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田纳西州Vanderbilt大学的研究人员Jeffrey D. Schall及其同事最近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大脑的“领悟”中心,即在大脑做出错误判断时被激活的一串神经细胞。 研究负责人Schall对Reuters Health说,对大脑这一区域的研究阐明了大脑如何对其自身进行调节,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损害人的控制思维及行动能力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 研究人员对两只短尾猿猴做了一系列“停止任务”实验,以观察大脑的活动情况。他们让短尾猿猴坐在一台屏幕中央有一亮点的计算机前,并记录猿猴眼睛的运动情况。一开始不久,屏幕中央的亮点消失,而在屏幕边缘出现另一个亮点,如果猿猴的目光追寻新的亮点,它将得到犒赏。过了一段时间后,当猿猴刚要寻找其它亮点时,屏幕中央的亮点又出现了,如果此时猿猴停止将要进行的动作(寻找其它亮点),而继续盯视屏幕中央,它也会得到犒赏。 实验中,研究人员不仅监测猿猴的眼睛运动,同时记录大脑中被称为“辅助眼部区域”(SEF)的神经活动情况。研究结果已经表明,SEF位于大脑前叶,帮助眼部运动。研究人员发现在SEF中有三种类型的神经细胞。当猿猴做出正确决定并知道它会得到犒赏时,其中的一类神经细胞开始活跃。另一类神经细胞在猿猴大脑中的信号发生冲突(比如,作出错误判断但仍希望得到犒赏)时变得比前者还要活跃。第三类神经细胞位于“领悟”中心,当猿猴做出一个错误判断并意识到不会得到犒赏时会活跃起来。 由此看来,Schall及其同事们已经大略知道大脑是如何识别错误的了,他们还计划了解大脑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控制行为。下一步是试图了解的是这些神经细胞如何影响大脑的其它部分,使大脑不再犯相同的错误。研究人员们下一步就要开始对猴子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同时进行研究,目的是了解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是否能够提高大脑的认知能力,并从所犯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朗博理奇)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