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十日电(记者贾全欣)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涛博士今天在此间表示,二000年中国强沙尘天气陡增是因为处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高峰期所致。
王涛在国家环保总局所作的“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若干问题”演讲中指出,反厄尔尼诺事件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异常降温现象,它会扰乱下沉的环流状况,并进一步影响其 他地区。
王涛说,在七十年代,反厄尔尼诺事件占优势,中国北方由寒潮大风所引起强沙尘天气出现很频繁;八十至九十年代,厄尔尼诺事件占优势,强沙尘天气出现较少,二000年是处在二十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以后反厄尔尼诺事件的高峰期,这一大范围的海洋大气过程,其变化速度和强度都超过以往,造成中国北方去冬今春强寒潮大风的频繁出现。
加之春天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气温显著偏高,为近四十年以来所少见,同时又降水稀少,植被尚未形成,且在每次林风到来之前均没有可以抑制扬沙的明显降水过程,致使解冻后大面积表层土壤干燥、疏松,因此引起多次强沙尘天气。
据知,近年中国多发的沙尘暴天气,已经引起中国政府、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关机构在已经启动的国家级科研课题中,正重点研究沙尘暴形成机制;沙尘暴天气、气候特征与结构分析;沙尘暴气候效应;沙尘暴遥感检测与预报、预警方法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