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毒的毒素美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3日 12:11 南方周末 | ||||
李虎军安然/文 一种毒性最强的毒素——A型肉毒毒素由于具有消除皱纹的奇妙功效,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美容新潮流。在美国,它被制作成名为BOTOX的药物;在中国,则被冠以“生物除皱素”或其他动听的名称。然而,专家指出,这股美容新潮流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 当你看到人到中年的迈克尔·杰克逊或者麦当娜光洁依旧的面孔时,或许有过这样的疑问:岁月怎么就没有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都注射了一种可以消除皱纹的物质。实际上,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这种“驻颜术”早就是娱乐圈里一个公开的秘密。 不过,别以为它仅仅是明星们的专利。在美国,有100多万人迷恋上了一种名叫BOTOX的药物。在国内,成千上万追求时尚的人对这种简便易行的“生物除皱”方法也已不再陌生。 最近,BOTOX又在美国各大媒体上出尽风头,因为美国联邦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可能会在本月或下月批准BOTOX的美容用途。分析人士称,凭借这股东风,BOTOX将以当年“伟哥”那样的强劲势头,掀起全球范围内的美容新潮流。 然而,国内外专家担心,这股美容新潮流可能威胁公众健康,甚至导致不亚于“炭疽恐慌”的国家安全危机。 讳莫如深的“生物除皱”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生物除皱”的广告已经随处可见。 北京一家医院整形美容科的描述是,“将一种生物活性物直接注射在皱纹的周围”,“从而使面部看上去光泽、润滑”,“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在门诊即可进行”。 这则充满诱惑力的广告遗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所谓的生物活性物究竟是什么? 它其实是一种毒素:肉毒毒素。美国的BOTOX,商品名本身就是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英文单词的缩写。 记者在《中国药物大全》中看到了这样的描述:肉毒毒素“毒性极强,能引起全身肌肉麻痹,除抗毒血清外,目前尚无有效解毒药”。其中,A型肉毒毒素“毒性最强,作用快,死亡率最高,抗毒素疗效也最差”。而经专家证实,用于除皱治疗的正是A型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迄今最毒的致死毒素,对一个成人的致死量只需一亿分之七克。”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施玉樑研究员告诉记者。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美容机构在广告宣传中闭口不提“肉毒毒素”,把所谓的“生物除皱”弄得神秘兮兮。 记者根据北京某报的广告,以顾客身份找到了北京阜成门某写字楼里的一家生活美容院。 年轻的美容师称,记者脸上的皱纹属于“眉间皱”,可以打针治疗,效果不错,一两分钟就能做好,并向记者展示了一些人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 当被问及注射何种药物时,美容师说是进口的“生物除皱素”。然而,当记者提出要看一下产品时,美容师找出各种理由来搪塞,一会说是“老板的规矩”,“美容院竞争激烈,技术要互相保密”,一会又说“进口的,给你也看不懂”。 最后,当记者询问“生物除皱素”是不是肉毒毒素,美容师立即予以否认,“肉毒毒素早就被淘汰了”。 肉毒毒素的“拿手好戏” 我们为什么偏偏挑中世界上最毒的毒素,注射在最需要细心呵护的面孔上呢? 就像许多在偶然中获得的科学发现一样,这其实是一个意外收获。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由于它能导致肌肉松弛性麻痹,常被用来治疗眼肌痉挛等多种病症。1986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眼科教授琼·卡拉瑟斯在给病人注射这种毒素以治疗眼肌痉挛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病人脸部的皱纹消失了。她的丈夫是一位皮肤科教授,也在UBC工作。于是,夫妇俩开始合作研究,将A型肉毒毒素引入到了皮肤除皱领域。从此,肉毒毒素在美容界风光无限。 面部皱纹的出现,除了自然老化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表情肌过度收缩。而对付由表情肌收缩引起的各种皱纹,正是A型肉毒毒素的“拿手好戏”。 对于一些美容机构极力回避的“肉毒毒素”字眼,许多专家认为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一提到细菌、毒素之类,人们就会感到恐惧,”北京雅丝医学美容中心王冀耕主任说,“其实这种理解不科学,比如很多疫苗本身就是由毒素制成的。”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虞瑞尧教授进一步指出,虽然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剧毒药物,一次注射2000单位即可致人于死地,但美容除皱通常只需注射25~50单位。 更有专家现身说法。美国皮肤美容界一位知名专家、59岁的丹尼·金博士在电子邮件中说,肉毒毒素的除皱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在美国非常盛行,他本人也曾尝试过。 “永远年轻”的代价 为了除皱,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有人使用化妆品,如除皱霜、防皱霜等,但效果甚微;有人选择做手术,如化学剥皮术、拉平除皱术等,但手术非常痛苦,而且费用昂贵。 相比之下,注射肉毒毒素既方便又有效。在国内美容圈,很多人将这种打针除皱的新方法简称为“打皱纹”。 肉毒毒素给肌肤“永远年轻”带来了新的曙光,但是,这种疗法并非十全十美。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王荫椿研究员说,肉毒毒素的疗效持续时间一般只有3—6个月,一些广告中所谓“生物除皱素,一针管3年”的说法实在是言过其实。另外,也可能出现一些副反应,如眼睑下垂、眉下垂、局部肿胀等,尽管这些暂时的副反应可以不治而愈。 有美国媒体在报道中称,如果花上几分钟接受注射治疗,几天后你就可能看上去年轻20岁。对这种说法,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杨红华医生表示难以相信,但她说看上去年轻几岁是完全可能的。另外,对皮肤过度松驰的人,这种疗法并不适用。 注射肉毒毒素还会影响面部表情肌。“活生生的面孔,变成泥菩萨”,好莱坞不少导演抱怨。随着BOTOX的流行,演员的面部表情没有以前丰富,在35岁以上的演员中要找到会做出生气表情的也不那么容易了。 另外,别小看这“打皱纹”的活儿,如果让未经正规训练的医师,甚至是美容师来操作,就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副作用。北京某美容诊所的金大夫说,她有一位同行把病人打成了复视———看东西总是俩影儿。《纽约时报》2月7日头版报道称,美国一位肥皂剧女演员,让一位未经培训的医师弄得话都说不了,足足三个月不敢出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些人宁愿付出一点牺牲,来换取一张年轻的面孔,这本无可厚非。不过,专家提醒说,“打皱纹”不是一般的美容行为,而是医疗行为,应当去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而不是一般的生活美容院。 再造一个“伟哥”? 一种原本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普通药物,因为在1998年3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而名声大噪,身价倍增。它就是“伟哥”。 美国眼力健公司希望,它生产的BOTOX能够重演“伟哥”的传奇故事。 如果不是和美容扯上关系,许多公众或许并不知道有一种药品叫肉毒毒素,许多美国人可能也不会知道BOTOX。 如今,美国人对注射BOTOX的兴趣已经大大超过了隆胸。美国整形外科学会的统计表明,美国在2000年进行的整形外科手术中,隆胸仅占3.5%,注射BOTOX的则达到19.1%之多。注射一次BOTOX,需要花费300美元到1000多美元不等,其市场前景由此可见一斑。 据3月11日《今日美国》报道,如果BOTOX的美容用途能够被FDA批准,眼力健计划在第一个销售年度投入至少1亿美元的广告费用,让BOTOX像“伟哥”一样家喻户晓,从而带来更为丰厚的商业利润。 不过,BOTOX在中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价格鸿沟。 与“伟哥”独霸一方不同的是,目前世界上有3个国家实现了肉毒毒素的商业化生产,分别是美国、英国和中国。国内的生产者是兰州生物制品所,其商品名叫“衡力”,100单位包装的市场价是760元人民币,而同样剂量的BOTOX,则需要460多美元。 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衡力和美国的BOTOX治疗效果差不多,其性能价格比胜过了BOTOX。因此,虽然BOTOX已在中国注册,但至今并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这样看来,即使BOTOX能够续写“伟哥”的商业传奇,在中国市场上,它也未必能占到多少便宜。 混乱的中国美容市场 然而,BOTOX还没有大举入侵,中国的美容除皱市场已经是一片混乱。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不仅多家医疗美容机构,就连大大小小的生活美容院也不甘寂寞,纷纷搞起了注射除皱业务。 在混乱的市场中,不规范行为比比皆是。例如,包括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在内的单位,不向顾客提供客观真实的产品介绍;有的单位随意收费,每次注射竟然有高达几千元的,而记者了解到的一些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每次注射仅收几百元。 能够采购到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是这些美容机构盈利的前提。 既然是最毒的毒素,控制肉毒毒素流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兰州生物制品所方面表示,他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购买者需要三证俱全,即执业医师资格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并且一次最多只能购买20支。至于生活美容院,根本就不会向他们提供药品。 但是,许多生活美容院,甚至一些不具备开展注射除皱条件的医疗美容机构,依然从不同渠道获得该所的产品,撕去产品包装后,贴上“生物除皱素”的标签,或者用来冒充美国产品BOTOX。 不仅如此,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了包装为30单位的肉毒毒素,而包括兰州生物制品所在内的世界上三个主要生产厂家,都没有生产过这种规格的肉毒毒素。 专家分析,国内还没有其他机构能够生产肉毒毒素,估计有人从一些对药品管理不严的医院药房套购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的肉毒毒素,改头换面后四处销售。 