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李斌)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的公布在我国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科学家们今天纷纷表示,这预示着一个生物世纪的到来,在崭新的世纪里,中国科学家应当自强,以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人类基因组研究已经延续了十年,通过全世界科学家的努力,才取得今天的成绩。作为参与国的科学家,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基因中心技术总监姚志建研究员说。 “6国科学家将于15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根据2000年10月7日的数据完成的。”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张猛博士说,和去年6月公布的“工作草图”相比,目前的基因图谱是一张“精图”,错误率要大大降低,但是距离今年6月将要绘制完毕的“完成图”还有一定距离。 “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非常大的贡献,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详细了解自己。这标志着人类基因组计划达到了探索遗传信息的顶点,同时为新世纪人们全面了解这些信息的奥秘奠定了基础。”专家们纷纷表示,这项科学研究将对医学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的影响,将导致疾病的分子机制的阐明,科学家可以根据这些机制设计出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但是,我们还要密切注视基因组研究的加速对伦理、法律以及社会等方面产生的冲击。” “如何面对,将是中国科学家应该更多思考的问题。”卫生部微生物基因组研究中心负责人金奇研究员说,“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关键是如何整合现有的力量,结合国家需求,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在新世纪的生命科学领域里占据一席之地。” 图谱的绘制和“基本信息”的获得,是否意味着一切疾病将迎刃而解? “任何重要的成果都不可能使人们在一夜间受益,我们必须设定合理的预期成果。”科学家针对这一误解解释说,目前的工作还只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开始,是基础性的工作,要想阐明人类基因组全部基因的功能,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完)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