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描述
“2002年8月16日晚,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由杭州飞抵北京,用他那写下《时间简史》的卓越拇指,亲手掀起京城的科学风暴。”这是一家网络媒体对霍金到京的精彩描述。
这个充满传奇色彩人物的到来,预示着北京将掀起一场霍金飓风…… 在大大小小的书店,《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成为最畅销的科普书籍。《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居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
大大小小的媒体也都以巨大的篇幅追踪着霍金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广大霍金迷闻风而动,在他18日下午举行的一场名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众报告开讲前,两千多张免费门票不到一个星期就被抢订一空。直到报告举行前的一分钟,订票电话还在忙碌之中。
霍金的到来,不仅掀起了一场媒体报道风暴,也掀起了一场科学热风暴,更掀起了一场畅销书的热卖风暴。
可以这样说,霍金引发的风暴,比娱界天王级的人物莅京引发的风暴还要强烈。
状态链接
被称为“活着的爱因斯坦”的剑桥大学霍金教授,17年前,因为一场肺炎而进行了穿气管手术,这位科学大师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他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的。
毫无疑问,霍金比刚刚离去的大卫·科波菲尔更具魅力,因为除了拥有魔力,他还具有某种可信度,他承接了由牛顿、爱因斯坦缔造的伟大天才传统,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们的天才基于科学理性基础之上。
他瘫痪在轮椅上,却拥有世界上最活跃、最富想像力的大脑之一。这场疾病已困扰了他30多年。在攻读博士期间,他被告知自己的生命不过再能延续几年。访问者在他的办公室吃惊地发现了玛丽莲·梦露的招贴画,霍金不仅顽强而不可思议地活了下来,还要以最富活力与魅力的方式活下去。
状态回声
对于大多数从未真正理解科学的意义的中国公众来说,描述霍金的成就就像评价爱因斯坦一样简单与困难。除了说他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看待世界的方法”之外,公众能说的可能只有他的情书选、他的大脑和放电般的头发,还有那个著名的公式E=mc2。
针对霍金带来的风暴效应,有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国的一些院士,院士的回答无疑是沉重的:“我们现在和人家还有相当大的一段差距。我很痛心地看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没有什么原始创新的东西,一直是跟在人家后面走。我怕再这样下去,会扼杀掉那些年轻科学家的创新意识。”
有媒体在谈及霍金风暴时这样评论:“我们该如何公正地看待斯蒂芬·霍金这样的人物?公众对物理学家的追逐,虽然可笑而且庸俗,但是应该看到这会为科学精神提供普及的可能——科学从来无法普及,需要普及的只是科学精神。”
无论如何,霍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高深玄妙的理论和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思考,更重要的是他这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科学人生。
|