岭,它们首尾相接纵观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及北冰洋大洋的中央,长度达65,000公里。正是在这些海岭的中央,炽热的岩浆从地幔上涌喷发,并以每年厘米级的速度向两侧扩展,推动板块之间的分离。如大西洋东西两岸之间的距离将约来越远,尽管在2亿年前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和南美洲曾经连结在一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洋板块最终会在海沟的位置,俯冲进入地幔深处而消失,并诱发强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形成环太平洋周边的壮观地震带、火山链及丰富的金属成矿带,并使大陆地壳不断增长。(完)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科学》报道青藏高原地下发现大块流动层 (2001/04/27 02:35)
《科学》杂志:动物皮肤里藏着生物钟 (2001/04/17 09:28)
《科学》报道我科学家首次发现新基因 (2001/03/26 07:58)
《科学》指出蒙娜丽莎微笑谜外有谜 (2001/03/07 15:55)
《科学》杂志今日解读生命密码 (2001/02/15 17:19)
《科学》周刊称吃饭可能有助于倒时差 (2001/01/22 14:52)
《科学》报道美科学家已发现人类睡眠基因 (2001/01/13 10:05)
图文:我科学家在《科学》发表鸟类起源新论 (2000/12/08 13:20)
我国科学家在美《科学》发表鸟类起源新论(附图) (2000/12/08 03:40)
江泽民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社论 (2000/07/03 08:46)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
幽默、美图、FLASH…动漫频道正式推出!
聚首新浪放飞爱情梦想-新婚专题五月登场!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