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独家供稿:熊焰
通过中英联合探险队八月二十七日继续在天坑地缝一带探洞活动,记者认识到探险活动应讲求科学性,知识、技术和装备都很重要。
记者参加英方探险家及广西电视台组成的小队一行五人去探位于奉节新贺乡瓦店子的 屁股洞。步行两小时后,小队在接下来的几公里内海拔急剧下降了近五百米,沿着贴着岩壁的小道抵达了一处瀑布前方没有路了,我们在绝壁上揪着草向上攀爬,先行的人从上抛下绳索,记者爬到半路被用绳索拴住腰做保护放了下去,因为前方平台已容不下一个多余的人,我只好回到瀑布等候。
约三小时后同伴从洞穴返回。他们告诉我,在小心翼翼爬过了一百多米的碎石坡后,他们抵达了洞口;进洞后顺着地形上坡下坡地攀行,发现了两个大的空洞,进程约300米;小队被前方一个50多米长,坡度约60度的斜坡挡住了去路,在没有带够足够长的绳索的情况下返回。
他们决定明天携带足够的设备再来此洞探险。同行的“山客”小胡告诉我,除了足够长的绳索外,他们还将携带帮助在滑腻的岩壁上固定的专业设备。他认为,除了知识和技术、集体协作等因素外,先进的装备是非常重要的,探险是讲究科学的活动。
由安德鲁.伊文思带领的另一队考察位于新贺乡的皮条洞,一天内翻山越岭步行十小时。他们估计洞可能很长,很可能要在洞内过夜。他们明天正式进洞时将携带他们不远万里从英国带来的先进的探洞装备;除此之外,还将背小锅和帐篷进洞以备过夜之需。在深不见底的洞穴里一连呆上三天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先进的装备是安全的保障。
探屁股洞的一组在洞内发现了前人留下炼硝遗迹。炼硝遗迹在洞中常常被发现,朱学稳教授解释说,因为洞内的流水带来了岩层中的石膏、磷绿和硫酸盐,这些矿物质混在半湿半干的泥土中,随着洞内温度升高、水蒸发而在泥土表面富积成为炼硝的原料。至于屁股洞这样绝壁上的洞前人如何进去,同行人估计他们不可能走我们今天如此难行的路径,推测他们应该是从山顶吊着山上生长的植物藤蔓下滑而至,他们中曾有人见过在山上植被丰茂之处,纠缠一起的藤蔓长度可达四十多米,足够代替长而坚固的攀山绳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