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抗争:禽流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03:23 新浪科技 | ||
3月5日消息:香港大学动物学系的研究发现,滋扰香港多年的活鸡H5N1禽流感,可能与另一种不会传染给人类、但可引致鸡只抵抗力大降的“鸡传染性华氏囊炎”(Infectous Bursa Disease Virus,简称IBDV)的流感有关。 香港大学的研究认为,在1997年及今年禽流感爆发前夕,鸡只受IBDV流感传染后,由于抵挡不住H5N1病毒的入侵而大量死亡。 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兼动物系副教授梁志清表示,1997年禽流感爆发前半年,因感染IBDV引致的鸡只死亡率由正常的2%-5%,突然急升至50%;而去年夏天,鸡只的死亡率也出现同样的异常攀升,由5%-10%,增至30%-40%,这表明农场在禽流感流行之前已有毒性强劲的IBDV流感"光顾"。 梁志清说,"IBDV"类似人类的感冒和艾滋病,最大威胁并非在于病毒本身引发的病症,而是病毒会大为减低鸡只的免疫力,当遇到像H5N1禽流感病毒便无法抵抗。IBDV是其中一种鸡只流感病,病毒虽然不会传染人类,但在鸡群中传播的速度和感染率非常高,一旦有鸡只染病,同一鸡场内的鸡几乎不能幸免。 据了解,H5N1病毒的变种速度高,加上不定期在农场出现,难以追踪。但由于IBDV长期在农场之间流转,可提供足够数据供制造最适合当时病毒类型的疫苗,其防疫的作用应当很大。香港大学的这个研究小组在1997年爆发禽流感后,主动跟踪元朗锦田一个农场。 卫生署证实,感染H5N1禽流感的一对父子,二人病毒基因基本类似,而病毒与1997年感染人类的病毒属不同种类。 发言人说,鉴于这两宗个案的病毒属纯禽鸟流感基因,没有人类感基因,人传人的机会甚低,所以市民毋须恐慌。 发言人,本港的监察系统在过去数星期没有显示流感情况异常增加,亦没有发现其他H5的感染个案。 发言人提醒市民,目前正值一至三月流感高峰期,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亦应避免直接接觸家禽及雀鸟,尤其是它们的粪便,并且于接触它们后用肥皂及水彻底洗手。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