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本报 记者 曾伟
受访者: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北大哲学系教授何祚庥院士
问:自从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美国生育专家扎沃斯等争相制造全球第一“克隆人”以来,全球一片喊打之声,但《纽约时报》17日发表赫尼格的署名文章认为,随着克隆婴儿诞生可能性逐渐增大,人们对待克隆人的态度也将像试管婴儿一样被社会接受,真的会这样吗?
答:当年试管婴儿技术也在伦理上遇到很大阻力,但现在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万试管婴儿存在。克隆人如今在伦理上面临的问题与试管婴儿当年没多大差别,只不过克隆人在技术上更复杂,更应该谨慎。我相信,一旦克隆人在技术上成熟了,会像试管婴儿一样逐渐被人接受。
问:从被视为“洪水猛兽”到被逐渐接受,克隆人需要跨越哪些障碍?
答:首先是观念上的障碍,很多人以为克隆人是“复制”人,就像复印机一样,把一个现在75岁的何祚庥放进去,马上就出来一个一模一样,也是75岁的何祚庥,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实际上克隆何祚庥是怎么回事呢?是把一个与何祚庥基因完全相同的细胞,放入一个代孕母亲的子宫,生出来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要过75年后才有可能长成我现在这个样子,而且能不能长得我这样还很难说,因为后天环境很重要。克隆人不是复制人,它只是一种人类繁殖的新方式。
其次,需要克服技术上一些障碍,现在克隆人技术不成熟,马上克隆人我不赞成。这就像药没实验好,就给人吃一样。
问:从实验到技术成熟,克隆人需要很多次实验,也会不可避免产生很多“残次品”,人类社会将如何面对这些自己制造出来的“残次品”同类?
答:在克隆人之前,科学家需要在猴子等与人相近的高等动物身上做足够的实验,直到有充分把握,才能克隆人。当前,用于治疗人的新药和治疗方法,都是这种模式,从而提高克隆人的成功率。另外,正常的两性生殖不也会产生畸形儿吗?如果克隆技术成熟了,健康克隆婴儿的出生率和正常的两性生殖差不多,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问:如果克隆人最终被人们接受,那么这些利用优秀基因克隆出来的人,无疑素质更高,社会竞争力更强,这对于通过有性生殖的普通人来说,是不是一种不公平?
答:照这个逻辑,两性生殖不也存在着不公平吗。两个有着运动天赋的人结合,他们生出来的孩子可能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成长为一个优秀运动员。所以,如果说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话,也不是因为克隆人才有的。而且,一个人的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环境和努力更重要。
当然,如果成批克隆某一个人的基因,这是不应该被接受的,要知道,克隆人仅仅是一种辅助生殖手段,而不是制造人的工具。
免费试用新浪15M任你邮 获数码相机、手机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