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未批准肉毒毒素的美容除皱用途。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殷文娟研究员说,医生使用药物治疗正式适应症之外的疾病,严格来讲是“犯规”的。 对这种“标注外”(off-label)使用的行为,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种默许的态度,既不认可也不追究。在美国也是如此。 记者曾询问卫生部医政司有关人士,是否知道在美容院里注射除皱采用的是什么药物。得到的答复是,“作为行政部门管不了那么细”。 如今,美国FDA正在考虑让肉毒毒素堂而皇之地圆众多人士的驻颜之梦。虞瑞尧认为,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做法,“你批他也做,不批同样在大量地做,为什么不尽早通过正当程序予以批准呢?” “一开始,我们并不主张在美容界使用肉毒毒素。”王荫椿说,但很多美容机构不仅有办法弄到药品,而且把注射除皱搞得非常神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认为,与其放任自流,不如加以引导,“我们就被推到了美容这个舞台”。 于是,一些专家开始了引导市场的努力。例如,他们多次在一些美容学术会议和美容培训班上向美容医师们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肉毒毒素。 最近,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制定了《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程》。在这份规程中,对肉毒毒素用于除皱治疗也做出了具体的描述。 但是,美容除皱市场上肉毒毒素失控的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美女与野兽 “如果能够在市场上像买大白菜一样买到肉毒毒素,那还了得。”施玉樑说。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黄翠芬院士也表示出了同样的忧虑:“如果不能严格控制肉毒毒素的使用,那就太可怕了。” 两位科学家都对肉毒毒素进行过长期研究,他们深知,这种毒素可能对公众健康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国内,已经多次发生过由肉毒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由于肉毒杆菌芽孢在空气和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在腌制臭豆腐和豆豉等食品时,有可能制造出肉毒毒素。去年12月,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为了61个阶级弟兄”,报道的就是新疆12名民工因误食带菌豆豉而发生肉毒中毒的事件。 在国外,早就有恐怖组织盯上了肉毒毒素。 1984年11月,大西洋某地一美军潜水艇从地方订购的感恩节食品罐装橘汁受到肉毒毒素的污染,导致63人中毒,50人死亡。事发后,某恐怖组织声称与此次生物恐怖行动有关。 1995年3月,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释放化学毒剂沙林后,警方突击搜查发现,这个恐怖组织正在进行的生物武器计划中,所研究的病原体包括肉毒毒素。 王正国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9·11”事件后提交的《关于加强应对核、化、生恐怖及突发事件能力的建议》中还特别提到,伊拉克储存有大量的肉毒毒素。 “世界上只有少数不多的实验室能够生产炭疽杆菌,而肉毒毒素生产成本极低,因此长期被列为致死性化学战剂,有人说它是穷国的原子弹,”施玉樑说,“与炭疽杆菌相比,肉毒毒素更可能是恐怖组织的首选。” 专家们称,肉毒毒素的除皱治疗本身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如果某个恐怖组织想要制造生物武器,从国内美容除皱市场的肉毒毒素供应环节中就可以找到明显漏洞。 当然,也有专家指出,这个恐怖组织需要具备相当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因为每致一个人于死地,需要20支肉毒毒素制品的剂量,花销在一万元人民币以上。另外,即使套购到大量制品,要制成易于释放的生物武器,也不是一般技术水平能够做到的。 不管怎么讲,美容除皱市场的确需要规范。一个好消息是,从5月1日起,《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虞瑞尧说,包括文刺(如文眉、文眼线等)在内的业务在生活美容院都将被明文禁止,更不用说肉毒毒素注射这种纯粹的医疗行为。 但人们仍然有理由担心,单靠这个管理办法,就能控制住肉毒毒素的流向吗?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唐纳德·肯尼迪,对肉毒毒素可能被滥用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 在3月1日发表的题为《美女与野兽》的社论中,肯尼迪担心,肉毒毒素在为人们带来美丽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威胁。一旦FDA批准BOTOX的美容用途,随着人们对青春美丽容貌的渴求和巨大商业利益的追逐,肉毒毒素的生产规模将迅速扩大,这也意味着美国的公共健康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肯尼迪的担心同样适用于中国。 (编辑:朱力远) 刊载于《南方周末》2002年4月4日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